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2016-05-30 10:48代勇
南北桥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策略

代勇

【摘    要】信息化飞速发展的21世纪,计算机技术不断更新,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社会和生活中的必备技能之一,引起广泛地重视。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如何提升职高计算机教学效果,对职高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讨与研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本文依循改革的道路,试将研究出一些教学策略,推动改革的深化。

【关键词】职高计算机  教学改革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04

当今社会,计算机的应用几乎已经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广泛性可想而知,在此种时代背景下,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已是每个人的基本功课。在职高教育中,计算机教学受到极大地重视,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具备社会必备的生存技能。职高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课程,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为其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和服务。而从目前职高计算机教学现状来看,其总体情况不理想,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计算机教学质量不高,最终学生未能达到理想的水平,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尚未能完全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本文就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出发,针对windows 7教学进行探究,试将分析一些问题并探讨出相应策略,为职高计算机的有效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一、在职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操作实践

职高计算机课程一般都分为理论课和实验操作课,其中理论课,主要是教师向学生介绍和讲解理论知识;而实验操作课主要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操作,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样的教学安排的初衷是很好的,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却出现了偏差。例如,大多数职高计算机课程中,理论课与实验操作课的比例是1:1,这样的课时安排看似合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问题,一节理论课所讲授的知识内容比较多,仅凭一次实践课学生无法很好地完成,特别是一些难度较大的操作,而且几乎所有的实验操作课中都是教师预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当堂完成的。一方面,一个作业未必能包含所有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学生对于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存在不认真,弄虚作假的情况。这样的实验操作课根本没有多大的效果。

(二)未能体现计算机教学特点,教、学失调

计算机课程较其他基础课程相比具有一般课程不具备的特点,计算机教学的特性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模式化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适合于计算机教学。而目前职高计算机教学就未能认识到这一点,教师教学方法与计算机教学并不完全适应,教师没有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习惯。例如,在介绍和讲解windows 7系统时,教师如果不擅善于运用比较教学法,学生在理解方面可能会存在问题。

(三)平面化教学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职高计算机教学还存在教学平面化的情况,这样的教学未能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计算机教学没有全面地考虑学生学情,不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往往是教师过于主观地判断,简单地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一刀切。计算机教学的出发点在于尽量使全体学生通过教学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但往往事与愿违,平面化教学往往导致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需求出现冲突。例如,在职高计算机课上由于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学习水平不同,一部分学生的计算机技能较高,一分部学生对计算机尚未入门,而教师往往照搬教学大纲的要求去教学,没有充分地研究学生的差异,导致浪费了水平较高的学生的时间,而水平较低的学生又不能很好地理解,最终导致教学失调,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解决措施研究

(一)合理安排课程,加强教学督促

教师要从总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等诸多因素出发来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操作课程。教师可以在理论课程上理论知识的讲授适中,使学生能够在操作时有充分的时间;或者理论与上机的教学比例为1:2,给予学生充分的实验操作。此外,教师还要灵活布置操作实验,比如教师在设置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的操作作业时,可以着重布置基础方面,使学生在实验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从而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理论与实践。比如在讲授有关于windows 7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生上机时讲授,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能够实践,继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教师可以先对windows 7操作系统做个简单介绍,教授学生如何安装系统,通过教学实例来讲解和展示图文排版、制作演示文稿、数据库管理、制作电子表格等。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需求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应该注意的是,要督促和管理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引导学生认真学习。

(二)实现个性化教学,调整教学方法

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宽泛、覆盖面大、更新迅速等特点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要结合计算机知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教师要采取灵活新颖的教学形式,使得教学深入浅出,让学生易于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介绍和讲解先进的知识,淘汰过时的、陈旧的、无用的知识,让学生具备最新的知识与技能。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善于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师还应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最大程度地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好的条件,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三)实施分层教学,教学难度要梯度化

计算机教学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注重教学的层次化,教师要结合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实现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效学习,实现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计算机知识的难度,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有梯度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之后有所提高。例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设置有梯度的教学内容,既能促进水平较高的学生进一步提升,又能让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逐步赶上,最终实现教学整体效果的最大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实现分层教学有利于计算机的高效教学,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综上所述,对于职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探讨还需要不断地实践和研究,本文针对职高计算机教学中的几个问题,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推动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由于笔者自身的能力有限,以上研究可能并不成熟,但仍希望为职高计算机教学改革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