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Go For It听力材料的有效处理

2016-05-30 12:01陶世雄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

陶世雄

摘要:以前,我们的听力教学多是以“讲讲单词、听听录音、对对答案”的形式进行,师生都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也记忆了相当数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但许多学生根本听不懂、说不出、不会灵活运用听力材料内容,没有养成必要的英语语言运用的基本技能和技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处理听力材料内容,从而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进而提升他们的英语听力呢?本文就展开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英语教学;听力材料;有效处理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052

以前,我们的听力教学多是以“讲讲单词、听听录音、对对答案”的形式进行,师生都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也记忆了相当数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但许多学生根本听不懂、说不出、不会灵活运用听力材料内容,没有养成必要的英语语言运用的基本技能和技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处理听力材料内容,从而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进而提升他们的英语听力呢?

一、巧用导学稿,灵活处理,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让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常常在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中亦步亦趋,被动参与各种任务和活动。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对预学什么,怎么预学,其实并不了解,常常停留在机械地抄抄写写,只字半解地读读背背,或是漫不经心地翻阅书本等之上。尤其在听力预习的学习上,他们很少运用已有知识去尝试拼读生词和词组,很少揣测听力材料中的含义和用法。这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预学指导不够,也是导致预学很难推广的原因之一。很多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对学生预学任务的布置流于形式且比较单一,预学任务中既没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也没有清晰的学习思路和方法,甚至忽略听力预习等。不仅很难调动学生对预学的积极性,还使学生片面理解了预学到底该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而“导学案”的实施,将“课改”以生为本的理念具体化了,增强了其操作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可以巧用导学稿,灵活处理听力材料内容,培养学生的预测(predicting)能力。

以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听说课为例。

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第 1 课时Section A 1a-2c

【學习目标】

掌握单词:exercise,always, sometimes, never, program.

短语:surf the Internet, hardly ever, once a day, twice a week, on weekends.

掌握句型: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I usually read books every day./How often do you go to the movies? I go to the movies three times a month.

【学习重点】学会谈论做某些事情的频率,以及对做某事频率的提问。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课前预习)

学习任务一:熟练掌握本课单词

1. 你能根据读音规则正确朗读根据下面的单词吗?

2. 你能根据已学单词的发音推断生词的读音吗?

3. 你能将表示频率的副词和百分比形象地表示出来吗?请连线,并在下方写出中文意思

4. 阅读书本第2页,找出下列短语,抄写一遍并写出中文。

学习任务二:掌握本课句型

5. 根据书本第1页图片及对话,编写一个新的对话。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 I often go to the movies.

6. 根据下表,尝试描述下我和Lucy如何度过周末

I always go shoppi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ut Lucy hardly ever goes shopping.

7. 根据书本第2页2a中的图表,预测可能会听到的短文,模仿例句进行预测。

I guess Cheng goes to movies once a month.

I guess Cheng .

从上面内容可以看出,在听力课前,笔者已经对听力材料做了充分地预习,从生词、句型甚至根据书本第2页2a中的图表,预测可能会听到的短文,模仿例句也进行了预测。“先学后教”体现了“课改”的总体方向,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他们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较好的学习品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获得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则需要在掌握学生的预学情况后,才能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帮助解决学生预学过程中的疑惑。

二、吃透教材,别具匠心,调整难易,提高学生的听力效果

目前,我们使用的《新目标》这些听力材料新颖、取材地道、英语纯正、时代性强、材料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趣味性浓厚,但有的材料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从日常听力教学来看,不少教师按照考试的模式来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基本上都是考试的题型,因而生搬硬套的使用听力教材内容,为了提高学生听力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善于针对不同难度的材料,联系自己的学生做灵活的处理,调整听力材料难度。如八年级上册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tionA1b listen and write the names( Tim, Kay, Anna and Wilson)课文中只是要求简单的标出名字,而笔者重新对此听力材料内容作了处理,加深了难度,又能避免学生在听的时候漫不经心。

Listen again and tell us if these statemates are true or false.

1. ( )Ted cant go to Sun Nings party because he has to help his parents.

2. ( ) Jenny cant go to Sun Nings party .

3. ( ) Tim can go to Sun Nings party on Sunday party.

4. ( ) Wilson cant go to Sun Nings party because he must go to the doctor.

5. ( ) Anna can go to Sun Nings part

三、创新使用,听说结合,以听促说,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教学的过程是要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作为载体)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听力材料进行科学的和艺术的处理。即对教材进行“文本化”处理。本教材第三次听力输入时对单元话题的进一步拓展,并融入新的词汇和结构,要求学生对信息进行多层次的处理,然后进行不同形式的口笔头输出,尤其是在模仿性输出基础的增加了上创造性口语输出。通过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的形式呈现目标内容,或者借助直观教具、实物、磁带、多媒体等帮助学生理解听说内容,使学生投入语言学习之中。通过模仿录音,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或小组表演的活动中立足课文情境,围绕主要句型进行句型转换或替换练习,达到深入理解内化所学知识的目的。模拟真实交际活动情境,讓学生“用语言来做事情”,进而完成任务,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

总之,教师要牢牢记住新课标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让学生“用语言来做事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们应该有效处理听力材料,巧用导学稿,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别具匠心调整听力材料难易度,提高学生的听力效果;创造性地使用听力材料听说结合,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发挥听力材料的作用,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兴宁中学 315000)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
浅谈英语教学中长短句如何有效拆分理解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构词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