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突发事件处理措施

2016-05-30 12:31郑洪均
教育界·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处理措施特点

郑洪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上的突发事件也层出不穷。高校是教育大学生的主阵地,受到的社会关注度较高,在高校中也不乏一些突发事件,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也影响到高校的稳定。本文就针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举例说明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谈谈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 特点 处理措施

高校是向社会输出人才的最后一站,是实施全日制教学的教育阵地。高校具有青年聚集多、人员交往复杂、公共场所面积大等特点,容易引发突发事件,引起社会关注,对高校师生的正常学习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透析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正确处理及善后,是高校努力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环节。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定义及特点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高校突发事件是发生在高校内部或虽未发生在高校内,却与高校师生相关的突发事件,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扩散性、危害性、敏感性、主体活跃性等特点。这类事件一旦发生,对高校师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生命财产威胁和心理损伤。

(一)突发性

高校学生基数大,人口密集,在教室和寝室范围学生聚众性高,高校突发事件与可预知危机事件不同,有较大程度的不确定性,成因事由、突发个人或群体、发生事件时间均具有偶然性,是由长时间的教育缺失、引导缺乏等必然因素所堆积而造成的,并在爆发时引起学校与学生的被动与慌乱。

(二)扩散性

现代社会媒体众多,信息渠道宽广,高校一旦爆发突发事件,必会在各新媒体渠道引起各方关注,不管事件发生成因,三人成虎,会将不好的负面信息扩散,引起社会热议,有碍高校处理事件进程。

(三)危害性

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不管是对学生的身心,或者是对高校自身的声誉,都将产生一定的危害性。

(四)敏感性和主体活跃性

大学生的思想受到来自学校与社会的双重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在高校中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但意识形态仍然薄弱。高校的突发事件会引起大学生的热议,对大学生的思想形成冲击。因此,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正确认识很重要;否则,会引起学生对学校和老师的不信任,难以开展其他工作。

二、高校突发事件案例分析

(一)事件概况

2014年10月,某高校一名大四学生在寝室声称自己甲醛中毒,随后辅导员联系学校医务室并且拨打了120,由医生现场诊治,但医生诊断结果该生并无中毒迹象。经过辅导员询问其他同学该生事发前在寝室表现,医生初步判断该生疑似精神异常。

(二)事件处理

1.反应迅速。当接到该生电话时,辅导员预判如是甲醛中毒,必会使其他学生也受到影响,于是上报领导和学校相关部门,随即赶往学生寝室,观察寝室周边同学是否有中毒迹象,并立即将该生带离寝室范围,到空气流通的地方,等待学校医务室医生和120赶到现场。

2.及时沟通。等待校医赶到,对学生做初步的诊断,并无生命危险。在等待120到来的路上,关注学生动态,联系该生同寝室学生,了解该生事前行为及思想状态。由该生同学告知,该生事前并无接触甲醛现象,而是一个人自言自语,神情呆滞。

3.合理处理。辅导员跟随学生到医院诊治,确定学生身体无异样后,与学生沟通,发现学生言语紊乱,毫无逻辑。于是辅导员联系家长,告知情况,了解学生最近表现,家长表示及时赶到医院,照顾该生。

(三)事件结果

由医生初步诊断,该生因毕业求职压力增大而表现出精神异常,有突发性特点。该生当晚由家长带回,由专门的精神疾病医院诊断并医治,辅导员与家长商议,待该生在医院治疗之后,方可回校继续学业。

(四)总结事件,有效干预

这起事件是由学生心理潜在因素(求职、就业压力过大)所引起的大学生心理情绪爆发的突发事件。此事件中,其一,该生声称甲醛中毒,辅导员如未核查清楚,处置不当,易引发群体性恐慌;其二,该生所反映出来的个体心理危机,也使辅导员应更加重视毕业生群体的心理危机,面对求职就业的压力,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洞察学生心理变化,合理疏解学生压力,有效干预此类事件,防止再次发生。

三、高校突发事件处理措施

(一)预防为主,加强教育

无论是哪类大学生突发事件,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尤其重要,高校工作者要有防患于未然的先决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心理等教育,才能有效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

(二)及时反映,迅速处理

在突发事件发生之际,高校工作者应该针对事件性质有合理的判断,不可盲目处理,应迅速制定处理流程,安抚学生和家长,防止更大规模的事件发生。

(三)建立校园安全的长久机制

不管是在事件发生前还是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或后期,高校都应建立起规范的防范机制、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以确保校园稳定,学生安全。

四、结语

总之,要维护校园稳定、师生安全,需要学校各部门加强通力合作,建立长效的校园预警机制,需要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健康意识。作为辅导员,应该着重注意对学生安全、心理等的日常教育,为保证学校稳定和师生安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宏伟.浅析大学生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处理原则[J].学理论,2011(32).

[2]李敏智.从辅导员角度谈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与预防——以某起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为例[J].学理论,2010 (34).

[3]陈国顺.大学生突发事件的认识与处理对策[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

猜你喜欢
处理措施特点
一千瓦电视发射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