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引进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6-05-30 00:56李爽
教育界·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开放教育优势建议

李爽

【摘 要】电大教育(开放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当前,电大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了适应网络学习的要求,国家开放大学引进了微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对电大引进微课的必要性和优势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微课在实践中的建议。

【关键词】开放教育 微课 优势 问题 建议

一、微课的含义

微课是在2008年秋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提出的,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形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在国内,大批学者、教师对微课也进行了研究,但最早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他认为微课就是微型视频课程,又叫微课程,是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也就是说,微课程主要以微型教学视频为核心,是由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共同构成的,以便在平板电脑、触屏手机不断创新,移动互联网迅速成长的时代,为学习者提供碎片化、移动化的学习体验。

二、电大开放教育引进微课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目前,电大教学模式主要是成人在职学习,教学资源主要为多媒体技术与网上教学资源。虽然各个电大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进行网上资源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也愈加明显,主要表现在:教学资源更新不及时,存在与教材内容不符的现象;教学资源建设标准较低,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教学资源内容乏味,学生上网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电大要想发展,就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其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电大开放教育引进微课教育模式的优势

(一)网络服务是微课教学的技术支撑

微课教学更需要一个完整的网上课堂教学环境,而电大教学一直是以网络教学为主。从以往的电视教学发展到现在的网络教学,电大已具备成熟的网络服务、配套的设施,为微课教学提供了方便和支撑。

(二)学员的特殊性

电大学习者大部分属于在职人员,他们常常不能固定在家或办公室进行学习,要保证学习时间,就需要他们拥有区别于电脑的学习工具。因此,手机、掌上电脑、平板等成为比较热门的学习用具。微课每节容量都比较小,能更流畅地在普通配置的设备上播放,满足学习者自定步调学习的要求。并且,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筛选对自己工作和生活有帮助的知识进行学习。正因为电大学习者的特殊性,微课更能被学员认可和接受。

四、微课在开放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微课形式单一

目前,绝大多数的微课还只是使用课堂实录这一形式,教学形式没有较多的突破。绝大多数教师在场景设计上还是以传统课堂的教学思维来考虑,缺乏想象力,没有将知识点形象化,提炼和表述知识的能力不高。

(二)视频内容华而不实

任何一种优美的艺术都是内容和表现形式完美结合的产物。现在大多数的微课都只重形式,内容空洞,华而不实。在教学设计上一定要在重形式的同时,还要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之简单明了,使学员易于接受和理解。

(三)微课选题过大

很多微课的选题没能体现“微”的特点,选题范围过大,导致短时间内不能把课程讲透,使得学员听得一头雾水。微课选题就要做到一节课程一件事,研究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或是重点,或是难点,或是教学方法等。

(四)宣传不够,认识不充分

由于微课是新生事物,很多人对微课还感到很陌生,对其认识不够,导致学员,甚至部分教师对微课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只有对微课充分认识了,才能扩大其应用范围。

五、对微课在实践中的建议

(一)发展和完善微课程的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要体现课程特点,表现出一定的开放性。由于远程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微课程的表现形式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等形式都可以成为微课程表现形式的选择。

(二)微课程应注重教学设计

微课程要注重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结合教学任务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真正做到服务于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与此同时,进行微课程设计时,除了要考虑微课程选题、适用对象、学生认知这些共性要求外,还必须考虑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必须借鉴电视制作的理念,使微课程不但适合多媒体表达,还要有丰富而适当的图形图像、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等,力争使知识点形象化、通俗化、趣味化,让基础较差的成人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

(三)加强微课的推广与应用

由于社会对微课程认识还有限,广大学习者还没有普遍了解微课,所以,要加强微课的推广,进而扩大它的应用范围。可以采取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微课观摩、学习、制作,使广大一线教师成为微课的推广者;向学员展示优秀获奖作品,使其真正了解微课。

(四)加大资源建设力度,改善微课程制作条件

学校应推进全校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加大投资力度;应研究制定微课程制作标准和要求,明确微课程制作思路和所遵循的原则;组织建设一支微课程制作团队,指导全校教师進行微课程的制作工作;同时,还要改善微课程制作的软硬件条件,建立微课程制作工作室。

【参考文献】

[1]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5-19.

[2]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5-18.

[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4]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3-14.

猜你喜欢
开放教育优势建议
矮的优势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画与话
电大开放教育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几点建议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