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应用于高职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6-05-30 06:13张婧
教育界·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创新方法

张婧

【摘 要】互联网思维具有平等性、互动性、开放性、合作性的特点,充分借鉴学习互联网思维进行高校育人机制创新,是目前学生工作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 高职学生管理 创新 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迅速地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和领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今的高职学生成长在信息化时代,是利用互联网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普遍接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互联网思维。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借鉴学习互联网思维进行高校育人机制创新,形成“去中心化”网络育人社群体系,是目前学生工作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提出的要求。

二、互联网思维给高职学生管理带来的改变

(一)有助于师生之间沟通心态的转变

互联网精神是开放的精神、平等的精神、协作的精神、分享的精神,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处理、创新生活和工作的思维方式。而教育也是一样,充分理会互联网思维的教师会站在一个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角度和学生沟通、交流,而这是一种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尤其在眼下,随着信息咨询大爆炸,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播的唯一途径,学生通过互联网积累大量知识,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心态和角度,教学相长,开展互动。

(二)有助于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效率

互联网思维是零距离、网络化的思维。传统的学生管理中,一名辅导员对应200名学生,对这么多学生进行教育管理,辅导员通过电话、谈心、开班会等形式介入,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利用互联网开展工作,有助于快速、迅捷地和学生取得联系,从而提高沟通效率。

(三)有助于创新师生之间的沟通机制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和功能强大的渠道平台,随着微信、微博、QQ、人人网等沟通渠道的建立,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人们变得越来越透明。如果老师能够善于运用这些沟通工具,不仅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学生管理,而且可以通过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有助于增强辅导员的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人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世界变得更加扁平化。可以说,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影响力是一种稀缺资源,互联网的利用,有助于营造富有影响力的辅导员自媒体,辅导员在网上的观点、博文、评论等,无疑都是增强自身影响力的好方法。

三、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

虽然互联网时代,种种新媒体的出现给人们的交流沟通带来了便利,加速了知识信息的传播,却也给传统的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一)搜索引擎——知识易得,权威不再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播者,从某个角度而言,教师也只是知识的整合传播者,这就使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说一不二的权威受到了削弱。可以说,在这个知识易得的时代,草根为王。

(二)信息传播——全球同步,随时失控

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其之快,而高职学生往往思想欠成熟,对于一些错误甚至虚假信息缺乏甄别能力,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引导,就很可能造成信息失控。

(三)师生沟通——渠道很多,效果很差

虽然师生之间存在许多沟通渠道,但是由于疏于管理,往往存在量多质不高的现象。如QQ群很多,但大家基本上处于潜水状态,却很少交流;微信也开通了,但不能很好地利用新媒体进行教育管理。

(四)虚拟群体——参加越多,氛围越差

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这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参与者的责任感,一旦虚拟群体在讨论中形成了不良的风气,很有可能变成脏话、恶言、谣言集中的地方。

四、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方法探讨

(一)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

1.少“管”多“理”。学生管理需要与时俱进,以理服人才是最重要的。

2.重用轻有。拥有信息和知识只是一种自由,运用知识和信息是一种能力,这是不可模仿和替代的。如何将知识转变为能力才是重点。

3.以导代禁。教师与学生工作者与其花心思设置屏障,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禁止学生上网,禁止学生玩游戏,不如多考虑如何利用新媒体为学习、提升能力服务,变娱乐软件为学习软件。消灭陋习的方法是用美德占领它。

4.以诚取信。教师和学生工作者都需要坦诚相见。新媒体不仅能带来沟通便利,更是传统媒体的有益补充,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写博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阅读博客,教师不妨开通自己的博客,向学生展现自己的思想魅力,拓展自己的沟通交流渠道。

(二)教育管理方法的创新

1.创新宣传、管理机制。开通微信公众号、电子院报等,开发学生干部竞聘软件、学生网络请假软件,开通挂科学生、后进学生单独管理群,学习部查课群等。

2.创新教育机制。在QQ、微信里开通学生微课堂,老师、优秀学生共同针对某一焦点开展讲课、讨论。如针对就业、创业、思想政治教育等专项问题开辟微课堂,在创新教育中“润物无声”。

3.营造富有影响力的教师自媒体。在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教师只有率先打造富有影响力的自媒体,才能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教师要努力增长自己的学识,同时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开辟自己的网络教育阵地,做一个在网络上有影响力的教师。

【参考文献】

[1]阮俊华.互联网思维与育人机制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5(03).

[2]刘春生.浅论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班级管理发展趋势[J].才智,2014(34).

[3]芮执根,李惠.新形势下高校班级管理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4(01).

猜你喜欢
互联网思维创新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