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2016-05-30 14:41王瑛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30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应用企业

王瑛

摘要:目前世界原油价格持续下跌,石化行业经济效益受到极大挑战,如何提升企业效益成为急待解决的课题。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投资和管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当前,中国石化也加大了对全面预算管理中的“事前算赢”的构建工作,文章主要根据全面预算管理概念、预算管理的特点及难点,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的应用。

关键词:预算管理;企业;应用

随着近年来全面预算管理的运用,全面预算管理越来越普及,而且在企业管理的的各个部门都将这一管理理念得到了贯彻和执行。自从2000年以来,中石化为了加强集团公司的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相继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同时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首先谈一下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全面预算管理对现代企业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其主要是基于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的生产需要,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结合企业内外发展环境,以提前预算的形式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和财务活动进行的安排和设计。此外,在这个执行过程中,要时常将执行情况与企业的预算目标进行对照,从而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善,以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更好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企业管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全面预算管理是提升企业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非常有利于企业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在我国,企业的预算管理主要体现在资本预案、财务预算和经营预算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对于提升企业的全面预算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这三方面的预算,可以有效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经济效益。

二、中国石化预算管理的特点及难点

全面预算在企业已经实施多年,目前还没有哪一种预算方法能够堪称完美。预算作为内部控制的一种手段,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和采用。但是,由于缺乏监督,长期以来,全面预算管理远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预算管理的特点

根据我国《企业集团管理登记暂行规定》,集团公司主要是以资本为纽带联系着母子公司,运用集团公司的章程来实现母子公司这个经济联合体的发展。因而,集团公司不同于普遍的公司,具有经营业态多、规模大和管理起来难度大的特点。

1. 主要实行的是全员参与,自下而上,然后自上而下的预算管理体系。包括了生产预算、成本费用预算、现金收支预算、人力资源预算等在内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体现出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考评的特点,有效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企业通过层层管理,把预算管理渗进日常工作之中。高效的管理,能够使各部门目标一致,从而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提升了,人工成本也就降低了。

2. 高效的预算管理,能够均衡权与利,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不采用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进行管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就很难实施减支及增效,很容易为被市场淘汰。

3. 实行经济责任制考核,建立起预算考核与奖励机制,从总体上分别考核各个单位。

(二)企业预算管理的难点

第一,对于事前算赢管理认识存在偏差。大家普遍认为“事前算赢”管理就是财务预算,未将预算管理目标、起点、方法等融入企业的每个职能部门,导致预算执行以及监督不力。

第二,在预算管理体制中有缺位情况。中石化未设立预算监督机构,没有自上而下的预算监督管理组织体系,事前算赢也只是停留在财务预算水平上。

第三,预算的考核和激励措施也不到位。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一定要有激励与约束一起,这样不但充分激励员工积级性,让员工主动完成预算下达的各项任务,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还可以避免各部门因局部利益做出对企业不利的行为。

第四、信息不全面导致预算不真实。信息不全面是指上级管理者了解的信息并不全面。基层提供的信息有时候会掺杂局部利益,预算编制数控制在有利于自己利益的范围内,而不从全局考虑,导致预算数据不真实。这样不但不能节能降耗,创造效益,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如何实施“事前算赢”的预算管理

1. 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建成信息管理平台。会计信息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仅是财务预算,还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等预算。要想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充分为企业带来效益,就必须与购销存等子系统一起执行,建立一个完整的网络运行系统,让每一个人对自己的预算负责,也就是预算责任到人。再加上预算公开,像目前闭着眼睛报预算的现象会好得多。

在实现全面的预算管理过程中,企业主要是通过监控体系来将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降至最低,同时,企业通过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将企业的执行情况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与全面管理预算的各个量化指标进行对照,从而让管理层能及时发现企业在经营中的潜在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

2. 建立更加完善的预算考核指标体系,制定预算激励方式。

预算考核是对企业内部各级单位预算执行结果进行总的评价,是管理者对执行者实行的一种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形式。这种方式首先是建立在完善的预算指标体系上,制定一系列的符合生产管理需要的各项指标综合考评,总结经验,奖励先进,鼓励创新。在企业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处于承上启下的环节。主要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考核评价信息的反馈,可以及时发现实际业绩与预算的偏差,从而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控制。预算考核重点是要实行可靠的预算激励方式或奖惩机制,以确保预算的有效执行。

激励方法各式各样,并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统一的激励模式,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几种激励方法。

(1)长期奖励与短期奖励相结合,这样既考虑到企业的生产需要,也能让员工把企业的长中短期利益有机结合。

(2)实际完成数和预算数相结合,这也相当于目标与结果,缺一不可,不仅要有一个完美的预算数字,更要有一个漂亮的完成数,才能提升企业效益,增强员工责任心。

(3)个人奖励、集体奖励与惩罚相结合。这样能有效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而且尽量避免职工的纯个人行为,使集体利益得到保障。奖与罚同样做为管理手段,罚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职工的积极性。

3. 加强预算过程控制,实施预算监督职能。就象每一种制度,如果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就会使该制度流于形式,而没有任何用处。预算也一样,为了强化预算约束,必须有相关的预算监督管理人员或机构执行这一职能。目前企业预算执行主要是靠单位自觉性,上级进行奖惩,这样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里面还是存在各种问题:预算调整频繁、预算结构不合理、预算决定实际等等。年度预算一般会在职工大会上宣读,事实上里面的数字只是大家一听,大概知道一共要花多少钱,细化的费用职工无从得知,更谈不上实施了监督职能。

预算监督职能必须有一个阳光的环境,如果永远只是“一把手”说了算,工作很难有创新,更别说企业的发展。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而预算却是全面的,要想预算真实,必须有全民监督,职工代表大会上的预算也必须是细分的,而不是单纯与往年比较的数字。

四、结束语

预算法素有“经济宪法”之称,对政治经济生活影响深远。这些来年,企业也加强了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基于“事前算赢”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求从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结合企业内外各方面的环境和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有效设计,对技术实施进行管理,以保证企业的经营与预算管理相统一,从而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连海.浅议企业如何构建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J].当代经济,2013(22).

[2]吕雪梅.构建全而预算管理体系的研究[J].商业经济,2011(10).

[3]王新华.加强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J].中国石化财会,2003(06).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应用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