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传播鲜活的中国故事

2016-05-30 12:07新华社对外部
对外传播 2016年1期
关键词:台北稿件

2015年8月,新华社对外部开设的“行走中国”(Around China)栏目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

这个栏目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在新闻战线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指示精神,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而专门开设的。新华社对外部认真确定蹲点调研联系点和实践基地,领导同志带头深入基层采访调研,采编业务骨干充分发挥核心和引领作用。自2011年9月2日播发第一条“行走中国”栏目稿《义乌商人“衣锦还乡”二次创业瞄准进口生意》至今,共播发1828条中文稿,1000余条英文稿。

“走转改”活动不仅是锻炼编辑记者新闻采写基本功、转变对外报道文风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中国新闻国际传播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有力措施。在报道主题上,与国际国内热点紧密结合,有的放矢;在采访过程中,关注人和事,捕捉关键细节和生动引语;在写作方法上,提炼新闻要素,深入采访挖掘生动故事,从微观角度反映外国人关注的中国宏观问题。“行走中国”栏目稿的主要特点为:1.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地方、企业等微观层面和“草根”现象进行深入调研,防止脱离主流,力戒肤浅空泛;2.围绕国际社会重大涉华新闻和重大涉华关切,传播来自基层的声音和一线的反应,心中有意、不落于形,润物细无声;3.归纳和提炼,点面结合,避免有闻必录,力戒就事论事;4.挖掘生动的故事、典型的细节和个性化的引语,用事实说话,避免概念化、论文化、散文化;5.以人为本,由人切入,避免工作总结式报道;6.从海外受众感兴趣的角度出发,避免坐井观天,力戒无的放矢。

“行走中国”栏目稿虽多为软性题材,但许多仍被世界主流媒体采用。2011年底,对外部编辑与河北分社记者一同走访贫困的河北省赤城县农村时了解到,一个刚刚脱贫的村庄动员全村老少到山上采松塔、磕松子、育松苗,用“穷人的办法”解决了商业育种松苗价格昂贵的难题。“行走中国”栏目稿播发后,法国电视24台主动联系新华社,要把《中国农民用“穷人的办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拍成电视新闻专题片,在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际播出。

以“行走中国”栏目稿为主要产品的“走转改”活动,覆盖了对外部全体采编人员以及所有国内分社的记者。以下是一组新华社记者的“走转改”手记。

基层感受“执法”难

刘欢(2014年)

我的家乡江西奉新是一个不起眼的中部县城。趁着周末难约采访对象,我回了趟老家。爸妈在奉新西门菜市场卖菜,已经20多年了。这些年来,菜市场搬来搬去换了几个地方。今年9月,随着原址拆迁,西门菜市场搬到了现在紧靠沿河大道的地方。位置倒是比之前便利一些,面积却缩了不止一圈。我到菜市场去帮忙,妈妈对我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忍不住诉苦:抓阄抽中的固定摊位在菜市场里头,本来后面还有一些留给乡下菜农的散位,但那些菜农都往靠马路的地方挤。散位闲置着,人们更不会往里走,因而摊位生意大受影响。

奉新县城西管理服务站站长曾新玉是转业军人,服务好多年了,跟我也认识。去找他聊天时,他正指挥一位菜农给小轿车让路。“这摊位都摆到马路上了,里面的固定摊位却空着,怎么回事呢?”我问他。他皱着眉、摇摇头说,卖肉的摊位靠近马路,来往的客流量又大,卖菜散户就往那里挤,“赶都赶不走”。曾新玉说,为了把菜农劝回固定摊位,想了不少办法,但由于缺乏惩治措施,又不敢采取强制行动,情况一直无法改善。“当官的怕出事,我们有顾忌,工作不好做。”他说,一旦出现纠纷,搞出事了,无论是舆论还是上级官员,都是不问原因,让一线队伍承担责任。旁边一位女管理员插话,一次为了向一个乡下妇女收1元钱卫生费,被秤砣砸了下,头发也被拉扯。“她就耍赖不交,说是低保户,政府都发钱给她,凭什么还收钱?但我们又不能不收她的。”女管理员语气中充满不忿和无奈。

曾新玉说,别看菜场小,却聚集了各种矛盾。他们一次执法时与一个菜农发生纠纷,菜农就找来同村十几个人要干仗。“也希望你们媒体看到纠纷时,不要先入为主,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城管。确实有的城管执法野蛮、粗鲁,可有时,一些不守秩序、撒泼无赖的摊贩比城管更野蛮、更粗鲁。”他说,媒体这样“选择性报道”,会助长闹事的歪风,引导更多人不守规矩、不讲秩序,最后反倒老老实实按规矩办事的人吃了亏。

无人区里人的故事

曹槟(2014年)

10月28日,狂风大作,突如其来的沙尘暴遮天蔽日,能见度瞬间降到不足5米。我们的车在沙子和盐粒的狂轰滥炸下艰难前行。终于驶离罗布泊在路边休息时,我们发现一只鸽子躲在小土包后瑟瑟发抖,翅膀收得紧紧的似乎怕被风折断。我过去把它捧在手心一看,是一只信鸽,眼睛炯炯有神,脚上戴着印有二维码的彩色标识圈。

在“死亡之海”罗布泊,没有参照物,没有人和动植物,恶劣多变的天气让信鸽也迷失了方向。如何在这浩瀚无垠中寻找采访坐标?从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到罗布泊,我们十天内穿越了中国两大无人区,接触到的人虽少,但我却体会到久违的感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依协克帕提中心保护站维语名意为“陷驴子的地方”,到那里就走不了,是因为曼妙的风景,更是因为湿地和沼泽使车辆寸步难行,越陷越深。近年来,越来越多非法穿越的“土豪”越野车友不顾劝阻,非要穿越无人区,让管护员痛心的不仅是被破坏的草场和被打扰的野生动物,还有在接到救援任务后常常要面对的景象:困顿、绝望甚至死亡。

长期高原驻守给管护员身体造成巨大影响,所有人都查出心脏肥大、血红素超标等问题。他们忍受着不可逆转的身体不适,逐年增多的野生动物给了他们坚守下去的动力。年初,维吾尔族管护员艾力救下了一只被野狼咬伤的藏野驴,带回管护站时小驴子还没断奶,艾力就每天早晚热好奶灌到瓶子里喂它。藏野驴,是最善于奔跑的有蹄类动物之一,现在成了艾力的“小跟班”,艾力走到哪儿,小驴子就跟到哪儿,依恋的眼神让艾力觉得就是吃再多救心丸也值得。

楼兰卫士的隐秘与伟大罗布泊举世闻名,可知道楼兰遗址就位于罗布荒原的人却不多。我们出发前已有心理准备,但还是震惊于那里的荒凉和单调。我在车上睡了一个多小时醒来后,发现车窗外景观几乎没有变化。在那种令人思维陷入混沌甚至濒临崩溃的地貌里,楼兰管护站巡护员每天要走六、七个小时。他们从不给狗取名字,因为“老丢”,每年总有几条在巡逻时跟他们走散,迷路后就再也找不到了。对于四位巡护员来说,没水没电和住宿简陋还不是问题,生病无法及时医治也能咬牙扛住,但精神生活匮乏得如噩梦一般。极为特殊的工作环境已对他们心理产生了影响,维系他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思维已不是一般逻辑所能解释,默默工作对身体和精神摧残远大于微不足道的薪酬回报。他们或许只是没有找到更好的谋生途径,或许沉醉于肩头挑起的伟大责任,“既然来了,就不走了”。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描绘无人区的管护员的朴实情感,是新闻工作者的价值所在。

亲手“煎蛋”

姚远(2013年)

把一碗番茄炒蛋变成一盘煎蛋?这个在烹饪上几乎无法完成的事,却是对外报道编辑处理稿件时经常要面对的问题。对外稿件对故事和人物的细节有很高的要求,但由于英文编辑通常远离现场,必须依赖现场记者的文字描述,而记者在整理素材时,通常会运用中文写作思路,对故事进行筛选、删节、整合,最终呈现出一盘适合国内读者口味的“番茄炒蛋”。而对外报道编辑要针对海外受众的口味进行重新创作,但苦于缺乏第一手材料,只能用有限的素材进行“回锅”,其难度不亚于把番茄炒蛋变成煎蛋,在故事生动性和还原现场方面往往事倍功半。

6月,我尝试了一次亲手烹制“煎蛋”的乐趣:去云南“走基层”。我与采访对象面对面,取得了大量鲜活的素材,采写的稿件效果很好。两篇我参与采访并主笔的稿件《中国“向西南看”寻找新的发展动力》《中国西南边境“毒流”涌动》被评为对外部每周英文佳作,另一篇稿件《绿色经济为中国提供脱贫新思路》受到终审发稿人表扬。在分析稿件时,英文专家和终审发稿人都提到了其中生动的故事,这也是我在采访中的重要收获。

在西双版纳,我们走进边境深山,探访布朗族村落,大山里丰饶的物产和村民赤贫的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勐海一处缉毒站,边防战士讲述他们频繁遭遇武装毒贩的故事。《中国西南边境“毒流”涌动》以一名缉毒战士开篇,他每天检查数千辆车,一次在运毒车上发现手榴弹,稿件反映了西南边境日益严峻的缉毒形势。人的故事使主题表达和数据分析也变得真实而生动。

由于描述所见所闻,我写稿时有着更大的发挥余地,自由地调用、拼装各种素材,使之更好地为主题服务,充分释放了创作热情。此次云南之行,使我真正扎进社会基层,扩展视野。吹着高原清爽的风,呼吸着充满负氧离子的空气,感受着朴实的乡村生活,许多灵感自然而然地浮现。

台湾“走基层”

李寒芳(2011年)

2008年3月2日至26日,我首次赴台驻点采访,见证了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岛内政局由绿变蓝的喧嚣“变天”时刻;2010年3月,我第二次赴台驻点采访,感受了两岸交流如春潮涌动,大陆省市大团赴台络绎不绝的“热闹”;2011年8月2413,我三度踏上宝岛,少了陌生忐忑,多了亲近自然,却感受到新变化、新挑战。

这次驻点,距2012年1月1413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尚有数月,两岸重大交流项目暂时放缓,岛内政治气氛日趋剑拔弩张而微妙;虽然偶有台风和地震,却没有大的突发事件。虽然身处海峡彼岸,我们却没有缺席“走转改”,在宝岛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台湾民众。我们尝试了“两岸关联性”报道,即以台湾视角解读、追踪大陆热点问题。

案例一:“地沟油”“择校费”“铁路便当”

台北如何管住地沟油?台湾怎么处理择校问题?台铁便当有没有大陆“高铁便当”防腐剂之问责?9月27日,台湾《旺报》用半版刊登文章《管住地沟油 陆媒吁向台北取经》,并加编者按:“大陆餐饮业地沟油问题泛滥,消费者人心惶惶,大陆官方通讯社新华社驻台记者特别针对台湾餐饮业如何处理剩余废油,走访台湾夜市,并采访‘环保署废弃管理处、台湾消基会等组织,专文被广泛重视,更被大陆《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等广泛转载,《北京晚报》25日更一整版指台北‘先凭重典,再以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管住了地沟油,呼吁要向台北看齐。”在毗邻台北101的“明星小学”博爱小学,记者“趴活”半天,和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有这样的对话:“孩子一学期上学要花多少钱啊?”“学杂费和学费政府出了,一学期我们交课本费用1000多元(新台币,1元人民币相当于4.6元新台币)就够了。”“这么好的学校要交择校费吗?”“择校费是什么啊?”构思这篇文章,发端于大陆媒体有关北京上小学“择校费最高达25万元人民币”的报道。多方采访后,我了解到了台北家长的“拍案惊奇”、台北市教育局“排富亲贫”的教育条款。一位台湾家长告诉记者:“我先生的公司在上海和厦门都有设点,老板有意让他去那边发展,可是大陆的学校实在比台北贵好多。”考虑到小孩“入学难”,这家人最终决定放弃到大陆发展。这些关键的细节和生动引语,为稿件增色。正是深入基层采访民众,才有了《台北如何管住地沟油——来自新华社驻台记者的报道》《“择校费是什么?”——来自台北中小学校的一线报道》等产生较大影响力的报道。

案例二:辛亥革命百年“宝岛之声”

今年恰逢辛亥革命百年,驻点记者在台湾面临着双重任务:既要避开“建国百年”的敏感话题,避免给绿营分子以口实;又要突出辛亥革命精神在21世纪的传承。在辛亥革命百年历程中,台湾民众从未缺席中华民族救国图强的努力。如果平铺直叙,说服力就会大减,还是依靠走透透、勤搜罗、广抓人,我们抓到了丰富的独家素材。我遍寻孙中山先生在台足迹,写成《“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追寻孙中山先生在台足迹》。我还从1913年8月孙中山短暂访台时赠予抗日志士廖进平的一瓶威士忌人手,访问廖家后人,写成见证一位伟人和宝岛深厚渊源的稿件《一瓶价值无限的“中山酒”》。我又从台湾孙中山史迹馆里陈列的“中山先生千古”正楷手书出发,在台北的二手书店购买了大量史料,并采访多位学者和革命后裔,写就《舍我辈其谁分担——记台湾同胞与辛亥革命》。我们在史料浩如烟海的台北故宫中搜索,并专访台北故宫副院长后完成《涓滴成洪流——探寻台北故宫博物院清宫档案中的辛亥革命秘闻》;还与邵铭煌深谈,完成客观还原中山先生面貌的稿件《浪漫?思想超前?人性化——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主任邵铭煌眼中的孙中山》。正是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稿件,真实传递了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宝岛之声”。

责编:吴奇志

猜你喜欢
台北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台北咖啡香
台北家居
拾味夜台北
台北Z House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台北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