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30 09:46李可
南北桥 2016年3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音乐教学美育

李可

【摘    要】当前我们国家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继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音乐教师要直面当前在课堂教学上出现的诸多难题,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其精神生活。

【关键词】音乐教学  兴趣教学  美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89

音乐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之一。 音乐课程虽是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但由于在考试中没有很好的体现出对其考查的力度,在部分家长、教师的眼中被划分为副科,对其重视程度远不及语数英等学科,虽然美育早已被列为国家的教育方针,但仍存在着对音乐课程不够重视的情况,这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起课堂的时间,教给学生更多的音乐知识,又要使课堂不失活力,充满趣味性,以提高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趣味教学法是很多教师在尝试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这对音乐课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启发性。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将永远胜过责任感。”这充分表明了在授课过程中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就算成功了一半。本论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玩”中轻松学习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音乐课不像语文、数学等课程那样需要安静的课堂环境听老师讲课,音乐课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学生张口唱的学科,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前备课的时候将自己讲课的内容编排到游戏中,在课堂上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玩游戏,沉浸在游戏环节中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学到了音乐知识,丝毫感觉不到上课的疲惫感。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音乐课产生期待,也会感受到音乐课和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魅力。

虽说都是玩游戏,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巧用心,要不然音乐课上的做游戏就和平日里活动课上的游戏没有什么区别,失去了当初教学设计的初心。学生普遍在课堂上不喜欢学习乐理知识,对小蝌蚪一样的音符和五线谱缺少感性认识,在学生看来平日里上课背古诗、背单词已经够累了,音乐课就是放轻松的时间。根据这一教育现状,我一般在设计课程的时候会在乐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引入游戏环节,这样学生学起来没有那样吃力,又能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音及音高的时候,如何让学生快速理解、辨别音的高低、强弱性质,我会先给学生讲一遍音的高低是由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次数也就是频率决定的,而音的强弱则是由于音的振动范围幅度决定的。所以音的延续时间长,则音长,音的延续时间短,则音短;而振动幅度大,则音强振动幅度小,则音弱。

这一点明确之后,我会用敲小鼓的方式向学生演示,如果快速小幅度的敲鼓,鼓声高,因为鼓槌振动次数多,而缓慢小幅度敲鼓,则鼓声低,因为振动次数少;同理,慢速大幅度敲鼓,因为鼓槌振动幅度大而鼓声强,慢速小幅度敲鼓因为鼓槌振动幅度小而鼓声弱。最后由我用敲鼓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音长要举起双手,音弱要弯下腰,看谁的反应快有奖励,错得多的学生要接受惩罚。这样几次练习下来,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将音的高低和强弱的概念分清了,虽然是学理论知识,却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枯燥无味,学生就会感受到音乐课堂的独特性,从而对上音乐课充满期待。

二、唤起“好奇心”主动探究

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说明了好奇心对科学探索的重要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这同样说明在学校的教育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对课堂教学至关重要,这使得我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从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入手,以引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师可以介绍歌曲的背景故事,以引起学生想要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虽然我们的编者在编写音乐教材的时候非常用心,但既然是教材,就免不了有枯燥无味的特点。当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接收到娱乐文化,流行音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多少会让音乐课本显得与社会脱节,教师可以从音乐背后的故事入手,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给学生以启发。在班里欣赏《黄河大合唱》这样的交响乐的时候,学生会觉得“一点都不时尚”,“不想听”,我会先给学生介绍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让学生感知先辈们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感人事迹,体会这部作品中想传达出的保卫国家、抗击侵略者的感情。学生听了以后肃然起敬,被作品所传达出磅礴气势所倾倒,感受到了不同于流行歌曲的独特魅力。

三、吸引注意力,提高参与度

新课程改革要求一切以学生为主,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顾自己讲课,而忽视了作为接受者的学生的课堂反应。在音乐课上要避免教师放音乐、学生跟着唱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要在课上为学生创造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有参与度,在发言中活跃课堂氛围。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设置提问、讨论的环节让学生发言,给他们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通常在进行音乐鉴赏的时候,我会在放完音乐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己讨论听完之后的感受,“在你看来这段音乐作者想要传达出的是悲伤还是欢乐或是一种什么心情”,“在这首乐曲里都有哪些乐器进行演奏”,虽然都是一些小问题,却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音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消除了陌生感和抵触的心理,对音乐课越来越有想要一探究竟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更多的接触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作為音乐教师可以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每年的合唱比赛、元旦晚会、文化艺术节等,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想要放松一下,都愿意积极参加,教师就要抓住这个机会,向更多的学生展示课堂之外的音乐之美。当然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不要因为学生做的不好而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要多给予鼓励,让学生有被认可的自豪感,想要学得更多,这样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展现自己的风采,提高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总的来说,音乐教师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让学生感悟到音乐的独特魅力,让音乐课变得生动有活力,让学生不单单在课堂上得到放松,更使他们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通过音乐课的学习提高音乐素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创造力。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音乐教学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美育教师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