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6-05-30 06:32高玉梅
南北桥 2016年3期
关键词:解决措施问题小学数学

高玉梅

【摘    要】对小学生来说,数学是比较陌生的一门学科,虽然上小学之前都会接触到数数和简单的计算,但是小学数学教学并不只是这么简单,教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立足于此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希望小学数学的教学能够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49

很多人认为数学这一学科,学深了对现实生活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日常生活中不就是会加减乘除,会简单的运算就可以了吗?其实数学的学习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形成一种数理思维,锻炼抽象思维能力对人的智力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在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下,我们不能让学生只是依赖模仿和记忆来学习,不能只是传授一些理论的知识,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动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法。

小学是比较好塑造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如果能掌握住有效的、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教学方法,就会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要探究出更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总结出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数学教学方法,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下面就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小学数学教学偏重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忽略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是传授理论性的知识,很多时候小学数学的教学是脱离实际的,这样的教学只是应试教育,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地方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完全忘记自己在课堂上曾经学过的数学知识。这种理论与实际脱节的课堂教学是万万不可取的,而且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实践能力都还在初级阶段,如果这时候不加强锻炼,不仅会不利于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还会限制学生思维的扩展。

第二,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学生的被动接受并不利于知识的吸收,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排斥感,对数学课堂失去兴趣。数学课堂缺乏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就不会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教学效率也不会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只会逐渐下降。

第三,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有缺陷,教学模式不完整,特别是缺乏课后的评价、总结环节。教师没有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课前的预习到课堂的教学再到课后的评价总结,每一步都很重要,但是教师很多时候只是把教学计划当作一个形式,或者只注重课堂教学,忽略课后的总结评价。这样致使教学效果不能得到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有效把握,教师也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对以后的教学计划及时作调整。

小学数学都是比较基础的知识,但是在小学阶段能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交流的能力、实践能力等都是很重要的。那么面对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应该有些什么样的解决措施呢?

二、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上的知识要能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在这一方面教师要进行指导。比如在学习体积、表面积的部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帮助农民伯伯大约计算一下一堆小麦的体积是多少,表面积是多少?在知道市价的情况下,大约估算一下这一堆小麦可以卖多少钱?在学习重量单位的时候,可以拿实物来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一个苹果有多重?一桶20斤纯净水有多重?一张书桌有多重?在亲自体验之后才能更好地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在学完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的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的发现哪些物体是长方形的,为什么此类实物制作成长方形?哪些是三角形的,三角形的物体有什么优点?这样让学生亲自参与,更能深刻认识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应用于实践中,在生活中还能进行自主的思考、探索。这样学生就能更有兴趣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有了实践的经验,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了具体的认识,在课堂上也容易接受新知识,活跃课堂气氛。

第二,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不要老是干巴巴地讲理论知识,让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讓课堂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多让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合作,改变一下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分好组,小组之间合作剪出几个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小组合作、探究,看看一个梯形能用什么样的图形拼接起来,拼接出来之后,让学生计算一下梯形的面积,可以让小组代表发言,看看学生们探索出来了哪几种组合方法。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可以让新知识更能被学生接受,也能让学生学会新旧知识的联系,继而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时,教师也要做好监督工作,可以随时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课堂上的自主合作交流完成以后,教师要做好总结,把学生遗留的和还感兴趣但没有解决的问题,予以解答。

第三,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好完善的教学计划。教师在课前的备课要做好准备,要有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学校要对教师定期进行培养,针对教学方法、教学计划的制定等方面都要进行培训。制定的教学计划也要真正落实到实际生活中,现在教学计划方面比较缺失的是教学的评价和总结,教师不能在教授过新的知识之后,不做后续的总结、巩固工作。总结、评价可以根据课堂上的观察、课后和学生的交流、课后给学生布置的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在课后的巩固环节,一定要有针对性的给学生准备一些课后思考的问题,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督促学生对新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设法在学生的心理上留点余味,为学生以后的探索留点可供思考的东西。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参与度可能比其他阶段的教学要高,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没有培养起来,也正是因为很多的意识、能力还没有加以培养,所以更需要教师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离不开对日常生活常识的体验,离不开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也离不开教师的评价、总结。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多设置情境,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解决措施问题小学数学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