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会泽教育快速发展

2016-06-12 20:12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6年3期
关键词:会泽县骨干教师教职工

民族振兴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于教师。会泽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素质提高,做到阳光透明、体现能力和水平,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全县教育取得优异成绩,实现教育的振兴和跨越发展。

以人为本,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

会泽立足于工作实际,实施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取消学校行政级别,全县所有学校校长聘任、教师调动均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做到了人权、事权的统一。中小学教师工资、公务费统一由县发放,确保了中小学教师工资、公务费按时足额发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会泽县教师招聘安置和教职工调聘办法》《会泽县校长考核选聘或公开招聘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和绩效分配制实施方案》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在教师聘用、分配、管理、考核、培训等方面有了制度保障。县教育局要求各中学和县直学校把《会泽县教师招聘安置和教职工调聘办法》等人事工作制度转发到各处(室)、年级组,中心学校转发到各小学(校点),并及时组织召开学校教职工会议,全文传达学习相关人事制度,保证全体教职工全面了解和掌握教师招聘安置和教职工调聘的条件、程序和要求等。同时,让广大教职工依据相关人事制度,对新教师招聘安置和教职工调聘工作进行监督,维护了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阳光透明,合理配置富有活力的教师资源

一是阳光招聘调聘教职工。会泽实行面向全国,通过发布公告、资格审核、报名、考试、面试,按照分数从高到低自主择岗的方式招聘和安置教职工。通过发布公告、资格审核、报名、考试、面试,采取择优录用的方式调聘教职工。在招聘和调配中邀请县纪委、组织、人事等部门人员全程监督,完全把教职工招聘、调聘工作亮在阳光下,吸引了一大批师范院校毕业生到会泽上岗就业。近5年来,连续实施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共招聘特岗教师1 260人,另外招聘定向师范生等69人,5年间共计招聘新教师1 329人,平均每年招聘新教师265人。每年调聘教职工100余人,调聘过程公开、透明,完全依靠教师自身实力调聘,赢得了广大教师的支持和肯定,得到全县教职工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是公开选拔聘任班子成员。学校校长通过自下而上、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学校教职工大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无记名投票表决,赞成票达半数以上方可聘任的方式进行聘任。学校副校长由校长提名,县教育局组织人员进行考察,学校教职工大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无记名投票表决,赞成票达半数以上方可聘任的方式进行聘任。学校中层管理干部、村完小校长由校长提名,教职工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由校长聘任。对学校班子人员任职年龄做出规定,校级领导任职年龄不超过55周岁;副校级、处(室)主任任职年龄不超过48周岁;完全小学校长任职年龄不超过45周岁。通过年龄规定,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进退机制,让学校领导班子始终充满活力和朝气,始终保持昂扬的工作斗志。学校校长发生变动时,原校长聘任的副校长、学校内设机构负责人随之自然解聘,不需办理解聘手续。新任校长上任后,按规定程序在2个月内重新考核聘任班子成员。聘任人选可以是原任人选,也可以是新提拔人选,聘任结果报教育局备案。在新班子没有聘任前,由新任校长指定处(室)临时负责人。通过重新组建,形成以校长为核心、团结有力的学校领导班子。

三是积极储备后备人才资源。为确保学校领导岗位后备人才充足,为优秀教职工提供锻炼机会,培养适应工作需要、富有奉献精神、德才兼备、勇挑重担、善打硬仗的后备干部队伍,县教育局建立了校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每年选拔一批校长、副校长后备人才,并适时对后备干部进行培训,确保后备干部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储备一定的管理经验,不断把优秀人才选拔任用到学校领导岗位上。近年来,会泽县新选拔任用的学校校长、副校长基本都来自于后备干部,让后备干部真正能够得到选拔任用,选拔任用后确实能够抓好学校管理,促进学校不断发展,带领学校取得更好的成绩。

务实创新,努力打造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一是深入开展“一评三考”。每年在校长和教师队伍中开展“一评三考”活动,“一评”即召开社会各界、乡(镇)领导、站(所)负责人等人员参与的座谈会,对校长和教职工履职情况进行民主评议。“三考”即从教育教学、专业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对校长和教师进行考核。通过“一评三考”工作,把校长和教师置于社会的监督平台上,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使其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逐步成长为社会、家长、学生满意的学校领导和教师。

二是不断加大学习培训。每年组织教师培训9 000余人次,除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培训外,还进行文明礼仪、心理健康、论文写作等培训,切实增强教师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各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政治学习和理论学习,让全体教职工及时掌握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教育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解决工作上的困难和问题,推进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积极组建骨干教师队伍。每两年考核组建一批近1 000人的骨干教师队伍,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要求骨干教师每年读1套教育专业书籍,写出5 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出1份高质量的模拟考试题,写1篇教研论文和1篇优质教案,开展1次示范课或公开课;校内听课不少于30节,评课不少于10节;指导、帮扶1~2名青年教师。通过骨干教师队伍的建立和管理,发挥了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促进全县教师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四是定期检测教师能力。每年组织高中、初中毕业班教师参加省、市毕业统测,教师与学生使用同样的测试试卷,和学生同步进行测试。县教育局组织人员进行评阅,将测试结果进行公布,要求测试不合格的教师进行补测,直至测试合格。各学校将教师测试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评先选优、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依据。通过测试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教师钻研教材、熟悉业务的工作意识。

树立典型,充分调动教师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

一是树立模范教师典型。通过召开模范教师事迹报告会,下发向模范教师学习的倡议书,报刊、网络宣传等形式,树立了一批具有高尚道德品质、良好教师形象、优异教学业绩的模范教师典型,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良好氛围。其中,“会泽七子”被评为2013年全国最美乡村教师,中央电视台多次宣传报道他们的典型事迹。

二是隆重表彰教育先进。每年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和各学校均要召开教师节表彰大会或教育教学质量表彰大会,隆重表彰奖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树立教师良好形象。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长效机制,加大对教职工德、能、勤、绩的考核,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严禁教职工从事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驱赶或变相驱赶学生,侮辱或变相侮辱学生。深入开展查禁教职工参与带赌博性质的打麻将、打扑克活动,引导教职工参与健康娱乐。

关注生活,切实解决广大教师的后顾之忧

会泽县大部分教师在山区或半山区工作,生活环境差,广大教师希望在县城拥有住房。为满足教师的要求,县教育局多方协调,以行政划拨土地的形式在县城西边征地152.3亩,建盖了有672套住房的教育小区。小区内建有小学和幼儿园,旁边有初中、高中学校,还有医院、菜市场等公共服务场所。教育小区因其价格低廉、质量优良、配套设施齐全,受到了全体购房教师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更多的教师希望在城区购买住房。在广大教师的强烈要求下,县教育局还以低于同期商品房每平方米400多元的价格,组织教师们团购了2 300多套住房,圆了绝大部分教师的城区住房梦。同时,县教育局积极争取,在广大中小学建设近2 000套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和中小学教师公共租赁住房,解决2 000余名教师在校期间的住宿问题,让广大中小学教师“安居乐教”。

会泽县教师队伍建设的不断加强,强化了广大教职工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的思想意识,树立了“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的教育观念,增强了教职工“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自觉性,确保了教育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越来越高。

猜你喜欢
会泽县骨干教师教职工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骨干教师在学校科研中的作用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构建五种机制培养骨干教师
会泽县黑颈鹤保护取得的成效与潜在威胁
会泽县中学健美操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折腾人的“骨干教师”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