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蚕桑技术推广上的应用

2016-05-30 11:12廖征宏
南方农业·中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推广信息技术

廖征宏

摘 要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处于广西西北部地区,由于当地经济发展限制,当地采用的蚕桑技术的推广工作存在问题,导致蚕桑技术的应用效率不高。在此情况下,采用信息技术能有效解决因为传播技术所造成的问题。基于此,讨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蚕桑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和信息技术推广手段的优势,以此探讨信息技术在蚕桑技术推广上的应用。

关键词 蚕桑技术;信息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9.052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蚕桑产业发展一直存在一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影响的因素较多,如蚕桑技术推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高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传播方面的问题。

1 蚕桑技术在推广上的问题

1.1 服务工作量大

蚕桑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中,目前存在一些基本的问题,如当前农业推广技术人员的缺乏,使得蚕桑行业中能够从事技术推广的工作人员相对较少[1]。从当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蚕业技术指导站人员结构来看,专职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的技术人员仅为8人,工人8人。工作人员特别是技术人员的缺乏,导致技术人员的服务工作量增加,使得工作人员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

1.2 人员素质和年龄问题

当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年龄偏大,40岁以下的仅为1人,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为6人。较大的年龄不仅会导致工作人员很难拥有足够的体力面对较为繁重的推广工作,同时在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上也存在问题。因此,就整体蚕桑技术推广人员来说,人员素质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技术专业知識相对不足,难以吸收新技术、掌握新技能,创新创造的能力也较弱。因此不太能够适应蚕桑新技术的推广活动,难以促进蚕桑事业的稳步前进。

1.3 服务经费紧张

尽管政府蚕桑生产和服务部门具有一定的财政支持,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新设备时,常因服务经费的紧张而造成蚕桑技术无法得到有效推广。此外,推广人员的薪酬也偏低。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蚕业技术指导站的实际情况来看,每人每月仅2 000元,工作人员连自身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就更不用说投入到蚕桑技术的推广工作,从而影响到蚕桑技术的推广。

1.4 信息传播速度慢

传统的蚕桑推广往往利用广播等设备,这些设备存在年老失修等问题。可以说,实行技术推广的传播手段已经过时[2]。由于传播手段的低效性,在推广蚕桑技术时,只能依靠老旧的高音喇叭,无法将技术要领清楚、明白地讲授给蚕农,自然也就无法达到高效的传播的效率,新技术无法得到有效应用。

2 信息技术在蚕桑技术推广上的优势

2.1 传播快

信息技术的优点在于信息传播速度快,这一优点足以解决过去在蚕桑技术推广问题中面临的信息传播速度慢的问题。尤其是在蚕桑病虫防治中,高效的信息传播能够及时帮助蚕农挽回损失[3]。如果家蚕发生中毒等突发性事故,则通过信息技术高速传播的优势,及时找到解决方案,对于减少损失、提高经济效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如市场行情等信息,如果能够在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蚕农就能有效、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从而采取相对应对策,为此获取更大的益处。

2.2 成本低

信息技术的推广活动还有成本低的优势。如利用蚕农人手一部的手机,就可以通过短信服务向蚕农提供及时的蚕桑养殖周期的生产预报,便于在实际生活生产中为蚕农提供技术和信息的服务。由于设备每个人都有,因此蚕农只要缴纳每月少量的功能费,即可获取这项服务,相比于派遣人力、动用车辆的推广活动要省力不少,仅需要技术服务部门投入计算机设备即可。通过减少蚕桑技术推广下乡差旅费,可大大节约推广成本。如蚕农拥有电脑或智能手机等网络终端设备,还可使用网络通讯工具达成实时交流,同样也可以降低成本。

2.3 效率高

相对于过去需要广播会、技术人员培训和开会、层层推广等环节,信息技术的蚕桑技术推广更为简单,可有效利用蚕农空间的时间,在短时间内实现推广资料和信息的发送,可大大提高效率,且可以有效减少技术推广的遗漏问题。此外,通过在线交流,蚕农可获得实际问题的确切解决方案,比起以往的推广方式更加具有准确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2.4 时效佳

蚕桑的生产会受到疫情、天气等多种不同的因素影响,而这些因素发生规律不明显,往往难以预防,从而造成损失。利用信息技术及时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可以及时提醒蚕农做出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高效的信息传播可以促成蚕桑生产的稳定,从而得到良好的經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信息技术在推广蚕桑技术上的应用

3.1 技能培训与信息收集

为提高蚕桑技术推广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很有必要。要使服务人员熟悉搜索引擎,学会查找网上的资料,能够利用QQ、微信、电子邮箱等网络交流工具交流,并学会将蚕桑技术有关的信息发布到网络平台上,能够共享信息和资料,加强学习[4]。还可以利用网络开展人员培训,加强人员的学习。一般技能的培训工作以县为单位,特别照顾蚕桑生成的重点蚕农。此外,对于相关服务人员的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其他网络通讯工具的信息,也可以收集和公布,以便蚕农及时与之取得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3.2 科技普及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蚕桑技术的普及工作,主要为收集蚕桑技术有关图片和资料,再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成科普资料[5]。图片的来源可以是蚕桑生产基地的实际生产图片,也可以是蚕桑技术光盘的截图或网上的资料。在将这些图片数码化后,配合通俗易懂的文字,配图说明蚕桑技术的关键环节,从而形成一定的资料。由此制成的资料,可制成幻灯片播放,注意对共育室、加温设备、叠式蚕台、室外大棚等设施设备,幼蚕一日两回育、大蚕斜面条桑育、室内育茧等关键技术进行图片说明,以利于蚕农掌握技术要领。也可以利用笔记本电脑和大屏幕流动培训,以村为单位,集中蚕农,在大屏幕上播放幻灯片或资料片集中培训。可以利用乡镇政府的电教会议室,使更多的人得到集中培训,方便快捷。

3.3 蚕桑技术信息平台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蚕桑技术信息平台,为技术推广人员和蚕农搭建一个可以实时交流讨论的信息平台。可用于紧急信息和技术的发布,如病虫害的防治、市场行情等,使蚕农在发展蚕桑生产的同时,掌握还市场变化和疫情,及时作出反应,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蚕桑信息平台还包括短信平台或其他网络通讯工具平台,使信息及时、准确送到蚕农手中。特别要根据蚕桑养殖周期的特点,结合气象资料,在小蚕补催青、桑叶施肥、大蚕稀放等蚕桑养殖的关键时期,向蚕农发布信息,使之能及时掌握养殖关键时机。信息平台还可以通过与蚕农的交流,传授和推广蚕农最渴望知道的信息和技术,使推广工作更具有针对性,能解决蚕农的实际问题。

3.4 信息互动

利用网络通讯工具实现技术人员与蚕农、技术人员与技术人员的信息交流是推进蚕桑技术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各种技术要点、细节等难以通过简单的讲授和现场指导完全充分地说明,则可利用电子邮件、QQ、微信等方式发送具体详实的资料。另外通过网络通讯工具提高技术人员间的交流也十分重要,对于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借助更多人的力量来解决。

4 结语

在蚕桑技术的推广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是当前的必然要求,可有效提高推广速度,使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能够及时准确达到蚕农手中并得到运用,提高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素琴.探讨蚕桑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经,2015(1):110-111.

[2]钱忠兵.关于加强蚕桑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J].江苏蚕业,2010,32(3):37-38.

[3]陈田飞,徐向宏,方广生,等.淳安县蚕桑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蚕业,2010,31(2):41-44.

[4]胡之亮.楚雄州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调研报告[J].云南农业科技,2010(S1):55-57.

[5]韩敏,芦成,陈新强.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蚕桑技术推广[J].中国农业信息,2014(13):95.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推广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在医疗卫生单位推广运动处方的研究
关于汉韵文化主题餐厅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