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概念教学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2016-06-07 23:38李红
创新时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概念化学思维

概念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复习课、新授课都离不开概念。在现代教学的发展中,概念教学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要更自觉、更有意识、更科学地进行。概念形成的重要渠道是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并为进一步学习新概念创造条件。学生的思维品质反映了个体间思维发展水平的差异,是衡量思维优劣、判断能力高低的主要指标。学生对概念的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的学习过程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同样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现结合化学概念的教学过程,就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又称为思维的发散性,即善于全面地看问题,不仅善于抓住某个问题最一般的基本框架,而且不会遗漏有关的重要细节和主要因素,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寻求解答的思维品质。在化学概念的教学中,思维的广阔性表现为能区分不同的概念,广泛进行对比、联想,从而理解概念的外延和内涵。

例如,在有关物质分类的概念教学中,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①用提问的形式请学生列举熟悉的化学物质(老师有意识地按混合物、纯净物两大类排列),并在黑板上画圈显示。②在纯净物这个大圈中,根据物质所含元素的种类,又可以分出两个中圈(单质和化合物)。③在化合物中圈中,根据所含元素的种类及特征,又可分出一个个小圈,如氧化物等。④再提供一些陌生物质的化学式,请学生将之一一“对号入座”,激发他们对身边物质的初步感知。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训练学生掌握概念特点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在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这是发展思维广阔性的基础。例如,氧化反应的教学。在学习了氧化反应定义后,学生很容易被激发起“供氧物质”的联想:除了一开始反复出现的氧气这种常见的单质氧化剂外,化合物是否有此性质?当对比学习还原反应后,马上又可以联想到: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必定是同时发生的。通过后面对还原反应的概念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并不仅限于氧气中的氧,从而整体把握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过程同样是培养思维广阔性的又一机会。

二、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又称思维的变通性,是指能够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地改变和调整已有的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定势的影响,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化学概念教学中,主要表现在运用概念,灵活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例如,在复分解反应概念教学中,在学生通过书本实例总结出了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后,请学生观察判断其他一些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由此让学生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互相交换离子这一特征。又如,在学习溶液的概念后,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空气是不是一种溶液?由此对溶液的三个基本特征理解得更加透彻: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显然这种思维的灵活性是在准确把握概念的实质基础上产生的。当然,逆向思维的训练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有效途径。

三、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即严谨性,是指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探求所研究问题的实质,以及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它主要体现在善于从复杂的现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善于探索事物间的联系和差异。化学思维的深刻性,就是要在复杂的问题中,体会到问题的背景,体会到其中迁移变换的过程。例如,江苏省无锡市近几年流行的中考流程题和综合题,普通学生往往感到很困惑、甚至无从下手。因为有些化学工艺流程、科学探究过程很复杂,题目篇幅较长,呈现的新信息又很多,需要学生全面、仔细阅读后,完整理解生产目的和背景等,筛选并抓住有效信息,找到解题的突破口,由表及里,顺藤摸瓜,将其他问题一一化解。在陌生的化学情境中,如何选择利用有效的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化学新概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方面,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掌握利用背景来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一个好机会。

四、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品质。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实事求是、周到、缜密的思维。学生在学习概念过程中,思维的批判性主要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等形式。例如,在酸碱盐的概念教学中,教材没有明确的酸和碱的定义,盐的定义也仅仅是通过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钠等一些典型的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例得出的,那么,硝酸铵、氯化铵等不含金属离子的化合物是否属于盐?从而产生了对盐的定义的严密性的质疑,由此也进一步认识了究竟什么是盐。总之,在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创造条件,利用相关的概念作研究背景,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性,不仅对充分理解概念,把握概念的实质有好处,同时也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好处。

五、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直觉性

直觉思维是指人们不受逻辑规则约束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应该做更多的工作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图、表等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直觉性。例如,在溶解度曲线教学中,借助列表法,尝试绘制溶解度曲线,通过曲线走势等,直观地告诉学生,溶解度曲线可以清楚地表达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从而有助于对曲线上不同点的含义的分析和理解。

六、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思维的结果相对于已有的认识成果来说,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这是思维活动中最宝贵的品质,它是一种探新的思维活动。在概念教学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多思多想,独立地思考、分析问题。例如,验证某物质能否作为催化剂?通过设计方案,进行科学探究。从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到对比实验、观察现象、分析与评价等,创造性思维在每一个环节中一一体现。

总之,化学概念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同时也应把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作为重要一环抓好。因为好的思维品质将使学生受益终身。当然,良好的思维品质在其他教学环节(如解题教学)中也有很多好的机会,只要教师心中有了这个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处处都可进行。

李红,无锡市后宅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无锡市化学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自2000年担任校级领导以来,每年仍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任教初三化学,且每年中考成绩优秀,深受学生、家长、同行好评。近年来,有多篇论文发表、获奖,先后曾主持多个省、市教科院、教研室规划课题,并得到专家高度认可。

猜你喜欢
概念化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