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印象(随笔)

2016-06-07 00:02石舒清
六盘山 2016年3期
关键词:西海固司仪翔宇

石舒清

在西海固众多作家里,李方兄是其中很特别的一位,他显得正统又另类。我曾动过心思,在水浒一百单八将里寻出和西海固作家一一对应的人来,这寻找也会落空,比如母大虫孙二娘,我就没有寻出和她可以对应的人,但李方兄在水浒人物里却是给我寻到了,不是一个,他得占两个名额,比如把智多星吴用和霹雳火秦明相中和一下,就是李方兄了。不知李方兄以为然否?

李方兄虽也出身农家,却是诗书传家,家多秀才。不知他究竟兄弟几人,只我所知道的善于舞文弄墨者,就有三人。另有一轶事值得一说,一次文学改稿会上,我负责评点学员作品,在众多的作者里,我格外推荐了一个叫李翔宇的作者。我说,李翔宇的作品,正是我心目中好作品的样子。等李翔宇站起来给大家认识时,我吃了一惊:太像李方兄了,就像他本人站在那里,和我开着一个玩笑似的。后来得知,李翔宇者,李方兄的亲弟弟也。

李氏一门,文名最响的,应该还是非李方兄莫属,他在多个点上都一显身手,展露才华。除了小说家的身份外,宁夏杂文家协会要推出个人专集,免不得要收录他的一部。他还是固原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实在想不到的是,他还是个司仪,常常为人主持婚礼丧仪等。这真是没看出来。不过亦好,当一次司仪所得,会超过一部中篇小说的稿费吧。其实李方兄在策划编辑方面也成绩不俗,这个就不多说了。

李方兄还有一个特点是好吃酒。几乎到了无酒不食的地步。这一点有些像陶渊明,“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一次一个作家朋友请我们两个吃饭,我和那作家都是不喝酒的,因此桌上无酒,李方兄好像对着一个空空的桌子一样表露了他的遗憾。没酒?没酒他是吃不下饭的。于是弄来一瓶酒给他。李方兄的谈兴就高起来,直接拿着酒瓶喝,一瓶酒茶水一样给他喝得底儿朝天,令我开眼之余,叹为观止。

一般来说,善饮者都是性格豪爽率真者,李方兄亦不例外,只是他的率真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举个例子说,记得在一次文学会议上,师长男女一大阵,主持会议者就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女老师,不知是说到了什么,引起了李方兄的共鸣与感慨,于是从饮食男女的角度谈了一通,言谈无忌,几乎涉及隐私。大家都用有些古怪的声音笑起来,连主持人,那个向来有点矜持的我们的女老师,也红着脸笑了。换个人这样说说试试。换个人一是说不出来,二是说出来也不是这效果。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同样的事不同的人做,效果和影响完全是不一样的。

大约是九五或者九六年,我和老婆去李方兄家浪门子,那时候李方兄还在一个学校当老师,校园里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建筑,叫魁星楼,怪不得李方兄写个不住呢,原来是近旁有这样一个所在。其时李方兄刚入住大房子,阔大的桌面上还赫然置放着一台电脑,打开的屏幕上正是李方兄还没有完工的一篇小说。在我看来,李兄显然已成了我们这些写手中先富起来的一个,我羡慕已极。当时我还借住着海原党校的一间房子,想自己日子过到李方兄这一步,不知还需多少个岁月呢。因我们在李方兄家里吃饭不方便,李兄就撬了家里的罐头给我们吃。

记得还看了李方兄的作品剪辑本。其细详细致,令人经久难忘。老实说,那完全可视为书的另一个版本。就想:李方兄要是在策划装帧方面用一些心思,在这一领域谋得一席之地也不是没有可能。

后来听说他奉调去县人大了,我难置可否,私心里想:写作的因此会少一个了,但是,很可能会多出一个当官的来。文人里出一个当官的,总会得文友们高看一眼,而且凭着李方兄的文字能力,吃酒能力,尤其是他当司仪练出来的言说能力,谋个一官半职,不是很有其可能的么?但是不久李方兄却又悄无声息回到文学圈子里来了,没有问过个中细故。但这样的飞一圈回来,这样的让很多人都看不明白的选择,无论如何,都是值得佩服的。

到底我所言不虚,李方兄果然为自己策划出一本书来,就是这部《一个人的电影史》,无论如何,这部书首先得益于策划的成功。说是一个人的电影史,其实说成一代人的电影史也未尝不可。在李方兄所描述的那个时代,大家的精神生活和获取精神成果的途径是差不了多少的。我读这本书时,格外地觉得熟悉和亲切,好像是我自己写的,好像写的就是我的经历。相信具有同样感觉的人绝非只我一人。一代人的成长史,一代人所可能的娱乐和教化,大体都在这里了。殷切地希望这部书早一天面世,好给更多的人看到,好使我们在一次次重温中有新的启迪和深的反思。

猜你喜欢
西海固司仪翔宇
我爱冬天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s of Calligraphy Criticism
刘军、叶翔宇、周博作品
不按套路
财政大权
宁夏西海固地区回族与汉族的中医体质分析
关于西海固 我们一直了解得太少
什么花?
“挖地雷”的故事
行走在西海固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