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延长术联合动力型支具治疗轻中型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疗效

2016-06-13 08:54曹广超郑大伟张广宇裴广楠寿奎水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屈肌支具前臂

曹广超,郑大伟,张广宇,裴广楠,寿奎水

(1.徐州仁慈医院 手外科,江苏 徐州 221004;2.无锡手外科医院 手外科,江苏 无锡 214062)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主要是因供血不足引起前臂肌肉变性、坏死,继而形成瘢痕、挛缩而影响肢体功能的病症,由Volkmannf 1881年首先提出,故又称Volkmann挛缩。肌肉供血不足是引起Volkmann挛缩的主要病因,其致残率高,治疗困难[1]。2013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采用肌腱延长术联合动力型支具治疗前臂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10~40岁,平均25岁,青少年发病率高。病因以骨折最常见,其中前臂双骨折2例,肱骨髁上骨折2例,前臂挤压伤1例,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1例。病程最长为伤后24个月,最短为伤后6个月,其中病程为伤后6~12个月者3例。

1.2 临床分型

按津下健哉[2]的分型,轻型:病变局限于深屈肌的一部分;中型:深屈肌完全受累,还涉及部分浅屈肌;重型:深、浅屈肌均受累变性,且有部分伸肌发生变性。本组中型4例,轻型2例。

1.3 手术方法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使用止血带。于前臂掌侧中远段作“S”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整个前臂掌侧深筋膜,锐性分离,使各组肌(肉)腱、神经充分松解,以恢复各自结构的独立性。术中如挛缩的深筋膜限制伸肘、伸腕,则分别将深筋膜的近、远端切断,显露前臂屈肌、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肱动脉后,逐一向远端游离,并加以保护。指浅屈肌腱尚好,将指深屈肌腱在高位切断,指浅屈肌腱在低位切断,使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被动无张力完全伸直,然后将指浅屈肌腱近端与指深屈肌腱远端用改良的Kessler缝合法修复,使肌腱延长,以改进手指屈伸功能。

图1 术前外观

图2 术前X线片

图3 术中肌腱松解

图4 术中肌腱延长

图5 术后动力型支具固定

图6 术后3个月随访

1.4 术后处理

2 结果

本组6例均获得12~38个月随访,平均24个月。按照手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3],分优、良、差3级。优:S3 M4,完全伸指时伸腕30°以上,功能活动接近正常,无神经残余后遗症;良:S3 M3,伸指位时伸腕达中立位,腕背伸时指间关节轻度挛缩,但不影响抓握精细动作功能;差:S1 M0,伸腕小于30°,手指挛缩继发,但较原始畸形减轻,功能有改善[1]。本组手指功能评定优 4例(66%),良 1例(17%),差 1例(17%),优良率为 83%。

3 讨论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是肘部及前臂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其病理改变是前臂密闭的筋膜腔内,组织液压力升高(30~50 mmHg),导致肌筋膜内肌肉、神经组织等缺血、缺氧,发生血循环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最后导致肌肉缺血挛缩,影响前臂手部功能,出现一系列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是一个恶性循环的病理生理改变的过程。目前对于急性期缺血性肌痉挛需进行切开减压,晚期治疗恢复效果差,可行功能重建术、肌腱松解及屈肌腱延长术等治疗。Stevanovicm等[4]认为肌腱延长术治疗轻中型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疗效可靠。

3.1 手术时机及适应证

对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临床手术时机尚存争议。Tremblay等[5]认为确诊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后延迟3个月再行手术修复重建等治疗。其目的是随着时间推移肌肉损伤程度及界限清晰,可避免在肌肉坏死变性炎症期手术发生肌腱粘连及挛缩并复发。本组6例于伤后6~12个月施行手术,除1例外,5例疗效优良,并且无复发。因此我们认为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手术治疗在伤后6~12个月为宜。

手术适应证:经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手指挛缩的轻、中型者均可行肌腱延长术治疗,但需在指浅屈肌腱功能存在时方可[6]。患者屈腕时,手指主动屈曲肌力在Ⅲ级以上,有手术指征;如手指完全无屈曲功能或挛缩手指关节僵硬,则不宜行本术式。

3.2 肌腱延长术治疗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优缺点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目前主要有屈肌滑移术、肌腱延长和肌腱转移术[7]、游离肌皮瓣移植术[8]、中药熏蒸加手法按摩[9]。屈肌滑移术手术创伤较大,并可导致手部握力减弱[10]。游离肌皮瓣移植术要求高质量接合肌肉神经支,操作复杂难度大。中药熏蒸加手法按摩对于轻型患者有一定疗效,对中、重型患者疗效不佳。肌腱延长术操作简便,使挛缩的屈肌适度延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足之处:此术式仅适合轻中型肌挛缩,指浅屈肌腱功能良好者;术后肌腱粘连严重,必要时需Ⅱ期手术松解。为避免肌腱延长的不足,我们采取早期联合使用动力型支具,加强患肢功能锻炼,防止肌腱粘连的发生。本组病例证实肌腱延长术联合动力型支具对轻、中型疗效良好。

参考文献:

猜你喜欢
屈肌支具前臂
肩关节、肘关节及前臂活动范围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左前臂异常屈肌一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下肢可调负重支具的应用
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针刀干预对中期膝骨关节炎兔模型伸肌-屈肌萎缩 状态及肌肉拉伸弹性模量的影响
脊柱侧凸支具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7例分析
改良腕手关节矫形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腕手关节屈肌痉挛及运动功能的疗效
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