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当做“低头狮”

2016-05-31 19:41柏建全
当代党员 2016年10期
关键词:沙砾老黄牛低头

柏建全

走进有着千年历史的江西沧溪古村落,在名臣朱韶的宅院前,大门两侧有一对低头石狮尤为引人注目。与其他宅门前凶猛威严的石狮明显不同的是,它们俯首低眉,憨态中透出威严。

据当地人介绍,当年朱韶官至安徽池州知府,为人谦逊,以礼待人。这对罕见的低头狮子,就是朱韶教育后代子孙淡泊名利、低调做人的“情景再现”。

注目这对低头狮,禁不住让人陷入沉思:处在圆梦全面小康的关键决胜阶段,要让“狮子型”干部干成事、不出事,关键在于让其既有想干愿干积极干的主动性,又有能干会干善于干的自觉性。

相比那些不干事不惹事的“太平官”、不担当不负责的“逍遥官”、遇事推诿塞责的“鸵鸟官”,“狮子型”干部身上奔涌着舍我其谁的豪气、守土有责的志气、披荆斩棘的勇气、所向披靡的锐气。他们在困难面前敢啃硬骨头,逢山能开路,遇河能搭桥,群众信赖,组织青睐,历经摔打愈战愈勇。

从实践来看,“狮子型”干部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昂头狮”,一种是“低头狮”。

被称为“昂头狮”的干部,脑子活、点子多,能说会干敢担当。但是,一些这样的干部,对自己做出的那点成绩唯恐别人不知道。他们喜欢与媒体“打交道”,以求电视里有影,报纸上有名;喜欢拿政绩说事儿,提拔慢了就觉得自己不被重用,受了委屈。

而被誉为“低头狮”、具有“狮子型”加“老黄牛”精神的干部,同样是敢闯敢试、勇于创新却具有“老黄牛”的精神。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毫不逊色,见困难就上,遇荣誉也不抢,群众认可度远比其他人高。“低头狮”干部的形象,正如一首插秧诗写的:“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事实证明,那些“昂头狮”型干部往往没有“低头狮”型干部行得稳、走得远。正所谓低头是稻穗,昂首系莠稗。有的干部对组织选任的期望值过高,一旦遇到“骨感”的现实,就觉得组织“亏待”了自己,就开始想方设法为自己捞取好处……细数落马官员,“昂头狮”干部不在少数。

现实中,也有人为跌倒的“狮子型”干部辩解为个性强,竭力用政绩之瑜掩缺点之瑕。这类干部自己也认为吃过苦就得要享受,立过功就居功自傲。单位决策“一言堂”,党规党纪面前严人宽己的“个性”,已严重背离了党的宗旨,将党性抛于九霄云外。加之别有用心的唯利者形影追逐,狮子头越昂越高,以至于“坐轿”被人抬着走向悬崖尚不知觉。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任何一项凡是我们要做的工作和事情中都有党性,也有个性。这种个性必须是与党性统一的。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党性是魂,个性是形,游离于党性之外的个性渐次扩大,党性必弱化。

一位哲人说过:使人疲惫不堪、难以远行的并不是横在面前的高山峻岭,而是在不经意间掉进自己鞋里的一粒粒微不足道的沙砾。现实中,“昂头狮”身上滋长的“个性”犹如那粒粒“沙砾”,短时间虽不至于迈不动步子,却会逐渐磨掉精神之“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时间一久则步履维艰,落伍乃至落网只是早晚的事。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组织选任要认真甄别“狮子型”干部,多选用“低头狮”,善改造“昂头狮”,以“四有”为标尺,坚持严格的用人标准,正确的用人导向,锻造一支新长征路上奋楫拼搏、负重前行的主力军。

(摘编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猜你喜欢
沙砾老黄牛低头
逐浪
跪拜
BMW 325LI XDRIVE 向现实低头
扶贫战线上的“老黄牛”
编书育人的“老黄牛”
不爱叫的老黄牛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低头族”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