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专科生专业教学探讨

2016-05-30 13:05马会芳冯向伟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2期
关键词:探讨教学

马会芳 冯向伟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6.22.141

摘 要:针对应用技术型大学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专科生,提出了目前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专业技术能力不强、实习过程不完善、该专业就业率低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包括合理设置培养计划与实施方案,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向学生推广专业相关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念等,目的是达到应用型技术大学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出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并能投身到纺织行业中去,促进行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技术大学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 教学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a)-0141-02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中国纺织业的发展不仅保证了国民需求,且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中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纺织业也是个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行业,纺织人才的培养,对于行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

目前已有多所纺织高校被定位于应用型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型大学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专科生以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输出方向定位于企业生产技术人员,但是笔者在进行了一定的调查研究及通过自身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发现纺织工程专业专科学生在人才培养中,表现出以下问题。

1 在校课程安排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课程较少,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为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企业研发生产等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基于良好的实践训练,但是在学生培养计划中,特别是现在推行的在校2年理论教学和1年校外实践教学的“2+1”教学模式,由于在校教学时间压缩,基本在校两年时间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很多较长时间的实践项目被压缩或者去掉,将实践放入最后一年的实习中,但是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是一门工科专科,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生产设备,了解设备的构造及运转过程,对于专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课程较少,使得学生不能充分理解理论授课内容,缺乏直观认识,长期积累,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影响学习效果。

2 实践以集中实习为主,但实习模式难以合理设置

在教学计划制定中,虽然意识到实习实践的重要性,安排了较长时间的实习期,但是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行后,发现很多现实问题的存在:学校为了学生的实习管理,确保学生能够踏踏实实学到专业知识,设置了顶岗实习模式,但是实习企业一般不愿接收以纯学习为目的的学生,企业大多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认为纯学习为目的的实习生会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并需要安排专人指导,对企业劳动力也造成一定的消耗。企业更多希望学生能为他们创造价值,由于整体实习期不长,基本将学生定位于单一岗位,将学生当工人培养使用,只是从事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反复性劳动,对于专业知识不能起到更多实践锻炼学习的目的,不能完全达到实习的目的。

3 学习基础差,理论学习吃力

随着高等院校近些年来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名额的不断增多,专科学生录取分数线越来越低,基本上失去了分数线对学生的筛选与把关作用,学生的理论基础普遍较差,在理论教学中,对于部分理论难以理解,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要求。

4 学习兴趣差,学习精力被手机电脑过多占用

随着电脑、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被游戏、电影、连续剧及交友聊天等活动吸引,学习精力被大幅转移,许多学生晚上进行玩游戏、看电视等娱乐活动至深夜,上课精力难以保证,很多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打瞌睡、跑神现象;加之部分老师课堂管理不够严格,甚至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现象也较普遍,这样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

5 学生贴着大学生标签,对工作心理期望值较高,不愿从事纺织行业工作

虽然是专科生,但是学生心理都认为自己是名副其实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毕业前景的美好憧憬与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差距较大,认为纺织工程毕业就是去企业做挡车工、机修工,在心理上觉得工作不够光鲜体面,低人一等,而不管将来的晋升空间,不愿从事技术工人的初级岗位,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毕业即转行,造成了纺织人才的流失,与培养目标严重不符。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1 合理制定课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制定培养计划与实施方案时,按照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弱化课堂讲授,增加现场教学,边学边看,边学边练,对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夯实专业基础,脚踏实地迈出每一步。

5.2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更好服务于教学

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实践,在2+1的培养模式下有一年的实习锻炼时间,这就要求学校需要选择一批优秀的企业,能和实习单位进行较深入沟通与交流,能和实习单位达成对学生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使实习单位能从学生培养目标着手,合理安排学生实习内容,设置较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能够配备指导老师,真正做到是为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服务。

5.3 加强教学管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虽然大学生已经成年,但是部分学生明显自控能力还不够强,要在纪律规范上严格要求。另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水平的提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业务水平,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特别是很多年轻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即进入高校担任教师,自身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这样的话很难将理论与实践良好结合,所以,要注重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注重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将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作为评定职称的一项指标来实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二是讲课水平与方法,如何从授课方面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设计好一节课,提高课堂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如何引发学生主动、深入思考问题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5.4 合理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市场竞争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电脑与互联网的发展呈现给了学者们全新的信息化时代,通过这些媒体可以更快速、更便捷获取各类资讯,但是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如何获取更有用的资讯。比如:各类纺织期刊微信公众号,关注后可以方便快捷了解纺织行业资讯;中国纱线网等大型网站,可获取最新市场产品与技术资料,并可进行学术交流,有益于专业知识的认知与提高;另外,在mooc大潮下,网络上有很多名家的网站课程,可以根据兴趣自己选择学习,方便、快捷。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引导,向学生多传递这样的信息,告诉学生如何通过互联网进行一些资讯的获取、课程的学习,鼓励大家如果把在手机、电脑上浪费的时间转移到网络课程的学习上,特别是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择学习,不仅有利于自身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对未来就业也会有所增益。

5.5 使学生加强自我充分认识,建立良好的择业观念,纠正行业偏见,从而促进行业人才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在教学中,也对学生的实习就业做了一些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对纺织专业存在偏见,觉得工作不够光鲜、环境艰苦、强度高、待遇低等问题,很多学生一毕业就转行,但是从其真正的就业选择来看,都是各个行业比较基础、低级的的岗位,劳动强度未必低,工作压力也并不小,发展空间也不大,待遇也并不高,也不存在专业优势,更有甚者,两年时间换了若干个单位,每个工作之间毫无关联。相比之下,可供大家选择的专业对口的一些工作劳动保障较好,工资适中,至少有专业优势,发展空间较为明朗,如果能够踏踏实实从事本职工作,积累工作经验,稳步提升,不失为更好的选择。毕业转行后的学生中,也有一些辗转几年后又回到纺织行业当中来的。所以,老师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不要盲目、盲从,真正认识自己的水平与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道路,在求职道路上少走弯路。只有这样,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人才更好服务于企业,使高校与企业合作实现共赢。

综上所述,要想改变目前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专科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不仅仅要从学生自身出发,还需要教师、学校、乃至企业的共同努力,制定完善的培养方案、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打造业务水平优秀的教师队伍,同时企业能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共同培养出更优秀的纺织人才,更好服务于企业中去,使行业保持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宙.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问题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5.

[2] 顾永安,刘海峰,陆正林.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任务与举措[J].现代教育管理,2014(5):62-66.

[3] 张安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73-75.

[4] 王娟.关于加强本科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3):90-93.

[5] 曾明星,周清平,蔡国民,等.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实践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2015(4):102-108.

猜你喜欢
探讨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