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低年级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6-05-30 19:33林世熊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9期
关键词:故事情境数学游戏

林世熊

摘 要 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和关心事物的主要动力。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制力不强,如何最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应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研究他们的学习规律,充分利用课堂,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故事情境 数学游戏 动手创造 小组竞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095-01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成功之源,古今中外,那些有所成就的人大多对某一方面都有执着的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学生是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保持浓厚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处于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自制能力不强,因此,如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故事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爸爸妈妈就尝试用故事让孩子明白一些道理,由此可见故事的魅力所在,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故事对他们有着执着的吸引。因此,利用故事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学生非常容易融入进去,他们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问题解决中。因为认识到故事的魅力所在,我在工作中也常常将教学内容渗透在故事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我会引用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喜羊羊和灰太狼之间的故事,让学生们沉浸在故事的情境中,为喜羊羊出谋划策,解救被灰太狼抓走的懒羊羊等。教学新课时,都以小动物为故事的主线,比如课件中出现过的胖胖蛙、小白兔、小猴子等等。这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积极性也就不用提了,教学效果也非常显著。

二、利用多人游戏,提高学生兴趣

数学的精髓在于用,即使是小孩子,数学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让他们体会数学的这种功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学习的知识也可以帮助爸爸妈妈,这就需要游戏来迁移。游戏具备学习的功能,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因此,我在教学中会根据知识的需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游戏,让学生在玩耍中理解和掌握概念、规律,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例如在《认位置》这一课时,教学完左和右后,我们就玩了一个游戏: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刚开始读的比较慢,学生做错了还来得及改正过来,当加快速度时,有的学生就容易出现错误,教室里一片欢乐的景象,学生学习的热情被点燃了。紧接着,我请一位学生说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及时巩固游戏里学生掌握的知识要点,并进行升华:谁在你的前、后、左、右。下学期在教学《元、角、分》的时候,我也设计了去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选两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个学生演售货员,一个学生演顾客。学生应用这节课学习的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知识完成这个游戏。在游戏的欢乐中,学生巩固了人民币的知识,又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体现了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性,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三、创造动手机会,发展学生兴趣

皮亚杰曾经说过“要认识一个客体,就必须动之于手。”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该阶段的学生更多的依赖动作思维,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口等各种器官,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最终达到让儿童感知数学问题、理解数学概念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了“认识物体和图形”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让学生用学过的平面图形画一些图案,学生对这个环节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积极性,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画房子、飞机、小船、花儿、机器人等。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也是在做中学的过程。在画画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平面图形的意义,加深了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提高。学习了立体图形,为了让学生体验立体图形的特点和区别,我们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充分的时间和限定的空间里自由地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搭一搭、滚一滚,加深了对四种物体形状的直观体验。

参考文献:

[1]吴学连.例谈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师,2012,(22).

[2]冯飞鹏.探析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J].东方文化周刊,2014.

猜你喜欢
故事情境数学游戏
巧设情境,让思想品德课堂有滋有味
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
巧借故事情境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