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6-05-30 02:42徐李娇
南北桥 2016年6期
关键词:创造性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徐李娇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当下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 创造性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167

随着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进,在教学中多教师的要求也逐渐增多。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物理知识,锻炼学生的能力,还要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物理是一门锻炼学生能力的课程,通过学习物理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通过自身的努力创新教学方法,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下面就笔者的教学经验,浅谈了几点意见,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启发。

一、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不同教学方法的使用会对课堂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当前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养成了被动的学习习惯,这种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解决问题,从而使得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针对当前的教学情况,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认知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以及类比等手段去解决各种问题,假设或猜想,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同时,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研究方法的领悟,提高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创造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情境来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动机,引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冲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具体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验来创设情境,通过实验情境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到物理规律,近距离的观察和了解物理实验现象。这种具体的教学情境下,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实验的教学情境下,更容易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此外,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练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物理练习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锻炼学生的物理能力,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练习情境,但是要根据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在进行练习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开放性的练习题,通过这类开放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可以学得更加主动,教师也能够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渗透物理发展史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物理虽然是一门偏理性的学科,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物理学科的发展史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众所周知,大量的物理规律、物理现象的总结,都是科学家通过不断的猜测、探索、研究获得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物理发展史来让学生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讲述相关的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物理规律的,让学生了解这些伟大任务的探索历程,能够在情感态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大量的物理规律的总结和发现都是在科学家一起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通过了解这些事例,能够让学生认识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在物理学习中提高问题意识,并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通过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下,很多教师由于受到教学压力的影响,一味追赶教学进度,同时迫于减少责任的心理,将很多实验课程改成了教师的口头教学课程,大大减少了学生动手做试验的几率,这样也大大减少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通过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实验过程,是学生不断探索的过程,学生只有在真正的物理实验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体验和感受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此外,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现象,这些现象可能会偏离学生预想的实验结果,这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开动大脑,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够增长知识,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物理课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五、组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

在具体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组织课外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好体验创造的乐趣。物理课外活动有很多形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创造意识。比如,可以让学生设计简易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动手意识以及动脑意识。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关的物理视频,充分利用当前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通过视频丰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作业的布置上也要创新,不能仅仅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还要通过其他形式的作业,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多方面的锻炼,培养其创造能力。

猜你喜欢
创造性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