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

2016-05-30 06:13李云俏
教育界·下旬 2016年2期

李云俏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为以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但是,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开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而为企业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简要阐述高职院校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一、积极改革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内容是高职院校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当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以讲授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主,存在教学内容与市场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缺乏实践操作的现象。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改革教学内容,精心选用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操作的教材,在教材中增加一些实践操作方面的项目训练内容。同时,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应注意不断更新教材内容,在讲课时及时补充一些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使学生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相符。例如,为了增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实践性,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大量真实具体的案例,如海尔、宝洁、Google以及富士康等典型公司的案例,增加案例教学内容的比重。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深入剖析,可以使学生在充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全面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也能够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效率。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是高职院校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把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但是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只是单纯地进行课本知识的讲解,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效率。新形势下,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实现突破,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分组讨论法、情境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从而产生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情境模拟法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积极对事件发生的环境、过程进行模拟和虚拟,使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在员工招聘环节进行情境模拟,扮演招聘方的学生需要根据招聘岗位,撰写岗位说明书,设计招聘表、招聘题目和方式,而扮演应聘方的学生需要充分了解招聘过程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知识。情境模拟法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院校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的目的是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应用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以就业服务作为其“指挥棒”和重要导向,科学安排课堂教学内容。一方面,教师要彻底改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固有的课程教学体系,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根据学生的就业需求有效地删除和增加教学内容,从而使其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服务,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就业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教师要全面深入地把握教材,明确各学科知识点的具体应用,依据教学知识点,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创新,从而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需要,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学生将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仅仅懂得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规程并不够,还需要掌握生产运营规律、财务制度、经济动态等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知识,同时也要向学生介绍工作说明书、面试提纲、培训计划、绩效考核、劳动合同等各类管理文件的撰写方法和技巧,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四、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渠道。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积累经验的重要平台。随着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需求量日趋上升,而当前高職院校缺乏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训场所,这就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高职院校要在坚持校内改革的基础上,有效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加大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进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例如,高职院校每年要定期组织一批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顶岗实习、参与管理和服务等一些实践工作,让学生走进企业进行实习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把对学生的培养和社会需求相接轨。在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实习情况进行实际分析和全面反思,真正体现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总之,高职院校人力资源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作,能够为企业培养出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新时期,高职教师在坚持科学创新原则的基础上,要积极改革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使高职教育教学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孙艳颖.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分析[J].科教文汇, 2011(07).

[2]吕淑芳.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