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课堂上师生的基本任务

2016-05-30 01:30赵稳红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1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中学教师

摘  要:课改的口号被喊的越来越响,而进行课改的前提就是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基本任务。本文将简单分析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基本任务。

关键词:中学  语文课堂  教师  学生  基本任务

随着课改口号的提出,教育者们对其重视程度也逐渐地加深,不少成功案例的出现也使教育者们进行课改的信心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中学开始探寻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积极地加入到课改的洪流中去。而问题也随之产生,在这课改的大军中,不乏一些跟风者,他们并没有真正摸清课改的实质,眼中只有课改提出的“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这一决策,并单纯地忽视其他而放大了这一决策,导致了许多弊端的出现。

这些弊端表现在中学语文方面即为,课堂虽以学生为主体,也充分地发挥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一堂45分钟的课下来,学生对课文的把握不是过于肤浅就是过于复杂,甚至一些学生根本把握不住学习课文的重心所在。出现这些弊端的原因,即是一些教育者在把教师和学生放在不平等地位的前提下,进行课改时,夸大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没有明确教师和学生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基本任务。其实,在一堂语文课上,既缺不了教师也缺不了学生,只有充分地发挥并协调了这两者之间的作用和关系,语文课堂才能完整。因此在我们进行并实施课改计划时,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基本任务,只有先明确了这一问题,教育者们在进行和实施课改时才不会有所偏离,课改也才能在正常的轨道上走向成功。

那么,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基本任务分别是什么呢?

首先讨论教师,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教师对学生下达任务。在一堂课上,教师起到的是引导作用,从一节课的开始到这节课的结束,教师就像是一个舵手,始终引领者学生向正确的方向上航行。在实际的课堂中,不同的任务的下达就是教师在引领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知识,从而在解决了那些任务以后对课文有正确的认识。第二,教师要对学生起到示范性的作用。这包括某些生僻字词的书写;对课文的有感情朗读以及如何在朗读中使用感情的解释说明;对某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以及如何对该问题进行思考即教师思考问题的方法、过程和结果等。教师的示范作用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是不能被忽视的,因为不论何时,效仿都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手段。教师在课堂上的近距离示范有利于学生有效地进行模仿,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第三,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这些学习活动包括,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班内讨论,生生互问、答疑等活动形式。在这时教师以组织者的形象出现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些活动的组织,其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同时也给了学生说出自己思考成果和某些疑问的时间。教师的这一任务的实施,不仅帮助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也活跃了班级的课堂气氛。第四,教师要对文本形成认识。从大的方面来讲,也就是从课文的整体来说,教师要在教授学生时,对课文的文本有属于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的讲解之前,对课文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并在这些全面的认识中根据学生情况、课标要求以及社会现状等取舍出某一理解来进行讲解。从小的方面来说,这些认识包括对课文中关键字词句的理解以及在特殊语境中的作用;对课文中修辞手法,特定的表达方式,课文的形式等的把握上。只有教师读文本形成清晰地熟悉的理解,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和帮助学生对课文形成较为正确的合理的认识和解释。第五,教师在课堂接近尾声时进行总结。总结可由学习课文的主要目标,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完成情况等组成,也可对课文的情感意义进行再一次解读。总结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最后对课文的内容形成整体的认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把握文章。

在中学语文的课堂上,学生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学生要对课文形成初步的认识。这也就要求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之前,就对课文进行预习。预习包括,对课文的通读,对课文时代背景的掌握,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的熟悉以及找出对课文的疑点。这样做,使学生对课文形成一个基础,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教师的讲解。第二,学生要在课堂上读课文。读课文是语文课堂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读课文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可以运用在课堂的教学中来,包括朗读、默读、跳读以及多次读、重点语段读等。不同的读课文的方式再配以不同的任务,运用在不同的课堂阶段能使学生对课文进行更好的串联,从而形成对课文的认识和把握。第三,学生要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和交流。这包括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对课文的关键语句、特殊问题、文本内涵、情感意义等的思考和交流。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和交流,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第四,进行课堂练习。课堂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情感认识方面;一个是语言运用方面。对于完成情感认识方面的练习,学生可以加深对某种情感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对自己有所启迪;对于完成语言运用方面的联系,学生则可以课文中的语言为范本进行模仿和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教师和学生是一节完整的中学语文课堂上不可或缺的两部分,且这两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并明确教师和学生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基本任务,有关于课改的相关决策的实施才能有所成效。

(赵稳红  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301500)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中学教师
最美教师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教师如何说课
在多解中学创新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