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读系统在经典文学名著教学中的视域局限

2016-06-01 06:35李大博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主线编者林黛玉

李大博

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集中体现了教材编者的选编目的,为学生的独立阅读提供必要、合理的帮助,而且还为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视域导向。在经典文学名著教学中,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学名著选篇”大都内涵丰富、思想精深,解读空间甚大。对于这种经典文本的解读,助读系统的视域导向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助读系统在为阅读活动提供视域导向的同时,也存在着视域局限,这种局限往往窄化经典文本的读解空间,弱化阅读主体的审美动力。我们以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中的选篇“情真意切释猜嫌”为例,探究助读系统在文学名著教学中的视域局限。

一、背景知识的局限

语文助读系统的作用之一就是为选篇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在“经典文学名著选篇”教学中,助读系统蕴含的背景知识,为学生了解名著和感知文本提供了重要基础。因此,教材编者必须确保助读系统所提供的背景知识客观、正确,对于存有争议的问题要选择学术界相对比较认同的观点,并以适当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若背景知识不够客观、精准,那么助读系统在知识层面的局限便会表现出来并不可避免地影响阅读活动。“情真意切释猜嫌”的正文之前有一段七八百字的序文,编者试图通过这段序文向中学生介绍《红楼梦》这部作品的基本概况。笔者认为,这段背景性的文字有诸多值得商榷之处。

1.《红楼梦》究竟有几条主线

序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故事中的主线有以下几条:一是以贾府为中心,叙述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落的历史,即‘家亡一线;二是叙述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三是叙述大观园众女性的悲惨命运,即‘人散一线。”《红楼梦》的主线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归纳起来有“宝黛爱情主线说”“家族兴亡主线说”“政治斗争主线说”“双重主线说”等多种观点。这些观点似乎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难以让所有的读者信服。所谓主线,即小说的主要线索。什么是线索?《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比喻事物发展的脉络或探求问题的途径。”就小说而言,线索就是小说中贯穿情节发展的脉络,它把小说中的各个事件连成一体,表现形式可以是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或某一贯穿始终的事物。小说的主要线索(即主线)就是从始至终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最主要的事件或人物活动。在《红楼梦》中,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事件便是家族兴亡,即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小说的前两回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贾府,但无论是“女娲补天”“眼泪还债”,还是“甄士隐与贾雨村的故事”,其着眼点都在于引出贾家的故事:通过“女娲补天”引出“顽石”这个第三者的视角,并以此来观照贾府的兴亡;通过“眼泪还债”引出贾府中的两个重要角色——贾宝玉(神瑛侍者)和林黛玉(绛珠仙草);又通过“甄士隐与贾雨村的故事”引出“林黛玉进贾府”和“贾家的故事”。可见,家族兴亡是《红楼梦》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形成、宝黛钗的爱情悲剧和以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众女儿的离散,这一切都是在家族败亡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可见,“家族兴亡”是《红楼梦》的一条主线,而且是唯一的主线,小说中其他大大小小的事件和所有人物的命运走向都是在“家族兴亡”这一主线的影响下产生的。因此,序文所述“《红楼梦》有三条主线”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虽然“宝黛爱情悲剧”和“众女儿离散”也是作者着力表现的内容,但此二者却不是贯穿作品的主脉。“宝黛爱情悲剧”和“众女儿离散”都是在家族败亡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二者可以是小说的两条重要副线,但却不是小说的主线。

2.《红楼梦》中出场的人物究竟有多少位

本篇序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红楼梦》中出场次数较多的人物达到一百个以上,而各自特色鲜明,栩栩如生。”《红楼梦》究竟写了多少人物?清朝嘉庆年间姜祺统计共448人;民国初年兰上星作《红楼梦人物谱》,共收721人;近人徐恭时历时数年统计出《红楼梦》的人物共计975人。这里我们姑且不论“红楼人物”的具体数量,在笔者看来,这种统计人物数量的做法其实是对文本的一种误读。我们知道,《红楼梦》是一部“诗化小说”,小说的创作原则之一就是“用写诗的方法写小说”,而诗歌创作的核心旨要又在于意境,所以,《红楼梦》非常重视“意境”的创设。就人物形象而言,作者主要塑造“意境人物”,作者塑造人物的目的在于创设意境,所以,小说中好多人物的名字会随着意境创设的需要而发生变化。试看以下几个例子:小说第五回作者写到秦可卿房中有一个叫媚人的小丫头服侍宝玉睡午觉,可到了四十六回作者便把“媚人”这个名字改成了“可人”,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作者的真实目的是通过这种改变提醒读者不要忘了死去的秦可卿;小说第二十一回提到晴雯的嫂子多姑娘与贾琏偷情,可到了七十七回作者又将“多姑娘”改成了“灯姑娘”,“多姑娘”是隐喻此人多情,“灯姑娘”这个名字则是出于意境创设的需要,作者让这盏“明灯”照亮了宝玉和晴雯那种冰清玉洁的关系;赵姨娘身边的小丫头叫小雀,可在赵姨娘兄弟去世的时候,作者却把“小雀”改成了“小吉祥儿”,这里很显然蕴含了一种调侃的意味。由以上三例可见,由于《红楼梦》遵循“意境写人”的创作原则,人物的名字作为一种符号性的表征会随着意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对于《红楼梦》中出现的人物,其数量是不可统计的,这是由《红楼梦》作为诗化小说的特质所决定的。所以,序文中所提“《红楼梦》中出场次数较多的人物达到一百个以上”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第一,“出场次数较多”的具体标准是什么?第二,既然红楼人物的数量不可统计,那么“一百个”是如何得出的?这两个问题值得教材的编者和使用者深思。

二、解读视角的局限

语文助读系统的作用之二就是为选篇提供解读视角。“经典文学名著选篇”往往内蕴丰富,思想深邃,其解读视角也必然是多元化的。教材编者既要着眼于选篇作为语文教学的媒介所负载的语文知识,又要着眼于选篇作为独立审美对象的价值所在,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为阅读主体提供相对开放、多元的解读视角,这样才会避免阅读空间的窄化与认知层面的局限。《情真意切释猜嫌》这篇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在开篇之前编者写下了这样一段引言:“在人们的印象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好像一对情敌,互相敌视。其实并非如此,在坦诚的对话中,两个人最终情深如姐妹……”很显然,这段引言是教材编者为学生提供的一个解读视角,即在课文中林黛玉和薛宝钗通过真诚的对话,冰释前嫌,成为挚友。笔者认为,编者提供的这一解读视角无可厚非,但思之再三,又觉得这一解读视角过于单一。如果将这篇课文回归原著,我们会发现作者给我们提供的解读视角是多元化的。

1.提示读者黛、钗矛盾完全化解

这篇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金兰”一词源自《易经》,《易经·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金兰”是指契合的友情,深厚的情感。在这一回中,“金兰”喻指黛、钗之间的关系发生质变,此前的种种矛盾,如过眼云烟,不复存在。在此回之前,黛钗之间始终存有误会、分歧和矛盾,第八回和第三十回均正面描写了黛钗之间的矛盾,可到了四十五回,宝钗探望病中的林黛玉,二人通过谈论病情和真诚的对话,终于消除了分歧,成为挚友。因此,“黛、钗矛盾化解”确为本篇的一个重要解读视角。

2.暴露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用大段的文字描写黛钗二人对病情的谈论,而且特别提到黛玉的病情难缠,“这里走的几个太医虽都还好,只是吃他们的药总不见效……每年间闹一春一夏,又不老又不小,成什么?也不是常法。”《红楼梦》前八十回正面描写黛玉病情有三次,即二十八回、四十五回和五十七回,其目的是让读者看到黛玉的病情在不断恶化,进而揭示八十回之后贾府诸人“弃黛娶钗”的一个原因——黛玉多病。我们注意,这篇课文在情节安排上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健康的薛宝钗和多病的林黛玉一起讨论病情,而此时的林黛玉已经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病情给贾府带来的种种麻烦,“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老太太、太太、风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这种情节安排其实是暗示读者,随着情节的发展,黛玉的病情会更加难缠,贾府诸人也会因此厌恶黛玉。所以,八十回之后造成宝黛爱情的悲剧的原因之一就是黛玉多病,一边是健康的薛宝钗,一边是多病的林黛玉,贾府诸人的“弃黛娶钗”是一种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就本篇而言,“通过病情暴露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也是一个重要的解读视角。

3.暴露贾府家族斗争的焦点

前面我们提到,“家族兴亡”是《红楼梦》的主线,作者主要展现了荣国府内部大房与二房、二房中嫡子派与庶子派之间的矛盾。虽然贾府矛盾甚多,但其焦点主要集中在王熙凤和贾宝玉这两个人物的身上,本篇作者便通过林黛玉之口道出了这个家族斗争的焦点:“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由此可见,贾府内部的派系斗争日趋尖锐,此时的王熙凤、贾宝玉已是众矢之的。作者是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暗示给读者,贾府的家族斗争此时已经接近白热化的程度,这也不妨作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解读视角。

经典文学名著的阐释空间是巨大的,单维的解读视角必然会束缚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因此,语文助读系统要尽量开掘多元化的解读视角。

三、审美视角的局限

“鉴赏作品”是经典文学名著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鉴赏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对作品美学内涵的审视与品鉴。语文助读系统在为阅读主体提供背景知识和解读视角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相应的审美视角。在本篇的正文之后,编者写下了一段鉴赏文:“两位女主人公却第一次敞开心扉,说起了悄悄话。两位美丽的主人公心心相映、情同姐妹,也许正表现出作者的理想吧。”在笔者看来,教材编者提供的审美视角是值得商榷的。

1.黛钗二人的第一次敞开心扉

前文我们提到,小说的四十五回以前,黛、钗之间一直存有矛盾,到了四十五回二人通过真诚的对话使之前的矛盾得以化解,因此,教材编者认为本篇是黛、钗二人第一次敞开心扉、展开对话。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早在本回之前黛钗二人就已经敞开心扉,进行了一次真诚的对话。小说第四十二回作者写道,林黛玉因为在喝酒行令的时候随口说出了《牡丹亭》和《西厢记》中的两句,薛宝钗因此对黛玉进行了一番真诚的劝说:“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宝钗站在主流价值观的立场上对黛玉进了真诚而善意的劝说,这难道不是敞开心扉吗?我们再看林黛玉的表现:“一席话,说得黛玉低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黛玉虽然无言,但可以看出她对宝钗说的话欣然接受,更被宝钗光明正大的人格和对自己善意的关心所打动。黛玉终于接受了宝钗的意见,这不也是敞开心扉的一种表现吗?可见,黛、钗二人早在四十二回就已经敞开心扉,化解矛盾了,正因为如此,第四十二回的回题才叫“蘅芜君兰言解疑癖”,即薛宝钗用友善的语言向林黛玉敞开了心扉,让林黛玉消除了疑虑。

2.黛钗融洽的关系是否为作者的理想

编者在这段鉴赏文中提到黛钗融洽的关系是作者的理想,“两位美丽的主人公心心相映、情同姐妹,也许正表现出作者的理想吧”。在笔者看来,作者的理想不仅仅是林黛玉与薛宝钗表层关系的融洽,其深层的用意是通过黛、钗二人表现“美的互补”和“文化的互补”。我们知道,《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孤芳自赏、目下无尘,更多表现了一种“出世美”;而薛宝钗行为豁达、安分随时,更多彰显了一种“入世美”。就文化层面而言,林黛玉代表的是道家文化,而薛宝钗代表是儒家文化,“儒道互补”才是完整的中国文化。所以,本篇中作者在展现黛钗融洽关系的背后隐含着作者深层的审美理想,即融通儒道两家文化,兼有出世和入世之美。正因为如此,小说第五回才提到“兼美”(兼有出世和入世之美)这一价值话语。笔者认为,本篇所彰显的作者的理想,并非黛钗二人表层关系的融洽,而是“美的互补”与“文化的互补”。

助读系统作为语文教学尤其是经典文学名著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挥着极为重要的视域导向作用,如启发教师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自学指导等等。助读系统要对阅读行为进行引导,这种引导更多是基于宏观层面的,是多元化的引导。教材编者切不可因为局限于某种阅读目的或“一己视角”,而取代多元化的视域引导。

参考文献

[1] 语文.中国小说欣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梁归智.新评新校红楼梦[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

[3] 梁归智.红楼疑案——红楼梦探佚琐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8.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主线编者林黛玉
牢牢把握红色主线凝聚奋进“红色动力”
例析初中生物学教学主线的设计策略
数字主线
通性通法:我们的常规武器
两个人的爱情和一个家族的“内战”
贵族小姐的精神恋爱
Happiness Is Some Little Things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