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县市基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

2016-05-30 02:01兰传荣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培育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兰传荣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一些思想政治上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社会的发展凝聚更多的正能量。县市基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落脚点,做好其相关工作十分重要。现本文就主要探讨了县市基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些培育方法和途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县市基层;培育方法

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必须要有其核心的思想来作为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更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不断深入给我国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面对这一社会现状,要想不被复杂的局面所困扰,必须要有精神思想作为支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增强国家的凝聚力,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对此,县市基层必须要紧紧跟随党中央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相关培育加强工作。

一、加强学习,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对县市基层干部进行思想教育时,必须要做到让其心理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感,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因此要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发挥出实质性的作用,就必须要做好落实工作,发挥好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由领导带领群众开展学习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中强调要注重发挥好榜样的力量,县市基层党员干部要树立起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通过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来增强对群众的号召作用。作为群众的带头人和党的事业的践行者,党员干部必须要发挥好带头的作用,将优秀群众当做模范、表率来学习,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把握好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后,县市基层干部要注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这样才能让思想更好地指导实践,提高群众对价值观的认同度,通过党风来带动政风,通过政风来带动民风,这样才能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营造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然后就是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结合县市基层的本土文化来进行落实,在对核心价值观进行具体落实时,首先要以本土文化为基础,让当地的群众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县市在落实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周边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宣传,可以组织当地的党员干部来开展相关的讲座,并对当地具有影响力的先贤精神进行宣传,然后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联系,这样既让大家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又使得心灵得到了净化,还对当地的优秀文化进行了宣传,最终有效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落实工作。

二、发挥好典型模范带头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座中引用孔子的一句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倡导大家要以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作为自己学习的标杆,在思想上要向他们看齐,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县市基层干部要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落实到位,就必须要发挥好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广大群众可以见贤思齐焉。具体可以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就是发挥正面典型的旗帜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表现突出的干部党员,不仅为民办事,还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另一方面就是对反面的典型进行曝光。对于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人和事要予以一定的惩罚,加大曝光力度。让党员干部更好的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提高社会主义价值观在群众心中的地位。

三、注重抓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靠思想教育、实践养成,而且要用體制机制来保障”。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落实,若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扎根于现实之中,制度运行贯穿其中是关键。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运用很可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因而,县市基层必须把制度机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运用的前提保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司可管,让广大干部群众能够知行合一、自觉落守。

四、注重抓载体,拓宽践行范畴

载体是工作的依托,选准载体,就等于找准了工作的抓手,就能够变无形为有形,变说教为生动。县市基层干部要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落实,必须注重载体选择,不断拓宽践行范畴,使之更好地与当地实际、时代特征相融合,才能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功效释放出来。一是开展全民修身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民心,一定要让每一个社会成员积极有效的参与,参与面越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基础就越深厚。二是发挥文艺组织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艺作品的灵魂,文艺要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力量。因此,在发挥文艺作用上,县市基层干部应注重与地区实际相结合,充分调动各种文艺协会等民间文艺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抓好文艺技能到业务知识培训的同时,更要充分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从中华武德、艺德入手,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范畴,既让广大群众强身健体、收获健康,又从更高道德层面做好方向指导和思想塑造。

五、注重抓普及,营造浓厚氛围

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只有在人们心里播下种子并且扎了根,才能开花、结果,才能转化为奋发向上和崇德向善的力量,凝聚为开拓进取、推动发展的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县市基层干部队伍、深入人民群众,必须抓好广泛普及,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氛围。另外,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不但要面向党员、面向干部,更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基层群众是核心价值观的最广大接受者和实践者,良好风气的形成离不开群体发力和共同作用,脱离群众的价值观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六、总结

在全球化速度不断加快的当今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增强国家民族的凝聚力,不至于在这样纷繁复杂的时代失去前进的方向,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县市层级的落实,可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人民论坛,2015(35)

[2]郭凤海.从价值观转型的历程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J].学习月刊,2014(17).

猜你喜欢
培育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制造”新常态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与实践路径研究
浅谈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意识的培育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态度培养的实践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彰显历史学科特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常怀感恩之心,共筑和谐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