小议高中语文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2016-05-30 02:42文慧
南北桥 2016年6期
关键词:课后作业导学案高中语文

文慧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进行,导学案在日常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导学案设计和使用的好坏充分决定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需要重视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本文将针对高中语文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高中语文 导学案 课前设计 课后作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163

导学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详细的设计,如果导学案的每一个环节可以和学生学习的每一个阶段有针对性的结合,就会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因此,任课教师不仅要注重导学案的设计,还需要结合导学案设置的每一个细节进行课堂教学的安排,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学生能力的不同特点进行导学案的具体设计和安排。接下来,我将会针对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导学案的环节设计

导学案的环节设计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导学案的设计环节需要包含学生从预习、课堂学习到课后复习、课后作业、课后拓展以及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环节引导。这样学生在课堂中如果有地方不理解,就可以根据导学案的环节设置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对任课教师课堂的教学进行回忆和巩固,让自己不耽误课堂每一个环节的学习。因此,任课教师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环节安排。语文学习包括很多方面,字音辨析、文言文学习、阅读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培养等,每一个内容的学习环节都不相同。

首先,任课教师要根据专题的教学安排具体教学的日程,根据教学日程的安排设计导学案的专题介绍和训练。设计好专题的教学日程之后,就需要根据每一个专题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相结合,设计好每一个专题学习的环节。经过严密的测试和讨论,以及结合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的体验,我们将每一个专题的导学案内容涉及如下:在字音辨析方面,生词听写、字词注音、字形辨别、错字更正等环节,并在专题之后设置相应的选择题、听写题供学生自主检测和自主复习;在文言文学习中,为学生的课前预习环节设置导读模式,并为学生画出本节课希望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学生将自己没法掌握的内容画出来,任课教师在检查作业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学生对课前预习环节的完成情况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将重点讲解放到学生没有自主完成的内容上。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分别设置单字解释、句子翻译、文章理解等问题,任课教师在每一个问题讲解过后,学生随堂检测,由任课教师公布答案,学生随堂提出问题,当堂解决,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整体效率,任课教师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作业的布置进行及时的调整。课后作业环节将会针对课堂内容中的问题及时作出回顾和训练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的专题训练中,除了有课前预习、课堂检测和课后作业的环节,还有课后实践拓展的训练,包括更深层次难度的拓展训练。

另外,为了方便任课教师进行作业检测,每一个环节之后都会随题带有答题卡,学生直接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提高任课教师教学的效率和学生改错的效率。而在每一个专题或者课文讲解之前,任课教师先要将本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目标内容写清楚,让学生对自己需要掌握的水平有一个充分的理解。

二、导学案的实际运用

导学案是一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但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还需要任课教师的引导和监督,从而督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任课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任课教师在导学案前设置好的本课需要掌握的内容并不能够只是写在导学案中,需要任课教师在课堂讲解前为学生解释清楚,然后在课堂中讲解的每一个环节都注明哪些地方是重点,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在课后检查效果时也需要任课教师围绕重点内容进行监督和检查。

其次,在检查学生答题卡的同时,要及时看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且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及时作出调整,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如果问题积攒起来,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任课教师要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

另外,在课堂环节的安排中,学生通过导学案已经了解到课堂环节的具体内容了,因此任课教师可以将课堂自主学习的环节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可以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在课堂中需要互相讨论和学习,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例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可以先进行课堂教学导读,在将全部内容讲解了之后,让学生进行随堂检测,学生将错误的地方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当场进行讲解,将学生不懂的地方尽量缩小到最少。

三、学习效果的检测

导学案的作用仅限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检测,因此在使用了导学案之后,任课教师需要对学生一段时间内使用导学案后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检测出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好方式就是考试,但考试的内容不能局限于导学案中的内容,如果考查的内容与导学案中的内容相同的话,那只能称这种教育模式为应试教育并非导学案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因此任课教师在设置检测内容时,应当按照检测能力的程度进行测试,重点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运用,除此之外,还需要学生能够将考试内容与导学案的学习内容加以结合,这样才能够充分考查除了学生掌握的学习情况之外的能力的提升。但是,对能力的测试并不能够用分数来衡量,任课教师需要认真的阅读学生试卷中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作出一个公平的测定。对能力欠缺的同学加以监督和督促,对他们的能力提升作出单独的训练;而学习情况欠缺的同学,任课教师则需要及时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有的学生可能无法接受导学案这一教学方法,导致学习效果较差,因此教师需要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总之,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不仅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性,还需要考虑到课堂教学内容的进度和环节安排,突出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结合导学案对学生思想、能力的向导作用,引导学生将学习与能力的培养进行结合,不只是读书、背书的学习,而是实践、创新的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课后作业导学案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精心营造学习氛围 成就语文高效课堂
浅析新课标下学好数学的方法
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