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职业院校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几个因素分析

2016-05-30 06:13张维莉
教育界·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因素

张维莉

【摘 要】职业院校学生的听力水平普遍较差,本文从学生能力和学校师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制约高职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因素,为开展高职英语听力课程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职业院校 英语听力水平 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英语也渐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重要语言,社会上学习英语蔚然成风。虽然我国开展英语教学已经多年,但是职业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仍然不见明显提升。不论是日常交流,还是英语教学,其中“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职业院校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普遍较差,阻碍了英语水平的提高。那么影响职业院校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学生能力方面

职业院校学生英语听力水平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中学时期的英语知识薄弱、听力技能缺失和具有不良学习习惯三个方面。

(一)英语语言基础薄弱

职业院校高级技工(一般是技师学院高级技工)的学生生源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来自普通高中,一部分来自职高、技校和中专等中等职业学校。这两类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兴趣也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学生如果没有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缺乏学习动力,就不可能对英语进行实际运用。

在英语听力课堂中,语言知识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较少。词汇量的匮乏会对学生理解听力题造成障碍,在篇章理解时问题会更加突出。

2.学生发音不标准。学生对单词发音掌握不准确,就会在听标准发音的录音材料时听不出对应的单词。

3.学生理解和归纳能力较欠缺。很多学生不知道该怎样进行理解和归纳,使听力理解课变成“听单词课”。

(二)对英语听力技能的掌握较弱

职业院校学生缺乏一些基本听力技能的运用,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1.较少利用已知体感信息。很多学生在录音播放之前不会浏览问题。在听录音过程中需要边听边理解,将所听到的内容要进行重新整合和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大胆的推测。

2.不会抓关键词和关键句。例如,在很多文章中第一句就是中心句,如果学生能了解这一规律,抓住录音材料的第一句,就能帮助了解主要内容。

3.不会根据发音拼写单词。很多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只是能记下自己会的单词,在遇到生词的时候就选择放弃。不会根据发音拼写单词和学生英语语言基础薄弱有直接的关系。

(三)缺乏良好的英语听力学习习惯

职业院校学生普遍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较差,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更多的是由英语教师进行指导和监督。在英语听力课堂中,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没有边听边做笔记的习惯。很多学生在听录音的时候只是单纯地用耳朵听,不会用笔记录下关键信息,在遇到比较长的听力材料时,学生就很难在录音结束之后记住所有的要点。

2.没有课外进行自学的习惯。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外几乎没有进行过听力方面的练习,没有收听英文广播或是听英语文章的习惯。

3.没有及时对个人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的习惯。一些学生在完成一个学年的英语听力学习后感觉没有多大提高,其原因主要是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经常对自己的听力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教学模式陈旧落后,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在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导致英语教学效果无法达到理想状态。有的教师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就在“兴趣”上下大功夫,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一开始学生会因为新鲜而产生一定的兴趣,却不会持久。一味追求兴趣式的教法实际上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结果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默默无闻。

另外,职业院校师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无法满足英语教学的需要,也会对学生听力水平造成影响。

对于职业院校英语听力教学而言,首先要找出学生和教师双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不断提高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质量。总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师要与时俱进,创新英语教学方法,根据社会、企业对职业院校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英语教师要不断研究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加以解决。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要有新思路、新方法,以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幼珍.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03).

[2]卢虹,罗莉.浅谈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08).

[3]蒋恩杰.浅谈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现状与对策[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07(04).

[4]何少庆.英语教学策略理论与实践运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5]薛立军,张立珊.当代职业教育创新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因素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解石三大因素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影响进化的因素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
超越与反叛——论王尔德唯美主义中“恶”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