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班主任

2016-05-30 02:35肖莹
甘肃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肖莹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树立形象;奉献精神;协调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4—0027—01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班主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班主任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工作的成败。那么,如何才能当好一名班主任,为学校的工作出力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班主任要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小学班主任是和学生打交道最多,也是最靠近学生的老师。为此,我们要以良好的形象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班主任的言行、做事的方式方法以及对学生的爱心的多少,会直接关系到以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培养。所以班主任,首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仪表的整齐与否,搭配的合理与否,是反映老师内心审美的一种表现,是心灵的外在美,更是我们是否热爱生活的一种写照。班主任要以整洁、干净的仪表与和善可亲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且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便更快更直接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学习动态,有选择、有针对地对他们进行辅导与教育。其次要注意自己的语言。班主任如果对学生动不动破口大骂,且语言不伦不类,这对学生来说是最大的打击和误导。他会让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老师都这样说话,我们为什么不能?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语言也是伤人的匕首。作为班主任,用和善、幽默的语言和学生交流沟通,学生很容易接受。如此,也才能有利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班主任要有奉献精神

班主任在学生的心里不但是一个老师,还是一个朋友。因为他愿意听学生的委屈,愿意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帮助困难的同学走出困境。他们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也一定能做到,且做在学生前面。我们要明白班主任不仅是一份工作,更多的是一种奉献,它不仅需要我们满腔热情、兢兢业业地去为学生服务,还需要具有“甘为他人做嫁衣”的牺牲精神。班主任能做到这一点,学生也一定会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有意无意地学习老师不斤斤计较的奉献精神。所以,班主任应重视模仿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不但要让学生从自己身上吸收、学习一些东西,还应从学生身边、从他们经常接触的人和事,有目的地选择他能看得见、学得着的典型,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做一个合格的学生、合格的人那么遥远了,或许只是一抬头、一抬手、一句话、一个温暖的动作而已。学生们有了这样又可以陪他们学习,又可以为他们排忧、解困的班主任,怎能不崇拜,不模仿、学习呢?

三、班主任要具有协调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下,还要懂得团结协作,协调好学生与代课老师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以及家长与代课老师之间的关系。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爱好,都需要班主任与之相互适应,相互协调。每个老师都有自己上课的习惯和特点,也需要老师、班主任协助与学生沟通,支持代课老师的工作,尊重代课老师,积极协助代课老师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班主任与代课老师就班级学生的日常情况,要经常沟通,这样既可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又可取得共识,统一对学生的要求,形成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教学的一种强大力量。当然,班主任还应该与家长和谐相处,无论家长职务高低,不管子女学习成绩好坏、表现优劣,都要以礼相待,充分尊重家长。对待家长,尤其是学生学习差的家长,千万不要批评,要多沟通,找到学生学习差的原因,和家长、学生三方配合,把学生的学习赶上去。班主任做好这三方的协调工作,在工作中建立真诚、尊重、理解、平等良好关系,学生就会感受到他们的班主任不但是知识的化身,更是他们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总之,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要做好这份工作,就必须善于研究、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习惯,善于和学生沟通、交流,用真诚、平等的态度和学生建立一个健康的班集体,让学生从自己的仪表、言行等方面,学习知识,学习处事为人,使每个学生从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只有做到了这些,班主任才能真正组织和管理好一个班级,也才能做一名让学生心服口服、模仿、学习的班主任。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班主任工作
心灵鸡汤: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
小学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班主任工作要在“三细”上做大文章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爱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