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汉语预科生的“三段式”汉字教学模式构建

2016-05-30 10:48王磊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预科生三段式部首

一、来华汉语预科生汉字学习现状及其汉字学习需求

来华汉语预科生(以下简称预科生)大多来自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和太平洋岛屿国家,均系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在教学中发现,他们对汉字十分陌生,缺乏对汉字的概念,学习汉字相当吃力;另外,预科生年龄较小,来华前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学习能力不强,缺乏学习策略。因此,面对陌生而复杂的汉字,学习效果不佳,读写能力远远落后于听说能力。然而,预科生经过一年的汉语学习之后,就要进入中国各高校与中国大学生同堂上课,专业学习期间,除了要听懂教师讲课、能与师生交流以外,还要做好课堂笔记,阅读专业文献,甚至撰写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学术论文。专业学习对预科生的汉字识记量、汉字读写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预科生的汉字教学现状

目前,尽管预科生的基础汉语教学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具有强化教学的特点,但无论是“主讲课+复练课”的教学模式,还是“综合课+技能课”的教学模式,汉字教学都很少单独设课,仅是作为一项教学内容,包含在复练课或阅读课中。另外,现行的绝大多数汉语教材都秉承“语文一体、随文识字、认写同步”的汉字教学理念,没有充分考虑汉字自身的特点和汉字的习得顺序。在这种情况下,汉字教学没有结合汉字本身形体结构的复杂程度,没有参考汉字的使用频率,按照由易到难、由高到低,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由此,导致“在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与语法、词汇教学相比,汉字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对预科生而言,一方面他们大多来自非汉字文化圈,母语或者第一语言基本上都是拼音文字,从拼音文字转换到表意文字,要面对庞大的汉字体系,多样的形体结构,复杂的读音和意义,在认、读和写等方面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更需要一套科学有效的识记方法和学习策略。另一方面,汉语学习是为专业学习打基础的,专业学习对预科生的汉字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目前预科生的汉字教学很难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满足学习需求。这也是造成预科生汉字读写能力较差,甚至出现畏难情绪的主要原因。

基于预科生的汉字学习需求,汉语教学中应更加重视汉字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将汉字教学单独设课,并且根据预科生的特点,构建新的汉字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汉字读写能力,扩大汉字量,提升阅读理解水平,满足专业学习对汉字能力的要求。

三、“三段式”汉字教学模式的教学法基础

(一)笔画教学法

笔画教学法主张汉字教学应该以笔画为主,汉字学习应该从笔画入手,根据汉字的字形笔画来描摹汉字,从而学会书写和识别汉字。主张笔画教学的学者强调笔画是汉字构成的基本单位,部件也是由一个个笔画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点和线,是汉字的最小单位。(杨润陆、周一民,1995)另外,国外的眼动实验研究发现汉字的识别是以笔画为单位进行加工的。笔画是汉字的最小单位,也是汉字识别的基本单位,所以汉字教学应该从笔画开始,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然而,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笔画教学存在明显的缺点。一个汉字如果笔画少的话,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笔一笔地唱出笔画,学生一笔一笔地描摹汉字,学习相对轻松。如果汉字笔画繁多,比如像“我、等、德”这样的汉字, 如果一直重复笔画描摹的过程,不但书写速度极慢,而且反复唱出各个笔画,也容易降低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可见,笔画教学相对琐碎,缺乏创造力,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和构形能力,对于复杂汉字尤为如此。

(二)部件教学法

部件教学法主张汉字教学应该以部件为主,汉字学习应该从掌握基本的部件入手,根据汉字的字形特征,将其拆分成不同的构成部件,以已经掌握的部件来带出新的汉字,由此学会书写和识别更多的汉字。主张部件教学的学者强调部件是汉字学习的基础和切入点,掌握基本的汉字部件以后,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进行汉字联想学习,从而发挥部件教学省时省力、以旧带新、方便记忆的优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发现部件相对笔画要复杂得多,没有笔画基础,记忆起来困难较大,而且相似的部件很容易混淆。部首是部件中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但是相似的部首,会致使很多问题的产生。在学生的书写中,常会见到学生把“往”写成“住”,“庆”写成“历”,“银”写成“很”,“被”的部首和“视”的部首混用,“疲”的部首写成“广”等等。这些错别字多是因为部首相似造成的。还有一些汉字同样是由于部件相似而出现错别字,“抱”写成“拘”,“尤”写成“龙”,“皮”,因为学生学过 “厂”这个部件,就直接写成了“厂”加“又”等。部件教学虽然提升了教学效率,却没有在实际上提升教学效果。

(三)笔画教学和部件教学的优势互补

两种不同的汉字教学理念,各有各的特点。曾有学者做过教学实验:一个班纯粹用笔画教学,不做有关部件的提示;一个班纯粹用部件教学,通过部件来集中识字。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可见,两种教法很难说孰优孰劣。因此,教师认为不应在汉字教学中严格区分笔画教学和部件教学,也就是说不能单纯机械地运用某一种方法来进行汉字教学。若抛开笔画,直接向学生讲解部件的内容,较为突兀,也不符合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比如,“糟”和“精”是学生经常混淆、写错的汉字。按照部件教学的原则,它们的部件结构一致,左边都是“米”,右边一个是“曹”,一个是“青”,右边的部件笔画都比较多,按照部件拆分原则来说,又各自由上下两个部件构成,而且这两个部件都是横竖组合,比较类似。学生因此产生混淆,经常出现“糟神”、“糟彩”和“精糕”的组合。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使、便”,“的、时”等相似部件组成的汉字中。

分析发现,因为部件教学以部件为切入点,学生整体感知汉字,再将整体拆分,分解出各个部件,利用部件来建构新的汉字,所以造成了以上所说的汉字混淆。相反,如果我们在部件教学的同时,密切结合汉字笔画教学,传授汉字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在教授具有复杂部件的汉字时,先把笔画读出来,用笔画教学法书写一遍,可以加强记忆。另外,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像“曹、青”这样的汉字,它们由横、竖简单笔画构成,字型结构对称,学生只要经过反复的笔画描摹,不难识别和记忆。从这样的对比中,会发现笔画教学存在的必要性。

由此可见,笔画教学和部件教学是可以优势互补的。比如:我们可以用笔画教学法一笔一笔地教写“金”,然后再运用部件教学,让学生自己建构“鑫”。这样既可以节省书写时间,同时又可以保证书写的正确率,让学生有成就感。在减少部件混淆这一方面,可以运用笔画教学的优势,适时地把部件的笔画读出来。比如强调“被”的部首比“视”多一“点”,从而让学生在笔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部件,这样既可以加深印象,又提高了部件书写的正确率。

四、“三段式”汉字教学模式的构建

相关研究发现,汉字的辨认要经过笔画、部件和整字三个阶段。我们认为汉字教学的过程也应该和学生认识汉字的过程一致。汉字教学从简单的、基本的笔画入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汉字(常用独体字和部分高频合体字)之后,再引导学生发现部件,树立部件意识,最后让学生整体感知汉字是如何构成的,开始建构整字。这种教学模式就是要打破纯粹的笔画教学主张和部件教学主张的界限,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充分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具体地说,“三段式”汉字教学模式包括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汉字教学以基本笔画为出发点。先讲授基本的笔画知识,介绍汉字书写笔顺,再教写笔画,区分汉字的间架结构,认读独体字。

在这一阶段,主要通过汉字书写教室的多媒体动态演示向学生展示笔画书写过程、笔顺和汉字结构。同时通过教师带领学生“书空笔画”,学生集体描摹笔画,教师发现规律性问题,并进行集体纠正以加强汉字学习。此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板书所学笔画,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总结规律,以树立笔画意识,为部件学习和汉字书写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阶段,运用笔画教学的方法教写、辨认独体字。因为独体字基本上都是构成其它汉字的部件,同时还都单独成字,各自有自己明确的含义,字形笔画也相对简单,与笔画教学的优点十分契合。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不但能掌握一定量的独体字,也能慢慢培养起汉字意识,为整字教学打下基础。

在这一阶段,教写独体字可以培养部件意识,为后面的部件教学做好铺垫。另外,通过汉字部首的导入及形声字的学习,汉字联想学习和书写训练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汉字;通过形近字辨认,提高学生的汉字识认水平;通过汉字部首的介绍,引导学生总结具有相同部首的汉字在意义上的联系,并在相同部首内扩大汉字量,以建立形声字的概念。最后,在识认大量汉字的基础上,熟练书写常见汉字,不断提高汉字书写能力。

第三阶段,笔画和部件相结合的整字教学阶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从汉字到词,词到词组,词组到句子,句子到语段的汉字读写能力。

在这一阶段,主要运用部件教学法,在独体字的基础上教写合体字。这样的教学顺序不但契合了识字要循序渐进,先独体字后合体字的原则(戴汝潜等,1999),也符合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心理,即从简单到复杂。学习汉字之初,先从一笔一画开始,学习一段时间以后,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在有了一定汉字量的情况下,自然发现复杂汉字是由以前学过的简单汉字构成的。同时,在这一阶段,学生有了一定的汉字积累,可以通过扩展学习,扩大汉字量的同时扩大词汇量,并且增加一些运用所学汉字及扩充生词编写的阅读材料,提高汉字的复现率,加强记忆,提高学生的语段阅读理解能力。

“三段式”汉字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认知心理的特点,分别以笔画教学、部件教学和整字教学为主要方法,但是每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又相对灵活。比如,“交”都是由基本笔画构成的,可以在笔画概念的基础上整体感知,然后边读笔画边书写。在教部件时也要适当地读出笔画,因为复杂的部件,相似的部件都需要反复练习,不断强调部件的差别才能正确识别和书写。整字认知阶段,笔画和部件仍然是学生拆分、书写汉字的基础。所以,三个阶段互相支撑,最终达到过好汉字关的目标。

五、结语

目前预科生的汉字教学现状很难满足预科生的汉字学习需求,教学效果一般。汉字教学主要分为笔画教学和部件教学两种,两种教学方法各有优势,笔画教学强化基础,循序渐进,部件教学以旧带新,方便记忆。“三段式”汉字教学模式兼顾二者的优点,体现预科生接触汉字后不同阶段的认知心理特点。第一阶段,在学生刚开始学习汉语,接触汉字之时,以笔画教学为主,打好汉字学习基础;第二阶段,运用笔画教学法,教写独体字,培养部件意识;第三阶段,在学生有了一定量的汉字积累后,以部件教学为主,引导学生发现学习,整字理解,拆分记忆。

书写汉字是一种动作技能,但总体来讲,汉字的进一步学习是一种智慧技能的获得。(加涅,2007)汉字学习需要了解汉字的有关规则,包括笔顺和间架结构等。在这种规则的指导下,运用笔画和部件教学方法,帮助预科生平稳度过汉字学习的难关,提高预科生的汉语水平和汉语学习能力,为他们进入中国大学开始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针对来华汉语预科生的“三段式”汉字教学模式构建。

*[本成果受北京语言大学院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为15YJ080202]*

参考文献:

[1]陈绂.谈对欧美留学生的字词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4).

[2]戴汝潜等. 汉字教与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施正宇.现代汉字的几何性质及其在汉字教学中的意义[J]. 语言文字应用,1998,(4).

[5]万业馨.汉字字符分工与部件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4).

[6]杨润陆,周一民.现代汉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王磊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 100083)

猜你喜欢
预科生三段式部首
论宋杂剧结构并无三段式
三段式后桥壳环焊工艺分析及改进
弄清偏旁与部首
2015 级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状况调查概述——以某地14 所省属本科院校预科生为例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三段式多学科整合改革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理工科预科生语言态度与英语学习关系实证探析
同部首的字
少数民族理科预科生英语素质教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