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做人

2016-05-30 10:48钱穆
阅读(书香天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学家篇幅宝贵

所谓做人,是要做一个理想标准高的人;再讲到读书,因为只有在书上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有理想有高标准的人。究竟当读哪些书好?我认为:业余读书,大致当分下列数类。

一是修养类的书。中国有关人生修养的几部书是人人必读的。首先是《论语》。再次是《孟子》。孔孟这两部书,最简单,但也最宝贵。如能把此两书经常放在身边,一天读一二条,不过花上三五分钟,便可得益无穷。此时的读书,是个人自愿的,不必硬求记得,也不为考试,亦不是为着要做学问专家或是写博士论文,这是极轻松自由的,只如孔子所言“默而识之”便得。

一部《老子》,全书只五千字。一部《庄子》,篇幅较巨,文字较深,读来比较难。但我说的是业余读书,尽可不必求全懂。要知道:即使一大学者,他读书也会有不懂的,何况我们是业余读书,等于放眼看窗外风景,或坐在巴士轮渡中欣赏四周景物,随你高兴看什么都好,不一定要把外景全看尽了,当然谁也看不尽的。

一部佛教禅宗的《六祖坛经》,是用语体文写的,内中故事极生动,道理极深邃,花几小时就可以一口气读完,当然也可时常精读。

还有朱子的《近思录》与阳明先生的《传习录》。这两部书,篇幅均不长,而且均可一条条分开读。爱读几条便几条。我常劝国人能常读上述七部书。中国传统所讲修养精义,已尽在其内。而且此七部书不论你做何职业,生活如何忙,都可读一读。

其次便是欣赏类的书。最有效的莫如读文学作品,尤其要读诗。这并非要求大家都做一个文学家,而是只要能欣赏。如陶渊明诗:“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这十个字,岂非我们在穷乡僻壤随时随地可遇到,但我们却忽略了其中的情趣,经陶诗一描写,即把一幅富有风味的乡村闲逸景象活在我们眼前了。又如王维诗:“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诸位此刻住山中,或许也会接触到这种光景:下雨了,宅旁果树上,一个个熟透了的果子掉下来,可以听到“扑”“扑”的声音;草堆里小青虫因着雨潜进窗户来了,在灯下“唧唧”地鸣叫着。这是一个萧瑟幽静的山中雨夜,但这诗中有人。

不仅诗如此,中国散文亦然。诸位纵使只读一本《唐诗三百首》,只读一本《古文观止》也好;当知我们学文学,并不为自己要做文学家。

第三是博闻类。这类书也没有硬性规定,只求自己爱读。史传也好,游记也好,科学也好,哲学也好,性之所近,自会乐读不倦,增加学识,广博见闻,年代一久,自不寻常。

第四是新知类。我们生在这时代,应该随时在这时代中求新知。这类知识,可从现代出版的期刊杂志上,乃至报章上找到。

第五是消遣类。其实广义说来,上面所提,均可作为消遣,因为这根本就是业余读书,也可说是业余消遣。但就狭义说之,如小说、剧本、传奇等,这些书便属这一类。如诸位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

我今天所讲,并不是一番空泛的理论,只是我个人的实际经验。今天贡献给各位,愿与大家分享这一份人生的无上宝贵乐趣。

(节选自钱穆《我的人生经验》一文,此文为一次讲学记录。题目为编者所加)

猜你喜欢
文学家篇幅宝贵
Britain's“Shark House”
第二章 宝贵的地下水
时间宝贵 等
知青春之宝贵
古代邢地文学家述略——邢襄文学论之二
不为五斗米折腰
挽衣留谏
刘禹锡与《陋室铭》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in proximal and distal nerve segments of rats with sciatic nerve injury during Wallerian degeneration
寄小读者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