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探究

2016-05-30 06:32谢元平
南北桥 2016年3期
关键词:自我教育阅读能力初中语文

谢元平

【摘    要】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加深,良好的交际能力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语文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培养人的品格、塑造个人形象、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面对众多复杂繁琐的教学内容,不仅是学生,连初中语文教师本身都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寻找良好高效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能力  合作探究能力  自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55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九年义务教育普遍推广的今天,没有对语文学科的熟练掌握,就无法对其他学科进行高效的学习。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初中语文教育也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摒弃填鸭式教育,向素质教育靠拢,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单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也应跟随教育改革的潮流及时完成转变。阅读理解能力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能力,无论你使用何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锻炼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是首要任务。不仅如此,还需要同学之间交流合作,及时分享学习体会与心得,积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依靠合作的力量快乐学习。

一、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指通过阅读获得信息的能力,主要指通过仔细阅读分析文章里的句子含义,理解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并根据自己一系列的理解去完成阅读理解练习的过程。小学阶段仅需要学生具有最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即在阅读文章后在原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此类阅读理解问题难度系数较低,小学生可通过浏览一遍文章后便可在文中找出答案。而初中语文难度加大,不仅文章篇幅加大,文章理解难度系数也加大,需要学生仔细研读,努力理解作者的意图,弄懂中心思想,并根据个人理解去做题。初中语文的阅读理解题的难度也随之增加,这类题目已经不是学生简单阅读文章就能获得的了,因此需要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想尽各种办法努力引导学生培养阅读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这类家喻户晓的名言名句的含义大家都明白,这就是合作的力量。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信息经济时代,社会需要越来越多各种层次类型的人才,人类面对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有些复杂繁琐的工作仅靠个人的努力是无法完成的,无论一个人多么优秀,无论他拥有多么强大的专业素质技能,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弱小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团队精神来助力,通过团队团结协作,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降低了财产损失,还提高了经济效益。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也是如此,初中语文处于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承接小学时期对语文最基本的认知,同时又为高中更加深层次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初中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非常时期,教师有必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团结的力量,体味团结合作学习的快乐。那么到底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据不完全统计,70%以上的学生觉得初中语文枯燥无味,难以提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来,这部分学生也包括一些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的确,初中语文的学习确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乐,尤其是随着初中语文难度的增加,更加降低了不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学生因此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抛开初中语文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来说,我们所要学习接受的各方面的知识不能改变,因此我们要从其他方面下手,无法改变学习内容,但可改变教学形式和学习方法。分组学习,合作探究是一種常见的学习方法,依据我自身的教学经验,发现合作学习是一种不错的、相对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

分组学习、合作探究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了学生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种方法,要求教育者按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阶段予以适当的指导,充分发挥他们提高思想品德的自觉性、积极性,使他们能把教育者的要求,变为自己努力的目标。自我教育需要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最高层次就是实现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我们从出生以来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父母教育的熏陶,渐渐的形成个人独立的世界观、人生观。父母的任务就是在孩子认知形成之初,帮助孩子形成独立的人格,让孩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知。等到孩子入学,成为一名真正的学生,再由老师悉心引导,培养其独立完善的人格,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达到自我教育的最终目的。

自我教育的实现途径只能是他人教育,需要语文教师悉心指导学生,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进行指导完善,不断用教师的魅力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熏陶,在课堂中多为学生讲授名人故事,用伟人伟大的人格去熏陶感染学生,鼓励学生阅读名人书籍,并及时记录下感想。积极在课下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进行一些像去烈士陵园扫墓,学生进敬老院打扰卫生、慰问老人等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形成完善独立的人格,不断向形成自我教育的最终目的迈进。

初中语文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需要广大师生一起努力,不仅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读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自身文学修养,从而提高阅读理解题的正确率;还需要学生通过努力不断提高语文基本素养,提高做题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学习,鼓励学生积极热情的讨论学习方法和心得,努力通过各种教学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同时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帮助他们形成独立完善的人格。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学生的努力学习,并在各个伟人英雄的行为熏陶之下,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自我教育阅读能力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