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分析

2016-05-30 02:38罗艳华
南北桥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有效途径小学语文

罗艳华

【摘    要】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有效教学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获取。本文就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习惯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30

不管是在现代教学中,还是在传统教学中,都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使学生有效的进行学科学习,并且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获取。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有效教学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获取。本文就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展开论述。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需要教师的引导

小学阶段的教学与其他阶段的教学存在明显的区别,小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小学阶段教学的特殊性,小学生虽然在幼儿园阶段已经接触到汉语学习,然而却是学习最基本的识字等知识,系统性还不够。进入小学阶段,学生要系统的进行语文知识学习,这对于学习经验较少,独立思考能力一般的小学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很多学生难以通过个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小学生对“学习习惯”这个概念并没有太清晰的认识,因此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小学生的记忆力很强,能够快速的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记忆,因此如果教师不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很可能会形成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试着去理解知识点,在充分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学生再对知识点进行记忆,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知识点,而且还能够对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刻的印象,不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环节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良习惯,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三部曲

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需要注意很多环节,不管学生语文学习的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实践中发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虽然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然而却是学生有效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对预习环节引起重视。对于很多小学生并没有进行课前预习的概念,为了使学生逐渐认识课前预习,并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要采取一些措施督促学生进行预习。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完成,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在督促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例如鼓励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积极的进行思考等,都有助于提升学生预习的有效性。

(二)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语文课堂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想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学生在课堂上要学习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从坐姿到知识的获取,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应该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各个环节的学习都变得更加科学合理,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后复习习惯

学生在小学阶段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因此想要很好的掌握知识,就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及时进行复习。课后的复习也有很强的技巧性,复习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学生要进行课后反复与归纳总结。通过课后反思,学生找出自己存在的知识盲区与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到解决的方法,并更好的指导以后的学习活动。采用有效的方法对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也十分必要,可以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语文知识链条,进而更好的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需要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与课后复习这三个环节的有效配合,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各个环节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

对于小学生而言,家庭教育在学生的学习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方面,家庭教育也发挥着重要影响。小学生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心理较强,学生认为教师和家长的指导都是对的,如果家长能够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小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有家长进行辅导,如果家长不讲方法对学生进行辅导,势必会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家长能够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辅导,就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了条件。

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要循序渐进

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朝夕可就之事,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对学生耐心的进行指导。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学生能够快速的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然而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欲速则不达。例如:教师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一旦教师为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学生能够及时的进行预习,而教师一旦不布置预习任务,学生的自觉性就下降了,这就需要教师反复的去强化学生的意识,进而使学生形成一种自觉性,久而久之课前预习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的过程中拥有耐心十分重要,教师在耐心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还要给予学生鼓励,使学生坚信能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本文介绍了几种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方法与技巧,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引起重视,并通过有效方法的应用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以后更加深入的进行语文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有效途径小学语文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