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2016-05-30 10:48苏玉敏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有效教学初中语文

苏玉敏

摘要:在初中阶段,做好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古诗词,能够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欣赏古诗词的能力。通过古诗词教学,能够净化学生心灵,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精神品味,体会古诗词反映出来的情感美、自然美和语言美。探讨了如何开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有效教学

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精髓,它具有语言优美、旋律押韵、想象丰富、情感真挚等特点,因而能够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一定量的古诗词能够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并为写作积累一定的优秀素材。但是,古诗词产生的年代较为久远,而学生又缺少足够的生活经验和阅历,在理解古诗词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采取恰当的教学措施,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有效性,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初中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意义

1.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古诗词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以想象力为核心,因而对于诗人来说,丰富的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也能看到,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同样具备深刻并且丰富的想象,学生阅读优秀的古诗词,能够发展自己的想象思维,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2.初步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

在初中时期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初中阶段是决定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古诗词浓缩了人生和社会,因此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帮助作用。例如,在杜甫的诗词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感叹;李白的诗词中则体现出浪漫的情怀。元曲精彩通俗,宋词细致婉约,这些都能让学生感受到当时作者所在的社会环境和经历的社会生活,这对于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很大帮助。

3.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语言包括两类,一类是日常生活所用的语言,即我们沟通交流所用的语言;一类是艺术语言,如诗歌语言,音乐语言和舞蹈语言等。初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教会学生理解汉语并正确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习语言重点不是学习大量的术语和名词,而是学习遣词造句和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情感态度的方法,提高表达的连贯性和规范性。古诗词是一门语言艺术,也是最为精炼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恣肆放纵、优美婉丽等特点,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就体现出古诗词的这些特点。学生诵读优秀的古诗词,并恰当的鉴赏和模仿,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了古诗词的赏析诵读

初中语文教学是为中考服务的,而很多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古诗词教学就是要求学生朗读和默写,尽量保证学生在答题时较低的错误率,这体现出鲜明的功利性,可以说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古诗词情感体验。机械式的朗读和默写,影响了学生欣赏古诗词所体现的意境和情感,教师对于古诗词的赏析不够重视,基本上都是一带而过,教师认为这是为了提高语文成绩因而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真正的古诗词教学则是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詞和把握古诗词意境的能力,达到揣摩出题人心思的目的,才能切实提高语文成绩。

2.重内容轻感悟

一些教师认为,古诗词教学应和其他科目一样有固定的模式,每篇古诗词都应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诗人概况、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表达思想情感的方法等,虽然了解这些对于学习古诗词有一定帮助,但是古诗词的价值并不仅仅如此,因此古诗词教学并不能局限于这些方面。如果古诗词教学太过理性化,将会严重影响古诗词的韵味,学生难以体会到古诗词中的美。

三、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1.重视古诗词诵读

古诗词诵读是多个器官协调运动的过程,在诵读中学生还能够反复揣摩,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学好古诗词,名学生要引吭朗诵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境美,如教师为学生诵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通过音调的转换表达出李煜亡国的凄苦之情。又如,在诵读辛弃疾的《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时,体现出的是另一种情境:“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体现出作者的慷慨悲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还能逐步体会到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境美,古诗词有相对严格的押韵,在格律诗中体现的尤其明显。例如,晏殊的《浣溪沙》,这首词写出了作者游园时的惜春怀人的情感,有一种淡淡的孤寂和哀愁,学生诵读完上片或者下片之后很难体会出作者惜春怀人和孤寂的情感,主要是学生没有重视古诗词的韵律节奏。

2.领会古诗词的美感

初中语文教师应运用语言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咬文嚼字”体会古诗词的美感,如王维的《鸟鸣涧》中有“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虽然前半句只有五个字却描述出一副夜景:月亮从山边出现,幽谷中洒满了如水的月光,夜色惊动了巢中的鸟雀。其中的“惊”字能够激发我们丰富的联想,我们既可以认为月光太亮惊动了鸟雀,也可以认为月光的突然出现惊动了鸟雀,我们还可以发散思维,认为月光让鸟雀看到了白天看不到的优美景色,才让鸟雀感到“惊”。

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优美的西湖景色,学生赏析古诗词后再自己画一幅,感受西湖优美的湖光山色,对于学习古诗文有很大帮助。

四、结束语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初中生学习古诗词,有助于培养审美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灵活选择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领会古诗词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谢丽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学语文,2015,(05):66.

[2]余西德.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5,(22):125.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有效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