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设施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研究

2016-05-30 04:05李芸芸
水能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

【摘要】在水利施工中,电气设备是水利工程的主要部分,对水利发电产生的效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进一步的优化了水利设施,提高了生产调度质量水平。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国内对于电力资源的需要越来越大,使用传统的发电形式已无法满足于当前市场,因此建立电气自动化的执行方案是行业的必然趋势。在当前的背景下,如何从技术支持与组织保障两个方面入手,提供关于水利设施电气自动化的建议,是当下需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水利设施;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在工厂运营、控制领域,亦或是办公、交通運输、航海航天等各个领域。电气自动化的技术是靠计算机技术来实现自动化的,由计算机人员对计算机进行调试和操作。

1.水利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运行问题

水利工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结构体系,由水利建筑和电气设施共同组成,完善了现代化水利工程体系。水利电气设施包括了一些基本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等,为水利工程的正常实施提供了基础条件。但由于当前大环境下,各个领域用电量持续上升,电气设备的运行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的更新设备,完善各个环节的漏洞,达到最高水平,为各个领域的电力使用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1.1 电气设备存在的问题

电气设备负责直接执行计算机的工作命令,按照每个地区对于用电的需求来完成相应的命令动作,决定着区域用电的调配。在电气设备寻找布局点进行安装时,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使用状态,电气设备发生的影响运行的指标异常、部件损坏或介质泄漏等不正常现象破坏了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

1.2 信号传输的不稳定性

现代的水利工程采用信息传输平台,对电气设备的应用实施信号传递方案,通过信号传输的平台,扩大了设备信号传输的工作范围,但是由于信号传输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例如天气的原因、环境的原因,或者人为因素,而直接导致信号中断,影响了电力设备执行指令的及时性,而影响到供电。

2.电气自动化的系统设计

电气自动化工程是当前水利水电工程中需要完善的工程之一,利用自动化的平台对整个水利工程的操控可以实现水电设备的一体化调控,减少了原来的传统模式的工作量,提升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指数,电气自动化利用自身的优势为水利工程做保障。

2.1 通信设备的优化升级

随着社会科技的日益发展,科技水平不断地增强。国内的一些企业也意识到信息化升级的重要性,把信息化的改革与创新作为公司的重要工程。信息化网络所覆盖的区域是很广的,满足了很多不同区域的用户。

2.2 数据的统一处理

在水利工程中,自动化工程是搭建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了信息上的交流方式。但近些年来,传统电气系统的弊端日益呈现,电气自动化平台的出现改善了通信区域的情况,实现了信号传递的最优配置。而对于水利部门来说,充分利用电气系统自动化的优势,可以改善通信区域的调度问题,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

2.3 设备调度问题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最终实现要靠计算机的运用技术,水利工程中,要想实现电气设备自动化协调运行,必须要不断优化计算机的应用技术,要选用高性能的计算机设备,或者组建计算机群调度设备,扩大设备信号的处理范围,减少因单一计算机系统应用技术的缺陷。计算机根据电气自动化的指令高效的完成任务,为电气自动化提供最便捷的通信服务。

3.电气自动化平台的事故处理

随着社会各个群体的持续增多,水力发电在运行阶段也面临着很多需要优化的问题,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升级是水利工程改造的重点,电气自动环境下,电气设备的处理已经得到完善的制度处理,电气工程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动化平台的运行要求制订一套完整的策略,结合水利工程中出现的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其解决方式可以参考一下:

3.1 触电事故

所谓的触电,就是指人与电有直接的接触时,会感受到疼痛或甚至受到伤害的意外事故。触电时间越长,人体所受的电损伤越严重。自然界的雷击也是一种触电形式,其电压可高达几千万伏特,造成极强的电流电击,危害极大。一般的触电分为几种,比较常见的是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触电三种。

3.2 天气事故

电力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如果遭遇一些比较恶劣的天气,比如雷电的发生,也是较为严重的情况。雷电可以摧毁建筑物,伤及到人、畜,在一些特别时节还可能引发火灾,因此在设计电气自动化设备时,要建立24小时的线路监控系统,对自然界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展开网络监控,对突发性的事故可以实现快速定位并处理。

4.在安全模式下运行

水利工程实施中,安全发电是最重要的基本理念,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水利工程中,各类行业对于安全意识的都比较重视,对于水利工程只有重视安全问题,才能持续利用水资源产生电能。

4.1 保持安全距离

电气的安全距离,是指人体或者物体在面对带电体时,不产生安全隐患的可靠距离,比如带电物体与地面之间,带电物体和带电物体之间,带电物体和人之间,都应该保持着一定的相对距离。

4.2 安全电流量的控制

为了保证电气线路的安全运行,所有线路的导线和电缆的截面都必须满足发热条件,即在任何环境温度下,当导线和电缆连续通过最大负载电流时,其线路温度都不大于最高允许温度(通常为700℃左右),这时的负载电流称为安全电流。

当电流通过导线或电缆时,阻抗的存在会造成电能的消耗,使导线或电缆发热,温度升高。通过导线或电缆的电流越大,导线或电缆的温度也越高。当温度上升到一定数值,可能使导线或电缆的绝缘损坏,接外氧化加剧,从而引起漏电、断线等,严重时可能引起火灾等事故。因此电流量的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于水利工程中,为水利工程实现现代化目标提供技术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水利工程的高效、长远发展。

作者简介:李芸芸(1976-10) 女 本科 水利水电质量监督站站长 主要从事电气自动化。

猜你喜欢
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中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