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术后预见性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2016-06-09 12:54汤晓丽
当代医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预见性状况胆囊

汤晓丽

胆囊切除术后预见性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汤晓丽

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措施在胆囊切除术患者预防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90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胆囊切除术后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实施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89%)明显低于对照组(2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5.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广泛推广。

胆囊切除术;预见性护理;并发症

胆结石合并胆囊炎在临床中较为常见,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其切口小、疼痛较轻、恢复时间短的优点,成为治疗胆囊疾病的首选[1-2]。但是,多项研究显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常会发生较多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状况,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困扰[3-4]。因此,临床中对于患者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的提出也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状况,提高治疗的临床治疗的关键。

本研究旨在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是指在胆囊切除术前即对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状况进行分析,并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干预,进而显著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预后状况。临床研究显示,对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手术的疗效及预后状况。本次研究中本院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可能发生的术后并发症进行预防,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苏州市相城区漕湖人民医院接诊的90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35.62±7.61)岁;对照组45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5.53±7.47)岁。纳入标准为:(1)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并且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实施;(2)患者均符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指征;(3)患者均明确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伴有胆囊结石或者慢性胆囊炎。排除标准:(1)术中转为开腹手术的患者;(2)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严重疾病的患者;(3)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后的健康指导、用药指导及病情的严密观察。观察组则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护理。具体操作方法为:(1)加强对术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高血压及有出血倾向患者的密切观察,与此同时,给予患者低流量的吸氧治疗,24 h全程心电监护,护理人员增加探视的次数,密切关注患者面色、引流物颜色及血压的变化,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从而降低患者腹腔出血的风险;(2)对于术后日常活动能力减低的患者,早期协助患者进行活动,促进患者肠胃功能的早期恢复,针对术中麻醉用量较大的患者,给予患者胃肠减压治疗,从而避免患者发生术后腹胀;(3)根据患者的具体术后恢复状况,日常活动能力较差的患者,进行辅助活动,合理进行热敷、腹部按摩、导尿等处理,从而避免患者发生术后尿储留;(4)在不影响术后T管引流的基础上,将T管提高,控制患者的胆汁外流,从而促进患者术后早期的恢复,避免胆漏的发生;(5)在围术期,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及时掌握患者病情的进展,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对于出现术后疼痛的患者,给予患者热敷、镇痛剂、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对症治疗和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分析。满意度的评价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评分表格在患者术后进行满意度的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格式表示,并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并发症状况的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89%)明显低于对照组(2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43,P=0.0154)。见表1。

表1 2组并发症状况的记录分析[n(%)]

2.2 2组术后满意度的调查记录 观察组中评价满意的患者有30例,一般的有13例,不满意的有2例,满意率为95.50%;对照组中评价满意的患者有20例,一般的有16例,不满意的有9例,满意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48,P=0.024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针对胆囊疾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操作简便、切口愈合快等优点,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认可[5]。但是,与此同时,多位学者在胆囊切除术后对患者进行调查中发现,术后患者常会发生恶心、腹胀、腹腔出血、尿储留等多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状况[6]。

腹腔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重难点,本研究中本院在对手术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研究过程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8.89%,明显低于常规的护理干预(28.89%)(P<0.05)。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是指在围术期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类并发症状况采取积极的应对和预防措施,通过避免各类危险因素的诱导而起到预防并发症发生的作用[8]。本次研究中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恶心、腹胀、腹腔出血、尿储留等多种并发症,采取与之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预防。加强对术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高血压及有出血倾向患者的密切观察,对于术后日常活动能力减低的患者,早期协助患者进行活动,促进患者肠胃功能的早期恢复,根据患者的具体术后恢复状况,日常活动能力较差的患者,进行辅助活动,围术期,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价分析。

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预后状况得到较好的改善,患者对于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进而也得到显著提高(80.00% vs 95.50%)(P<0.05)。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显著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

[1] 刘海燕,葛梅,刘丽芳,等.临床护理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广东医学,2011,32(10):1361-1362.

[2] 郭增芬,白中山.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护理[J].河北中医,2012, 34(8):1247-1248.

[3] 许红霞,邹春霞,王菲,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4):62-63.

[4] 孙国霞.预见性护理在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2, 28(23):3634-3635.

[5] 蒋莉.胆囊切除术后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5, 11(2):379.

[6] 李伟.预见性护理对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及VAS评分影响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10(21):1965-1967.

[7] 王好,赵义萍,赵艳梅,等.护理干预对胆囊切除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6):195-197.

[8] 李伟.预见性护理对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及VAS评分影响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12(21):1965-196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075

江苏 215144 苏州市相城区漕湖人民医院 (汤晓丽)

猜你喜欢
预见性状况胆囊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