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抱琵琶半遮面

2016-06-07 00:08谭秋芳朱耀华
创新时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人教版文章语文

谭秋芳 朱耀华

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请你两手十指交叉,竖起两根食指,两眼紧盯两食指,你就会发现两食指在慢慢靠拢。试一试?

你一定会很惊讶地回答我:真的,两食指真的靠拢了!是的,朋友,让我告诉你,这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暗示。

在教学中,暗示可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入理。那么,如何在语文学科中有效地渗透暗示手段,使语文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认为,一堂完整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如一篇“雏散神聚”的散文,将暗示等各种传知手段融于必备的教学环节是“雏”,瞄准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是“神”,只有准确地把握好“雏”,才能使“神”大放光彩。

一、重视“导入”环节,润“课”细无声

“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前奏,是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的第一步,也是运用暗示手段来施展课堂魅力的有效环节。导入的方式有多种,但只有真正适合学生、适合文本的导入才能发挥暗示的功效,使语文课达到润“课”细无声的效果。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尤为注重用导语来暗示、激发学生思维,笔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故事导入法。这是笔者常用的一种方法。这里所说的故事,或关乎文章内容,或关乎文章主题,但都能很快地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带学生入境。例如,教学《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上〉)时,由于本文是一首现代诗,学生一时间很难入境,难以把握诗歌的内容与主题,笔者便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将它写成了这样一则小故事来导入:有这样一位诗人,父母是中小学教师,从小,他便随着父母的工作调动而到五、六个地方生活过,但一直没有走出山的世界。对于一个对外界充满好奇的少年来说,他唯一的追求就是能走出无言的群山,去看看“山”那边的世界,他努力着,奋斗着,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他仍不肯放弃。终于有一天,他真的攀上了那些堵在他面前的群山,见到了“山那边的海”!这一导入,既向学生暗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让学生快速地把握“山”与“海”的象征含义,使原本难以把握的两个相对的形象顿时变得鲜活生动。

2.多媒体道具导入法。随着多媒体设备进入教室,我们的语文课堂也成了琴棋书画样样齐全的场所。我们利用音乐、图片、动画来刺激学生大脑,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较易获得暗示。

(1)音乐导入法。音乐是心灵和情感的鸣唱。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便是音乐与文学的完美和声。选择合理、恰当的音乐是教师使用暗示手段的有力保障。教师教学《土地的誓言》(人教版七年级〈下〉)时,教师以一首《松花江上》导入,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使其正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2)图片导入法。图片可以带给学生视觉上的感受,运用图片导入,会比教师的语言导入更具有说服力和真切感。现代科学证明,人大脑中的信息百分之八九十是通过视觉获得的。所以这一导入法尤其适用于说明文、诗歌、散文等抽象性较强的文章。例如,教学《化石吟》(人教版八年级〈上〉)时,教师可展示一系列的化石图片,让学生观察,产生一种直观效果,有利于学生真切地了解“什么是化石”以及化石的构造。

(3)动画导入法。动画能够视听结合,显然可以收到一般言语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内容中,更能增强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学《木兰诗》(人教版七年级〈下〉)时,用一段动画《木兰诗》导入,既展示了课文大意,还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背景导入法。每篇文章都有它的写作背景,运用文章的背景导入,可以将文章内容、主题思想更好地暗示给学生,便于学生更深入地解读文章,把握重点。例如,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人教版七年级〈下〉)时,教师可以从介绍普法战争入手,让学生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法国人民深深的爱国情怀。

导入,本身就是一种暗示。

二、紧扣课之“魂”,随暗示“潜入夜”

内容新授是一堂课的灵魂,也是发挥暗示效力的主阵地。合理地将暗示手段用于提问、作业布置等教学环节,将会使整堂课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1.巧提问,妙暗示,为好课推波助澜。提问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有利于教师运用暗示手段的一个环节。一位美国的教学法专家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显示出来。”可见,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问,取决于提问的技巧、暗示的运用。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用于合适的时机,就是对学生的一个很好的暗示,它会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进新课程。

(1)投石激浪,用“问”暗示出文章的条理。《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版七年级〈上〉)一文告诉我们,一个难的大问题,可以科学地分解为几个容易的小问题,教师如果步步引导,就可以轻松地解决难题。同样,对于一整篇文章来说,我们也可以通过问题将它分解,理出文章的条理,最终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例如,教师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教版七年级〈下〉)时,笔者让学生紧紧抓住题目,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①从题目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②你能找到文章的过渡段吗?通过设计这两个问题,学生很快便能发现文章主要介绍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处的童年经历,用第9段作了一下过渡。这样,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在学生面前便一览无余了。

(2)由表及里,用“问”暗示出下一个教学环节。课堂上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的。它提出或能引起学生兴趣,或能揭示新的教学目的。例如,教学《旅鼠之谜》(人教版八年级〈上〉)时,笔者在分析完课文内容,了解了旅鼠的三大奥秘之后,紧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读来生动有趣,知识性强。可它和我们之前所介绍并学习的一般说明文似乎不尽相同,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区别吗?设计这一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从课文分析中走出来,转到对文章写作手法的把握上来,进而学习科学小品的一般写作特点。

(3)形散神聚,用“问”暗示出文章主旨。所谓“形散神聚”,是指不按习惯思维从正面设问,而是通过一系列由侧面表现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去思考问题,从而直接地把握文章的“神”—主旨。例如,教学《孔乙己》(人教版九年级〈上〉)时,由于学生对主题的把握有一定的难度,故在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主题时,笔者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作者通过人物的塑造反映了怎样的主题思想?②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③孔乙己的悲剧是孔乙己一手造成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这三个问题都从表面“责任”的追究入手,更多地关注情节,让学生关注人物悲剧命运的自身原因和社会原因,最终解决了核心问题。

2.重视作业布置,将暗示进行到底。作业布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作业布置得好,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继续深入地了解文章主旨,把握重点。如今的初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语文学科中的字、词、句,以及篇章的基础知识,对学语文的欲望已转入到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学习、生活实际问题的尝试阶段。因此,语文作业的设计应投其所好,作业应多趋向于实践运用的题型训练,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求学需要,使暗示的作用在这一阶段得到充分发挥。例如,教完《看云识天气》(人教版七年级〈上〉)后,教师可及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介绍的有关知识,观察天上的云和光,并推断出近日的天气情况。”使学生通过观察、记录、推测、交流、展示及验证等活动,体验课文知识的真实性。这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了有关天气的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判断及实践能力,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

暗示是一门艺术,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之路上积极探索暗示手段的科学用法,使其更好地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服务,为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服务。

猜你喜欢
人教版文章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