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及自主学习意识

2016-05-30 11:25罗全文
南北桥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新课改高中数学

罗全文

【摘    要】数学是学生学好理综的基础,数学学习基础直接影响到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效果,因而,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数学必然受到高度重视。新课改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和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意识,在日常教学及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我们应当怎样采取较为有效的措施实现此目标呢?这是笔者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数学  学科素养  自主学习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9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各级别学校已经及时地出具了应对措施,以便于及时地附和新政策的需求。在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中,与教师和学生联系最为密切的还是教学及其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在新课改实施之后,为了使得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发展趋势所需,教育部门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新的调整,提出了更高级别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一层的要求。那么,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如何在不断调整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觉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呢?这是笔者在本文中将要探究的核心问题。

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比较重要的学习任务,学习时间比较紧张,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使得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比较扎实的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已经成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必然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新课改的实施,及其随着产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急变,作为教师,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我们唯有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提出严格的自我要求,争取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有效的引導,才能更好地实践自身作为教师的“使命”。那么,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又应当在教学中如何与时俱进,如何以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科素养,促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得更为积极和主动呢?依笔者之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展开尝试性的努力。

第一,构建欢乐、宽松的开放性教学环境,为师生平等交流、有效拓展学生数学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教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自觉性的有效途径。良好的课堂环境,是教学成功的基石,不仅仅是针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这一点对于各项科目的教学都具有普适性。较之严肃、压抑的封闭性教学环境,学生往往更喜欢那种气氛活跃、宽松的开放性教学氛围,因为,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心情舒畅地投入学习中,可以心情较为愉悦地根据教师的教学引导,暂时放下心中的紧张情绪和忐忑心理,一步步地打开自己的思维,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究。

当然,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心无芥蒂的投入到自由的教学探究中,与老师和同学针对具体的数学问题展开自由地探讨,流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长此以往,这不仅仅可以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也可以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疑的问题也将大大减少,学生的数学思路逻辑能力也将进一步得以提升,有助于学生数学学科良好素养的养成和学习自主意识的产生。当然,如果学生长期所处的学习环境是那种严肃的,需要依靠教师威权震慑的环境,那么,学生也会因为畏惧或者厌弃等各种原因,难以对数学学习养成积极的参与意识,在此基础上,想要养成良好的数学学科素养也将非常困难。因此,良好的教学环境于数学教学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教学互动,充分认知师生在教学中所处“位置”,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减少直接向学生传输最终结果的几率,敦促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自己动脑寻找问题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案,这也是一种能够逐步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意识的良好途径。

传统的数学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次数较少,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占据主导者地位,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占有绝对的支配权,而学生则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居于被动位置。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师生在教学中的位置已然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教师由教学主导者变为引导者身份,学生则一跃而成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成为教学的中心。

那么,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作为数学教师,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自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就要采取正确的教学引导方式,有效地引导学生根据我们的提示,自发地思考或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继而正确的对数学问题进行解答。这是新教育背景下,我们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素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多兴趣的有效方式,也是一种能够有效改善教师教学策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好办法,因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于师生双方而言,是“双赢”之举。

第三,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关心,通过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和沟通,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悉心帮助学生各个击破,也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有效策略。新课改下学生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中心,一切的教学措施都要根据学生的相关特点和要求来具体开展和实施,这对于教师的数学教学来讲,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一直是支配学生学习的一方,一时间转身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而非一如既往的“支配者”,这对于教师教学思想模式的及时转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数学教学的目标是为培养人才服务,而新的教学环境需要新的对策,教师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必然要及时地适应环境,以便于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无条件的“适应”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负责的体现,也是对个人教学负责任的体现。

所谓新的形势需要新的举措来予以应对,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需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展开,那么,我们就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这个群体予以更多的关注和关心,通过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发现学生在各方面的优长与不足,鼓励学生在继续发扬学习中的优点的同时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中的疑难点问题,以便于从整体上提升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好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更为扎实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效果。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必然要对数学教育予以特别的关注,努力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在养成良好的数学学科素养和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加强对数学学习的学习力度,这是我们对学生学习和成长负责任最有力的呈现方式。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新课改高中数学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