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管理班级的权力交给学生

2016-06-01 06:16金星闪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班级活动

金星闪

摘 要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扶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学生的时候,要学会适时地“放”。这种“放”,体现在学生能做的事情班主任绝不“包揽”;体现在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体现在班主任与学生角色的转换上。作为班级管理的引领者、参与者和推动者,班主任要大胆地把制定班级管理目标、实施目标管理、班级常规管理、实行民主管理、主持班级活动、平行管理班级等权力交给学生。

关键词管理班级 主动权力 班级活动 平行管理

主体性教育理论强调,学生是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主体。班级管理应为全体学生创设满足自身需要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让人人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放权让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在班级中得到认可、接纳。

一、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权力

班级管理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和条件下,对培养什么样的班集体的预定。班级管理目标包括德育目标、纪律目标、学习目标、卫生目标等。目标的制定都必须围绕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围绕《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依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制定本班的育人目标和奋斗目标,进而细化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级公约》。班级目标的制定,应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和每学期的生存计划。生存计划主要是生活计划和学习计划,由学生制定个人的目标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去制定,同时还要征求家长的意见。在此基础上,集体商定班级的目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概括提炼而成。班级的奋斗目标可以分学期制定,目标要量力而行且有可行性,不能定得太高让学生望而生畏,又不能定得太低,让学生缺乏前进的动力。班名、班风、班训、精神、口号、誓言、班徽的设计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让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草拟,全班同学最终表决通过。

二、实施班级目标管理的权力

让学生自觉实施班级管理目标,首先应有健全的班级组织机构。健全的班级机构应有具体的岗位设置,包括以下内容。

决策组:可设班长1名、执行班长1名、团支部书记1名;

学习组:可设1名副班长兼任学习班长,小组长8~10名,每组文理科组长各1名,各科课代表14~20名(每科课代表不少于2名);

纪律组:可设1名副班长为纪律班长,6名纪律委员,由认真负责、正直的班干兼任;

卫生组:可设卫生委员1名、打水员2名、文明卫士长5名;

体育组:可设体育委员1名、督查员1名;

管理组:可设劳动委员、采购员、保管员各1名;

宣传组:可设手抄日报总编1名、统稿员1名、宣传员(责编)5名;

考勤组:可设考勤组长1名、统计员1名;

安全组:可设组长1名、副组长1名、组员8名;

班委会:由决策组成员、副班长、安全组组长、卫生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手抄日报总编、考勤组长11人组成;

团支部:可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组织委员1名、宣传委员1名、文娱委员1名、文理科小组长各1名;

监督组或民主评议议会(不可兼任):可设议长1名、副议长1名、秘书长1名、议员8名,由正直的学生代表担任。

这些岗位的设置,可供80人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为保证对班干考评的公正公平性,其中的监督组即议会成员不可与其他组班干交叉兼任。这些岗位至少能覆盖60人以上的班级,当然,具体每组设定多少位班干,要依据班情和学情而定。

上述全员参与的班级管理机构,能够吸引全体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每位学生有事可做。这些机构成员均需经过竞争上岗,每个人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班主任管好班长,班长管好决策组,决策组管好其他组,组长管好组员,议会成员监督全体班干,从而保证班级管理目标的顺利实施。

三、班级常规管理的权力

班级的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工作。班级常规管理中,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拟定细则

根据《中学生守则》和学校各项管理要求,从本班实际出发,由班级各部门拟定各种制定的实施细则,如学习制度、纪律制度、卫生制度、爱护公物制度、考勤制度、课堂规则等,要求具体、便于记忆、利于执行。每项制度都要依据班情,让班级绝大多数同学表决通过。

2.宣传教育

贯彻执行规章制度应视为思想教育的组成部分。凡实行一项新的规章制度都要进行思想动员,即使是已经实施了的规章制度,也要根据情况作出新的说明和要求。利用班会和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使规章制度能深入学生思想,成为班集体的自觉要求。

3.挂牌上岗

实行班干每天佩戴胸牌上岗值日。每天教室内外均安排班干值日。室内每天有安全组两名成员负责值日,佩戴“班干值日”胸牌,站在教室门口,检查是否有安全隐患。室内每天有班委会、团支部组成的值日班干。每天可有三名值日班干,保证“入室即安,入座即学”,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早读铃声响起,在讲台值日的班干,带领全体同学宣誓《班级誓言》。每天上、下午进入教室和下课时间,每组均有一名“文明卫士长”,负责好各组的卫生情况,班级的“文明卫士总长”和卫生委员,每天负责督促各组卫士长以及教室走廊、卫生区的保洁工作。

4.督查评比

各部门班干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督查评比的环节。督查评比有督促、推动的作用,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以便作出相应的调整。督查评比中,要贯彻班级成员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任何人不得搞特殊,值日班干更要以身作则,严格按要求办事。每天早读时间利用电子白板在全班通报督查结果,同时,利用班级公告栏及时在班级通报。

四、民主管理班级的权力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参与管理,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要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要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班级民主管理的实施,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管理全程化

在计划阶段,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就确定目标和制定实现目标的措施等问题进行充分讨论,要以班级成员参与讨论的广度和深度作为标尺。在实施阶段,要注意发挥班级中各种组织和班干的作用。在检查阶段,要做到班主任和全班学生相结合,在师生共同参与下进行检查和评比。在总结阶段,班主任要和全班学生一起,由各部门对各自工作进行总结,班长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交给班主任审核。

2.制度民主化

就是在班主任的引导下,班主任、学生干部和全班同学一起,以平等身份定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搞一言堂。

(1)机制形成。新学年开学初让每一位学生制定一份班级管理制度,再由决策组整理交给班主任进行审核、综合,然后张贴在教室最醒目的地方。这样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因为是自己制定的制度,自己要率先垂范,在无形之中约束了他们的行为。班规面前人人平等,这种民主管理机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高度自治。班级之所以难管理,是因为学生缺乏主人翁意识。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如开学初,班主任让学生自行推荐班级管理工作,竞争上岗。这样,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无形中就形成了,班级工作也就完成了一半。在管理班级时,决策组和主要班干带头,全班同学进行监督,议会成员定期考评,班主任只是适当点拨,在过程中适度肯定他们的工作。

(3)营造氛围。文化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来到学校的目的主要是学习,可以成立兴趣小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相互监督。小组里可设学习组长,纪律组长、卫生组长等。每一位学生既可能是组长,又可能是被管理者,民主评议议会成员、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都要加强督促。学习氛围浓厚了,各方面也都有了监督员,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4)公正评价。评价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很好的方式。经常性地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在每周的班会课上,小组内表现好的获得量化高分的同学,以及民主评议议会每周对班干进行考评时,得分前三名的班干,可以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进行公布并给予表扬。评价制度化,让民主、公平、公正的观念深入学生的心灵。

3.权力主人化

在创设班级管理工作岗位上,不仅要让学生各有其岗,还要通过必要的竞争与合作让学生积累管理班级的经验,多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学生多享受民主的权利以调动其管理潜力。

班级议会,是班级最高权力机构。它肩负着对班级全体班干的考核任务,监督班干的言行,充分体现全班学生的意志。半数以上的议员就可以直接罢免不合格的班干,还可以直接提名某学生担任班级某个职务,再通过全班选举通过。班级议会制度可以有效避免班干滥用职权。议长每周一在班会课上公布一次班干考核结果。罢免或提名新任班干必须有理有据,为防止议会的滥用职权,议会的提名最终要由班主任参加的班委会、团支部联席会议审核。议会工作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行使“主人权力”。

五、主持班级活动的权力

一个班级开展活动要依据班情而定。每学期可由值日班干先调查本班学生最喜爱的活动、班级最突出的问题,据此来开展主题活动。然后由决策组班干拟定本学期打算开展哪些活动,再召集全班学生最后确定本学期要开展的主题活动项目。如果班级学生上网现象严重,就可以开展“初中生该不该上网”主题辩论会;如果班级学生打闹现象严重,就可以开展“如何用好手中的拳头”主题讨论会等,还可以结合学生爱好,开展诗歌美文诵读会、杜甫李白诗歌研究会、谜语竞猜会、脑筋急转弯、社区环境调查等活动。

除开展上述主题活动外,还可开展主编《班级手抄日报》活动。如每天由一名学生就班级发生的事情主编一张8K纸的《班级手抄日报》。手抄日报的内容直接反映本班同学学习生活的要占60%以上的版面,主要设有班级新闻、学先进专栏、本班同学的学习方法介绍、好人好事、警钟专栏,以及对班级纪律、卫生、出席、课间操表现情况的及时报道等。每天由《班级手抄日报》的总编负责审稿、张贴。每个月由宣传组进行一次手抄报“优秀主编”评选活动。每学期由《班级手抄日报》总编、统稿人、班长对团支部主办的班级《黑板报》进行一次“最佳黑板报主编”评选活动。

总之,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均由本班学生决定,活动的主持人则由班干率先担任,其他同学依次轮流去做。学生在主持活动中发挥了“主人翁”的作用,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六、班级平行管理的权力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在班主任的引导下,班干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收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班级平行管理的实施首先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管理功能。实践表明,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可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克服学生的不良习惯,甚至可以转化个别品行不好的学生。为此,班主任必须首先认真地培养一批优秀的班干,通过他们带动各部门班干和培养班集体。其次,通过转化个别学生,以促进班集体的管理和发展。对于个别游离于集体之外甚至影响集体的特殊学生,班主任和值日班干一起努力,一方面要对症下药进行个别教育,如师徒结对,通过师父影响、督促、帮助徒弟,促使徒弟进步;另一方面仍要把他们置于集体之中,通过集体成员的监督、帮助和潜移默化,促进其转变。平行管理隐性的班级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班级成员。

班级的管理是学校育人的主要阵地。一个好的班主任,会顺应时代的发展,把握好时代发展的脉络,时刻牢记学生的需求,把学生的发展和塑造健全的人格放在首位。大胆地把管理班级的权力交给学生,重在教会学生如何管理好自己、如何管理好班集体,这一做法体现了新时代的教育理念,适应了青少年人格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崇高的教育管理艺术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2014年修订本)[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2] 朱新平,赵立东.魏书生和欧阳代娜的教书育人之道[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

[3] 李镇西.我这样做班主任[M].桂 林:漓江出版社,2012.

[4] 魏国良.学校班级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 黎志新.做一个智慧型班主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班级活动
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论如何更好地展开初中班主任工作
构建和谐班级促进学生成长
班级活动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的策略
创新班级活动形式聚力提升教学质量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浅析班级活动的原则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
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