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移民思想维稳工作研究

2016-05-30 06:49钱静
水能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移民水利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水利移民,是由于水利工程而引发的移民。由于数量众多,心态复杂,为了更好的保障移民合法权益、建设和谐社会,水利移民的思想维稳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归纳了水库移民思想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不良心态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对策和政策性建议,对水利移民工作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水利;移民;思想政治教育

1、水库移民工作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水利移民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着生活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巨大改变,面对着生存环境与文化的巨大不同,他们承受着生活上和心理上的巨大困难和压力。水利移民工作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移民工作的成功与否,关系到社会稳定、区域性可持续发展。

连云港市共有大中型水库11座(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8座),水库移民涉及全市47个乡镇、298个行政村,国家和省核定符合扶持政策的水库移民超过12万人,占国家核定江苏省人数一半以上。水库移民后期政策实施保证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从主体上来看,水库移民认为水利工程利国利民,能够以国家利益为重,支持国家建设,与国家政策的步伐保持一致,正确对待移民政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库区建设。国家移民政策的有效实施,解决了移民对于未来生活的后顾之忧。尽管面对陌生的环境,遇到各种困难,库区大多数移民不愿给政府添麻烦,积极配合移民工作。

2、水库移民思想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移民的搬迁、安置以及后期扶持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国家扶持不可能让每个移民都完全满意,达到每个移民的愿望。一旦移民生产生活状况恶化,失去冷静,心态逐渐发生变化。这些不良心态不断积累,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下,有可能会矛盾激化,引发诸多社会问题,不利于移民正常的生产生活,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1 存在的不良心态

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的挫折感

移民主体上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生活相对不富裕。拆迁移民为他们提供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新希望;为顺利拆迁,一些搬迁安置的有利因素与当地的舆论宣传,诱使移民对未来产生过高的心理预期。移民后,由于政府在增加就业、繁荣商贸、培植产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的效应短期内体现不出来,耕地减少或安置土地贫瘠导致生产收入减少;农村的移民一般受教育程度不高,自身缺少专业技能,很难重新学习掌握一门新技能,短期内找不到工作,无法就业;移民对搬迁安置的艰巨性心理准备不足,希望越大,实现程度越低,心理承受力越弱,一旦无法维持家庭生计,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了极大挫折感。

2)政府移民导致的依赖感

部分移民认为“牺牲了小家,顾全了大家,自己为国家利益弃家舍业,理应受到国家的照顾,把政府当作无限责任的承担者,无限期地包办一切,要解决他们的吃饭穿衣问题,要解决子女的抚养费用等,只要他们有什么困难,国家有义务给予及时解决。同时,自身不积极作为,不愿积极主动地谋求发展。靠补偿,靠政府,不思发展,总认为国家会永久性的后期扶持资金和措施,只要靠着“扶持”这棵大树,就会生活无忧。一有困难就要求当地政府解决,不愿积极主动地谋求发展。如果要求无法实现,认为只要把事情闹大就一定能得到解决,就对当地政府不依不饶,轻则纠缠不休,重则集体上访、甚至聚众闹事,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

2.2 原因分析

1)移民的被动性与非自愿性

首先,水利项目并没有充分征求移民意见。国家、省级政府从大局出发,根据地方经济、资源优势等诸多因素,项目规划、论证、定案,虽然考虑移民因素,但是并没有也无法征求每一个移民个体的意见。在工程启动时,才单方面通知移民进行搬迁,要求移民协助搬迁工作。有些移民认为搬迁是国家让他们搬的,不是他们自己要搬的。这种被动式、非自愿性的,在外在因素驱使下进行的移民,与出于自身利益而进行的主动性移民不同。在政策强势下的被动移民,成为矛盾产生的源泉,导致各方之间的利益冲突,是移民不良心态产生的根本原因。

2)政策的不完善性与不完全执行性

国家对于移民安置,推出就地后靠安置、“双包干”、“三原补偿、移民后期扶持等政策,从直接经济补偿,逐渐向移民后生产生活等民生方向调整。但是移民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部分政策适用性、可执行性待进一步完善。移民经费投入不稳定,甚至出现移民经费被占用挪用等现象,导致移民对政府部门的极大不信任感。同时,移民安置当地政府对水利移民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领导力量、工作部署、政策措施等方面给予的关注还不够,部分移民的诉求无法通过合适正当的渠道得到疏导,部分合理诉求无法得到实现。许多基层党干部把移民工作当成单纯的行政事务,习惯于以行政手段和方式去开展移民工作,忽视移民的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保障体系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建设与完善过程,尚不能完全覆盖水利移民,无法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的提供良好的基本生活权利。社会保障是水利移民最后的心理底线,如果生活没有任何保障,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影响地方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

3、水库移民思想维稳工作对策

1)坚持开发性移民

水利移民问题,其根本在于经济与发展,关键在于就业。搬得出,稳得住,发展得好,逐步致富。开发性移民是是以移民搬迁为发展契机,着眼于发展,立足于补偿,变被动移民为主动移民。《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第3条规定:“国家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的办法,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要把移民工作与扶贫开发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搬迁安置和后期扶持作为移民群众摆脱贫困、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扶持移民发展生产,促进移民问题的妥善解决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工程的开发和移民的利益,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发展生产,逐步改变库区和移民安置區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积极探索移民生产安置的新模式,实施开发性移民,由非自愿向自愿转化,可以从根源上消除产生移民不良心态的基础动因。

2)完善法律法规,依法移民

经过数十年的水库移民实践,我国已经现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移民法律法规体系。一是基本法律体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宪法》,国家正式颁布具有最高权威;二是移民工作专用法律法规、规章或规范,如《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关于建立水电站和水库库区后期扶持基金的通知》、《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等;三是行业性规范,如城市建设、财务、电力等行业法规与移民相关部分。特别是2006年国务院修订颁布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是水库移民的第一部专业法规,是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水库移民政策体系中最重要的法规依据。新条例重点在安置前期工作、移民安置实施、后期扶持和监督管理方面进行了修改完善。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依法移民要关键。进一步完善移民条例和后期扶持政策配套制度体系,加快研究制定移民安置规划和实施管理、移民安置验收和监督评估、后期扶持规划实施管理、移民工作稽察和内部审计、移民统计和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行业标准,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移民工作管理体制机制;要加强对移民干部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增强法制观念;加大对移民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各级干部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广大移民群众正确理解移民政策法规的精神实质,切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移民工作进程。

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性与针对性

国家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新常态、移民思想多元化,决定了移民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艰巨任务。利用各种社会设施进行政治、思想、道德的熏陶,注重政治思想教育与各种管理手段、经济手段、法律纪律手段紧密结合。胡锦涛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引导移民正视困难,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各级政府要关心移民疾苦,倾听移民呼声,解决移民困难,教育移民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矛盾激化之前。重视移民信访,健全移民信访机制与机构,让群众得到表达意见、反映诉求、宣泄情绪的正常渠道,心里的压力得到释放,同时政府也了解群众的想法和实际困难,切实解决移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问题,维护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宣传移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推广移民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转变等、靠、要等消极思想,鼓励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振奋精神,主动作为,勤劳致富。

参考文献:

[1] 张宝欣.开发性移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9年12月

[2] 李伯宁.论三峡工程与开发型移民[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年3月.

[3]王显刚.三峡移民工程700问[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7年12月。

作者简介:

钱静 (1978-),女,江蘇省连云港市人,大学文化,高级政工师,从事思想教育、信访、移民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移民水利思想政治教育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签证移民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