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野菜能治病吗

2016-05-30 10:48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车前草茵陈马齿苋

野菜新鲜可口、营养丰富,其好处很多人都知道,甚至有些人在微信或网上打出“吃一种野菜治一种病”“吃对野菜能治病”等题目。吃野菜真的能治病吗?

春季里常见的野菜很多都是中医学里的草药,如车前草、马齿苋、茵陈、枸杞苗、鱼腥草等,它们都有各自的特性及特有的功效。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的吕沛宛副主任医师对养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养生方法不论新旧、贵贱,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而对于野菜的食用,吕医生同样建议大家听从自己身体的召唤,以适合自己为原则,不要盲目跟随吃野菜潮流。野菜虽具有一定的药物功效,但因作为食物吃的量一般较少,在某种程度上很难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如果吃了野菜之后身体出现不适,就一定不要再吃,并及时咨询医生。

本刊编辑特地采访了吕医生,并将采访内容整理成文,望能对喜欢野菜的读者朋友有所帮助。

药物鲜品类野菜

车前草

车前草,就是中药车前子的原生植物,有的地方叫车轱辘菜、钱串子,在路边、田埂都能见到。车前草味甘性寒,能利水、清热、明目、祛痰,对咳嗽、小便不通、黄疸、咽喉肿痛等有一定疗效。它最大的作用是清利下焦湿热,如尿频、尿黄、小便淋漓不尽或有灼热刺痛感,阴囊或外阴潮湿,女性白带多而且是黄色,或天一热就容易上火、长脚气;春天阳气升发,体内的湿热也向外发,到皮肤上表现出脱皮、出小水泡等,都是体内有湿热的表现,这时候就可以吃些车前草来清热利湿,适当调理。

【吕大夫小贴士】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阳虚体质,不宜吃去火的野菜。平时我们吃普通蔬菜,若脾胃功能不好,还要加点佐料,更何况是性质偏寒凉的野菜。为什么我们炒菜的时候要加姜、蒜、大料等佐料?因为平常吃的蔬菜虽多为平性,但均略带苦味,略带有凉性;而脾胃和人体气血是喜温的,温暖的时候脾胃才能运作正常、气血才能流通,所以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做菜加佐料的方法,除了让口感更好,也是为了缓解偏凉的菜性。因此,烹制车前草入馔,一定要加姜、蒜等热性佐料。

【吕大夫小妙方】

车前草30克,加水煮20分钟左右,再打两个荷包蛋,每天早晨当早餐吃。有湿热的朋友,特别是有前列腺疾病、小便频数或淋漓不尽症状的,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尝试一下。但没有湿热症状的朋友不要轻易尝试。当然了,湿热体质人群可以直接煮水饮用。

马齿苋

马齿苋性味酸、寒,作用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止痢。对细菌性痢疾即菌痢有比较好的疗效。

关于马齿苋清热解毒、去火的作用,吕医生讲了自己的体验:以前天热的时候经常牙疼,但是又不想吃药,就用马齿苋一把(约半斤)和半个小西瓜皮一起,加冰糖煮水喝,第二天就好多了。可见马齿苋清热解毒去火的作用的确不错。

不过在食用马齿苋之前,要考虑自己是哪种上火。中医将上火分为实火、虚火,实火是阳气亢盛上火,虚火又分为阴虚上火和阳虚上火。马齿苋去的火是实火,如果是虚证上火,在食用马齿苋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就像老百姓爱吃螃蟹,螃蟹太寒凉,在古时候是不上桌的菜,但现在大家为了追求新鲜、刺激去吃螃蟹,很多人吃完就拉肚子、过敏,出一堆毛病。古人的智慧确实令人赞叹,我们的祖先不吃这些食物都是有道理的,千万不要为了追求时尚来寻一时刺激,这样对健康不利。

【吕大夫小妙方】

如果上火的同时还胃寒,不能吃寒凉的食物,可以在炒马齿苋的时候加一把花椒。花椒温中散寒,可以制约马齿苋的寒性,而不破坏其清热的功效。

薄荷

薄荷辛、凉,疏风解表、散热解毒、辟秽。主要用于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口疮、腹胀等,是非常适合春天吃的一种野菜。

中医认为夏季多风温。湿热体质的人在冬天受到风寒后,没有发病或者没有痊愈,风寒夹杂着湿热在身体里蛰伏,到了春夏季节,阳气被风寒湿热困着升发不出,就闷成了郁热。患者总觉得心里闷热,想出去跑一跑。这种情况吃薄荷是最好的,可以把闷在身体里的热气发散出来。另外,薄荷能疏肝解郁,气味芳香入脾,促进脾胃运化。平时我们可以在做菜的时候稍放一点提提味,吃完会感觉比较舒服。

【吕大夫小贴士】

薄荷生调最好。在水里过几秒钟就捞出来,加味凉拌即可。

薄荷气味芳香,不宜久煮,若煮得时间久了,气味发散,薄荷的药性就会随之大大减弱。有些人热天讲话多了咽喉疼,可以先自己对着镜子看看咽喉是什么样的颜色,如果是鲜红色的话,非常适合用薄荷来调理;但如果咽喉是白色的,就不适合吃了。

桔梗

入药的桔梗味苦、辛,性平,入肺、胃经,具有开宣肺气、祛痰排脓、引气血上行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等病症。一般肺有热的时候可以吃,比如鼻子干燥,老出热气,可以用桔梗配薄荷。桔梗的味道特别苦,通常不能当菜吃,可以酌情沏凉茶来喝。

入菜的桔梗一般指“甜桔梗”,即荠苨,《肘后方》中记载:“荠苨甘可食,桔梗苗苦不可食。”荠苨与桔梗不同,其味甘性寒,功效也大相径庭,主要是清热、解毒、化痰,对燥咳、咽喉肿痛、疔疮肿毒有非常好的疗效。荠苨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煮汤、炒菜,还可以腌制。长疮毒、上火的朋友可以尝试。

鱼腥草

鱼腥草辛、寒,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南方比较多,是一种很好的野菜。但要用对证,临床有食用后过敏的报道。鱼腥草的功效入肺,是调理肺部疾病的一味良药,比如肺热咳嗽、干咳、口干,舌红,舌苔黄厚,或咯黄痰,就可以吃点鱼腥草。天气稍微热一点就觉得特别燥热难受的朋友,也可以适当用点鱼腥草。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炎的作用比较强,相当于青霉素,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肺炎、肺脓疡、乳腺炎等炎症性疾病。

【吕大夫小贴士】

鱼腥草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引起的咳嗽,对肺热咳嗽效果较明显,主要是利用了其清热解毒,味辛入肺经的特性。

治疗咳嗽另一个常用的中药是甘草,但其治疗咳嗽的类型和作用原理与鱼腥草不同。甘草味甘性平,其治疗咳嗽的作用主要利用了其甘味可以缓解支气管痉挛、润肺的特性。现代研究发现,甘草口服后能覆盖发炎的咽部黏膜,减少对它的刺激而发挥镇咳作用,同时可以抑制由化学性刺激或神经性刺激引起的咳嗽。所以,甘草对于气管炎、咽喉炎、过敏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有比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咳嗽伴有哮喘的患者。

我们常吃的甘草片是复方制剂,由甘草提取物甘草流浸膏粉与阿片粉、樟脑、八角茴香油等成分组成,发挥作用的机制是甘草流浸膏粉掩盖局部感觉神经末梢,减少刺激的功效。

茵陈

“三月茵陈四月蒿”,茵陈苦、辛,性凉,清利湿热的作用特别好,还能芳香醒脾、疏肝,促进肝气升发,让心情愉悦不郁闷。对于体内湿热、小便不利,春夏起湿疹、皮肤瘙痒有很好的疗效,可以将湿热从小便排出。临床上常用茵陈、茵陈蒿来治疗黄疸及传染性肝炎。茵陈也有解热、抗菌的作用。

【吕大夫小妙方】

春天心情不太好,或郁而发热,或小便量少色黄、起“风疙瘩”的人,特别是肝病患者,可以用茵陈、红枣煮成茵陈红枣茶饮用,对祛除湿热、调理肝脾非常有效。饮用的量需根据各人身体情况而定,若饮后不适,须立即停止或找医生咨询。

枸杞苗

枸杞苗苦甘,凉性,具有补虚益精、清热、止渴、祛风明目的功效。枸杞苗吃起来口感非常好,可以和鸡蛋一起炒着吃,古书上记载这种吃法可帮助调节女性白带。另外,吕大夫还推荐一种吃法,枸杞苗焯水,将少量辣椒或花椒炸油拌味素盐少许浇汁,口感非常不错,吃一段时间后会觉得心情舒畅,眼睛明亮,对长期面对电脑工作的人特别有好处。

【吕大夫小贴士】

枸杞苗是植物枸杞的嫩茎叶,人们经常煲汤或中药用的枸杞子是枸杞的成熟果实,两者功效相似,但略有不同,枸杞子滋肾润肺、补肝明目,主要用于治疗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病症,以“补”为主。而枸杞苗因具有苦味,有了清热、祛风的功效,补中有清。

为什么这些菜是野菜,而不是家常蔬菜?我们吃的家常蔬菜是经过祖先们几千年在生活中、临床中反复实践挑选出来的,一般性平或凉,味甘,适合每一类人。不过与肉类相比,蔬菜多带点了苦味,苦有收涩的作用,能泻火,所以吃鱼、肉容易上火,很多人都知道多吃点蔬菜能去火。而且蔬菜纤维含量大,可以把体内的热通过大小便泻出去,让胃肠道清爽、通畅。但寒性、热性的家常菜特别少。

上述野菜作菜食用和临床作为中药使用,在用法、用量等各方面差别较大。野菜入馔,如果只是偶尔尝尝鲜,调节下口味,没有太大问题。但不建议长时间食用,毕竟这些野菜是药,具有较强的寒热偏性。如果身体有疾病或体质有虚实寒热的偏颇,在没有辨证的情况下,建议尽量不要吃野菜;如果身体平和,没有疾病,野菜多“苦寒败胃”,吃多了易打破原本的平衡,损伤脾胃功能和阳气,将身体带向不健康的状态。从医学角度来看,家庭食用野菜,与使用单方药类似,没有其他药物的制约,特别容易吃出副作用。

野菜入药用时,可能为了治疗某种疾病,医生用的量会比家庭食用大得多。但医生会通过望、闻、问、切,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辨证诊断,再通过组方配伍,即便使用的野菜性质寒凉,也会有其他偏温热的药物来制约,不会让其在人体内毫无阻拦地发挥作用,影响气血平衡。

所以在家庭食用野菜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身体状况来选择种类和用量,如果吃了之后感觉身心不舒服,就不要再吃了。一定听自己身体发出来的声音,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养生。

猜你喜欢
车前草茵陈马齿苋
药食两用马齿苋
指甲花,车前草
车前草巧治痛风
土路上的车前草
土路上的车前草
亦食亦药马齿苋
利胆退黄夸茵陈
绵茵陈养肝祛湿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绵茵陈与花茵陈的现代药理对比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