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2016-05-30 10:48陈朝华
南北桥 2016年3期
关键词:优势互补团队建设教学改革

陈朝华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当前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各个学科之间也得到了较好的融合。在这种教学情况下可以看出,教师个人的努力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尤其是在当前的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工作来促进教学。

【关键词】小学  团队建设  教学改革  优势互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02

我国教育处于战略性的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引发了人们对教育的深入思考。学校和教师都在努力进行教学思考和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越来越多的教师有了这样一种认识,随着教育内容的不断加深和丰富,学科之间的融合性增强,学校教育越来越需要一种合作的教育教学模式。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教师的努力,教师队伍决定着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高低,由于多种因素,当前许多小学教师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的水平仍然有待提高。要想提高学校自身条件的限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就更需要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进行团队建设。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在小学团队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如观念落后、结构不合理等,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对如何进行小学团队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树立先进的团队观念

对教学团队以及合作有正确的认识,是学校进行团队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只有让教师理解和认识了团队,认识到其重要性,才能保障教学团队建设的顺利进行。

当前,很多教师观念落后,对团队及合作缺乏正确的认识,这是团队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主观原因。有的教师排斥教学团队进行合作,认为团队合作是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传授给其他教师,这样的心理无疑会阻碍团队建设的进行。还有些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固守以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不愿意做出改变。另外,还有些教师存在能力和意识方面的欠缺,尤其是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意识,有种安于现状的心理。这些观念都会影响团队建设的推行和发展,使这种新的教学改革尝试只是流于表面。

因此,在小学团队建设的进程中,首先要认识和解决这个观念问题。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积极进行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的革新,对团队建设形成重新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要认识到,教学团队是一种新兴的基层教学组织,加强团队建设能够提高教师总体的教学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教师更有归属感。除此之外,在教师团队建设与合作中,虽然教师能够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给其他人,但是相应地也能吸收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做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这样有助于所有教师的共同发展,进而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能力。一个教师的提升不是真正的进步,只有教师团队整体得到进步,才能有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为团队建设提供必要的时间和场所

教学团队活动要想顺利进行,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场地作为保障。目前许多小学虽然也进行了团队建设,但是真正实施的时间却得不到保障。团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章制度,如团队建设离不开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但是交流时间、交流内容并没有具体的规划,需要召开会议时,就临时把一个团队的教师们集合在一起。由于这样的限制,教师们并不能畅所欲言,有些教师不在一个办公室办公,彼此并不熟悉,聚在一起反而会相互之间觉得拘谨。

小组和团队的建设也需要进行统一协调和安排,制定详细的计划和目标。学校要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安排合理的教研时间,对团队建设做一些具体的规定,例如各个项目和环节有具体的负责人,定期举行教研类的会议,安排一些教学观察活动等。另外,同一团队的教师之间需要有更多的交流时间,学校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场地,教师进行集体办公,教研的交流并不一定在会议上,教师们在平时交流起来更加随意和轻松,反而取得的效果更好。

三、对团队的合作模式进行丰富

在当前的小学团队建设中,合作模式比较固定和单一,一般是由学校进行安排,团队活动以某个形式为主,例如最常见的是听课和评课活动。不可否认,这种教研方式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存在一定的强制性,缺少一定的灵活性,很多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并不是主动进行参与,而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在参与。

因此,在进行小学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学校领导要对此进行积极思考,采用更多的合作模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可以采用正式的教研活动和非正式的教研活动相结合的模式。正式的教研活动,如听课、评课活动是必需的,因为教学活动,特别是团队活动不可过于随意。学校可以组织团队成员就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集思广益,让教师树立团队观念和合作意识。另外,學校可以鼓励教师在私下也进行相关的教学交流和科研交流。例如可以开茶话会,或者其他一些团队活动,这样教师就避免被约束在一个正式的场所中,处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加容易让教师进行工作和交流。教师如果能够形成一种主动的习惯,能够把团队合作渗透在教师的教学工作甚至生活中,使团队合作更加灵活、有效。

除此之外,学校领导还应该对团队建设的合作模式进行思考,寻求其他的方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使团队建设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四、完善学校的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

在学校以往的评价体系中,主要侧重于对教师个人的评价,在进行团队建设中,与之相适应,对学校的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要有新的改进和完善。

首先,最重要是要把团队和个人的评价结合起来。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要把个人的成绩与团队成绩相挂钩,这样能够使教师有团队精神,意识到自己是团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样在对团队进行评价时,也要与教师个人表现相联系,增强教师对团队的归属感。不仅要体现教师的个体表现,关注教师的个体性,同时又体现教师的集体协作,让团队共同发展。

其次,对于团队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在评价体系中应该有一定的体现,对那些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师进行一定的鼓励。例如可以建立奖金制度,让教师们劳有所获,这样能够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为其他的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

总之,小学教育中要想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教学质量,靠个别优秀教师是不能做到的,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团队建设,全体教师齐心协力,互相学习,协同合作,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共同提高,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团队建设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的尝试,在初期肯定有许多问题,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思考,寻求更加适当的方式来促进团队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优势互补团队建设教学改革
大学课堂对慕课的利用:关于SPOC的探讨
适应“三三制”培养模式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企业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和团队建设
媒体融合背景下体育报道的制胜之道
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