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绿化工程系列标准解读

2016-06-13 08:57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贾春峰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郭晓亮
大众标准化 2016年5期
关键词:工程质量绿化高速公路

●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贾春峰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郭晓亮



高速公路绿化工程系列标准解读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贾春峰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郭晓亮

贾春峰,工程师,2007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专业,主要从事交通环保科研和环保景观绿化设计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6项科研项目,其中3项科研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科研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项科研成果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主持编写了山西省高速公路绿化工程系列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的空白;研究开发《交通运输行业环境管理信息平台》,促进了公路环境信息管理研发方向的发展,成功申请一项国家专利《一种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植被恢复系统》。先后完成了山西省20余条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工作,多项设计获山西省优秀设计奖。

郭晓亮,工程师,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现就职于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主要从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监测评估、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工作。

高速公路绿化工程系列标准包含《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DB14/T 720—2012)、《高速公路绿化工程质量验收指南》(DB14/T 850—2014)、《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DB14/T 1108—2015)3个标准,涵盖了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技术、绿化工程质量验收技术、绿化工程投资估算3个方面的内容,是全国首个高速公路绿化工程系列标准。

标准制定的背景

1.公路绿化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增强,需要技术标准的指导

随着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公路景观绿化也得到了不断发展,绿化工程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路工程的安全稳定、水土保持、景观美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养护、验收、投资估算都需要相应的标准来规范指导。

2.公路绿化工程兼具功能性和地域性,需要技术标准的规范

高速公路绿化工程有其自身的功能性,如中央分隔带的植物要起到防眩的作用,防止对向行驶的车辆产生眩光;路线合流点之前的区域是植物禁止栽植区,禁止栽植一切遮挡视线的树木。同时,绿化工程还应适合山西省省情和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优先考虑植被恢复和防止水土流失,树种选择应优先乡土树种。

3.影响公路绿化工程质量因素较多,需要技术标准的统一

绿化工程的优劣,关键还要验收来评定。特别是对公路绿化工程的过程进行控制尤为重要,对分项工程的基本要求和实测项目中的检查项目还应进一步细化指标和允许偏差,对于绿化工程施工现场验收检查记录表还应规定明确的指标,来指导实际工作,进一步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4.公路绿化工程投资缺少依据,需要技术标准的支撑

绿化工程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绿化工程投资估算时,缺少相应的依据。现行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估算指标》(JTG/T M21-2011)对路基工程、路面工程等都规定了相应的指标,但缺少绿化工程的指标,不利于进行投资预测、投资控制、投资效益分析,从而合理确定项目投资。

编制的原则

1.立足实际

在标准编写的过程中,开阔思路,立足于调研省内已通车高速公路的绿化设计、施工及管理方面成熟的经验,同时借鉴吸收其他行业的绿化工程相关技术,结合山西省的省情和自然地理条件,编写适合山西省高速公路的绿化工程系列标准,充分体现标准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2.相互补充

着眼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高速公路绿化工程方面的空白和薄弱环节,进行标准的编写,以规范和指导我省高速公路绿化工程的实施。

3.确保安全

标准编写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绿化工程的各个环节的安全问题,从中央分隔带的植物防眩高度和间距、互通立交区合流点处的禁止栽植区等方面,详尽地对安全问题进行阐述。

4.兼顾操作性和灵活性

充分考虑标准的可操作性,沿用交通部相关标准的思路,使用者可以快速掌握该系列标准的要点,增强了标准的操作性,并兼顾灵活性,给绿化工程设计师、其他技术人员留有一定的发挥余地。

标准的基本内容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的内容包括:

第1部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术语和定义、设计原则、绿化设计要求及植物材料选择参考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新建、改扩建的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其他等级公路的绿化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2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本标准主要参考和引用的12个规范性文件。

第3部分“术语和定义”。JTJ002-1987、CJJ/T 91-2002和JT/T 644-2005界定的术语和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文件定义的术语均适用于本文件。

第4部分“设计原则”。阐述了安全第一、优先考虑植被恢复和防治水土流失等生态功能、植物选择原则、绿化效果与周围环境协调4条基本原则。

第5部分“设计程序”。对公路的3个设计阶段进行了划分,明确了外业勘测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提供的图标及概预算资料。

第6部分至第11部分均按照一般要求、设计要点、植物选择3个环节进行编写。

第6部分“中央分隔带绿化”。中央分隔带植物的主要功能是防眩,对种植形式、回填土要求、植物选择原则、并分平直路段和平曲线路段、凹形竖曲线路段、凸形竖曲线路段制定了定量设计要点、给出了植物选择推荐树种。

第7部分“路侧绿化”。路侧绿化的主要功能是防护路基稳定。路侧绿化包括路堑边坡绿化、路堤边坡绿化、碎落台绿化、护坡道绿化、排水沟外侧绿化。其次,对路侧绿化的各部分分别提出了设计要点,包括苗木的种植位置、种植间距、边坡上可适当点缀乔木和灌木,不宜选用根系浅、易倒伏的树种。路堤边坡树高〉3.0 m的乔木和冠幅〉2.0 m的灌木的种植位置,应在路肩外边缘水平距离5 m以外。碎落台绿化区域应回填种植土。排水沟外侧如果有对公路沿线各种影响视觉景观的物体,宜栽植高大乔木进行遮蔽。最后,给出了植物选择推荐树种。

第8部分“互通立交区绿化”。互通立交区一般位于山区、远郊区、城市周边。地理位置不同,绿化的要求也不同。山区、远郊区以自然恢复为主,城市周边可根据当地文化特色采用图案式景观,在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前提下,可适当设计部分有代表性雕塑。绿化范围包括边坡和合围区。在行车合流点之前,考虑车辆会车的需要,应保证一定的停车视距,按照通视三角区的要求,禁止栽植遮挡视线的树木。在车道分流处,匝道外侧及车辆驶出匝道的地方种植标志树,用于线形预告。最后,给出了植物选择推荐树种。

第9部分“服务区和收费站等场站区绿化”。场站区一般是人员活动较为密集的区域,应综合考虑建筑、构筑物、沿线设施等景观要素,协调路内景观与路外景观,使公路景观与沿线自然、人文景观和谐统一。因地制宜,采取以植物群落为主,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多种植物立体配置形式。选择寿命较长、病虫害较少、无针刺、无飞絮、无毒的植物种类,避免对人员的伤害和干扰。对服务区停车场、加油站和其他区域的植物绿化提出了设计要点。最后,给出了植物选择推荐树种。

第10部分“取、弃土场绿化”。取、弃土场宜根据其土质、灌溉条件、气候特征、生产功能及规划情况等合理确定利用方向,宜耕则耕,不宜恢复耕地时则进行绿化。应遵循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针阔叶树混交,乔灌结合的原则。农业用地一般覆种植土60 cm,林业用地覆种植土30 cm。最后,给出了植物选择推荐树种。

第11部分“隧道口、特殊景观点段绿化”。隧道口的绿化包括边坡、洞口仰坡、中央分隔带或三角带等。根据高速公路沿线的工程特点和景观特点,可设置特大桥的桥头公园、特殊路段的观景台等景观点。隧道进出口的中央分隔带或三角带宜种植高大树木,缓和洞内外光线的差异,降低眩晕感。边坡和洞口仰坡的绿化设计参考本标准边坡的绿化设计要点。

“附录A”分绿化区域的不同给出了高速公路绿化推荐主要树种。

《高速公路绿化工程质量验收指南》的内容包括:

第1部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绿化工程质量验收总则、施工过程验收、交工验收、竣工验收的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高速公路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绿化工程和绿化更新改造工程。其他等级公路绿化工程可参照此标准执行。

第2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本标准主要参考和引用的4个规范性文件。

第3部分“术语和定义”。对根盘直径、种植穴(槽)、换苗率等术语进行了解释说明。

第4部分“总则”。坚持“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绿化工程验收应符合设计的要求,与设计文件内容保持一致。施工过程验收突出施工重要节点质量控制,保证绿化工程质量合格。随施工内容和施工进度的不同,各绿化工程分项工程验收与施工同步进行。

第5部分“互通立交区绿化工程”。“栽植土及地形工程质量验收”重点对栽植物的回填深度、栽植土土块颗粒直径、土壤理化性质、地形相对标高4个指标给出了规定值、允许偏差、检验方法、检验频率方面的实测项目,对栽植物的外观、沉降高度等给出了规定。

第6部分“服务区、收费站等站区绿化工程”。“交工验收”中要求服务区、收费站等站区绿化应满足设计要求。其绿地面积应大于总面积的30%,绿地内的植被覆盖率应大于85%。绿化附属设施的质量按GB 50300验收。孤植树、珍贵树种以及乔木树种应保证成活。其余环节验收工程与第5部分“互通立交区绿化工程”中的要求一致。

第7部分“隧道口、特殊景观点段绿化工程”。“交工验收”中要求隧道口进出口的中央分隔带或三角带宜考虑遮光的种植用途,边仰坡种植攀援植物不得侵占隧道建筑边界。其余环节验收工程与第5部分“互通立交区绿化工程”中的要求一致。

第8部分“中央分隔带绿化工程”。“栽植土及地形工程质量验收”中要求应回填栽植土,栽植土的厚度应大于60 cm。栽植土的酸碱性、排水性、疏松度等应满足植物生态习性的要求。“交工验收”中要求中央分隔带的苗木修剪后的高度应为高出路面1.4 m~1.8 m,栽植的株、行距合理,应满足防眩功能要求,不得影响交通安全。

中央分隔带绿化不得遮挡设置于中央分隔带的标志牌,保证在有效距离内可以清晰地识别标志牌。其余环节验收工程与第5部分“互通立交区绿化工程”中的要求一致。

第9部分“路堑边坡绿化工程”。“交工验收”中要求边坡绿化不得遮挡路侧标志牌,保证在有效距离内可以清晰地识别路侧标志牌;曲线内侧绿化必须确保公路视距要求;路侧绿化的种植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边坡绿化施工不得破坏公路路基。绿化植物的树枝枝条均不得伸入高速公路净空界限内。其余环节验收工程与第5部分“互通立交区绿化工程”中的要求一致。

第10部分“路堤边坡绿化工程”。“交工验收”中要求绿化植物的树枝枝条均不得伸入高速公路净空界限内,树高大于3.0 m的乔木和冠幅大于2.0 m的灌木的种植位置,应在路肩外边缘水平距离5 m以外。其余环节验收工程与第5部分“互通立交区绿化工程”中的要求一致。

第11部分“路堤边坡绿化工程”。“交工验收”中要求碎落台绿化区域应进行绿化用土回填,回填土的厚度应大于30 cm。草坪、苗木不得有明显病虫害。其余环节验收工程与第5部分“互通立交区绿化工程”中的要求一致。

第12部分“护坡道、排水沟外侧绿化工程”。“栽植土及地形工程质量验收”对原土种植地和特殊种植地提出了要求。其余环节验收工程与第5部分“互通立交区绿化工程”中的要求一致。

第13部分“取、弃土场绿化工程”。“栽植土及地形工程质量验收”要求取、弃土场宜根据其土质、灌溉条件、气候特征、生产功能及规划情况等合理确定利用方向,宜耕则耕,不宜恢复耕地时应进行绿化,根据恢复要求回填栽植土。其余环节验收工程与第5部分“互通立交区绿化工程”中的要求一致。

第5部分至第13部分栽植土及地形工程质量验收、种植材料质量验收、栽植工程质量验收、养护质量验收、交工验收、竣工验收6个部分给出了验收技术要点。每部分均按照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鉴定3个环节展开编写。

附录A给出了绿化工程质量过程验收记录表,包括施工测量放样报验单工程控制点放样(复核)记录表、植物材料进场记录报验单、植物材料进场签证记录表、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

《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的主要内容:

第1部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路绿化工程估算的一般规定、消耗量指标和指标基价。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绿化工程的投资估算,改建公路的绿化工程投资估算可参照执行。

第2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本标准主要参考和引用的2个规范性文件。

第3部分“一般规定”。规定了中央分隔带及路基两侧绿化长度的计算、路基两侧绿化内容、路基植物防护不含植草防护,植草防护可执行JTG/T M21-2011规定。互通立交区绿化面积由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未能提供的,可按其占地总面积的50%计算。沿线服务和管理设施绿化工程的面积由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未能提供的,可按占地总面积的30%计算。规定了山西省11个地市的指标抽换系数。绿化工程内容包括:测量放样;挖树穴;种植土铺设;撒播草籽;栽植乔木(含立支架)、灌木、绿篱;浇水;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施肥;场地清理;成活保养等。

第4部分“消耗量指标”。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按照绿化区域给出了人工、机械、材料的消耗量指标。

第5部分“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基价”,给出了本标准编写时采用的人工、机械、材料的基价表。

标准创新点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主要创新点:

1.补充完整了部分景观绿化设计内容。按照《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的要求,对服务区、取弃土场、隧道口绿化设计均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2.制定了绿化设计保证行车安全的定量标准。对于像互通立交区合流点处的禁止栽植区尺度进行了规定,不致阻挡视线,影响行车;对于中央分隔带制定了定量的植株高度和株距的要求。

3.对高速公路的重要节点如互通立交区、服务区绿化技术要求进行了相关规定。

4.制定了高速公路绿化区域的植物配置相关规定,对于高速公路绿化区域功能性差异较大,立地条件差异较大的情况下,突出了按照绿化区域进行植物配置的方法。

《高速公路绿化工程质量验收指南》主要创新点:

1.与《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工程划分、验收项目和指标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对分项工程的基本要求和实测项目中的检查项目的指标和允许偏差进一步细化,使验收评定打分结果明确化。

2.注重施工过程控制,增加了施工过程环节的验收指标。

3.规定了绿化工程施工现场验收检查基本指标,并制定了记录表。

4.增补了山西省地方标准《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中各类定量规定的验收指标。

《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主要创新点:

1.制定了不同等级公路,不同绿化工程(如中分带、路侧、隧道进出口、互通立交等处)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表现的指标和范围。

2.制定了单位合格产品(1 km或1 000 m2等)所必须消耗的工、料、机数量(或费用)标准。

3.规定了有关采用系数和抽换办法以及其他必要的说明事项。

预期效益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的制定规范了山西省的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技术,为保证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提高绿化美化效果、防治水土流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该标准的制定使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有据可依,改变以往绿化效果差、重复投资的局面,具有十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高速公路绿化工程质量验收指南》的制定规范了山西省高速公路绿化工程的质量验收技术,增加了施工过程环节控制,对检查项目指标和允许偏差进一步细化,使验收评定打分结果明确化,规范了绿化工程施工现场验收检查基本指标,并制定了记录表,增补了山西省地方标准《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中各类定量规定的验收指标。标准的实施可使绿化工程验收环节更加规范,使绿化施工过程控制和现场验收有据可依,对提高绿化成活率、确保绿化景观效果有重要意义;标准的实施,对减少绿化工程重复投资、降低后续养护成本有重要的意义;对建设绿色交通、低碳交通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规定的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是编制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工作阶段投资估算的依据,也可以作为编制固定资产长远规划投资额的参考。投资估算指标为完成项目建设的投资估算提供依据和手段,它在固定资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投资预测、投资控制、投资效益分析的作用,是合理确定项目投资的基础。投资估算指标中的主要材料消耗量也是一种扩大材料消耗量指标,可以作为计算建设项目主要材料消耗量的基础。制定行之有效的公路绿化工程估算指标,为规范公路绿化工程投资、分析、评价绿化工程经济合理性、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于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度、对建设项目的合理评估、正确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工程质量绿化高速公路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高速公路与PPP
高速公路上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