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冰袋护理套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6-06-13 09:44乔继红张玉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冰袋移位舒适度

乔继红,张玉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骨科,江苏 扬州 22500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一种治疗膝关节严重疾病、解除膝关节疼痛、重建膝关节功能的重要手段。但手术创伤大,局部肿胀严重,疼痛剧烈,为减轻术后患者疼痛和关节肿胀,文献报道冰敷可使微血管收缩通透性降低,减慢神经传导速率,降低组织温度及细胞代谢,具有止血、镇痛、消肿的作用[1]。传统的冰袋冰敷常使用冷冻的生理盐水瓶外包裹毛巾置于患处,再行绷带缠绕于患肢进行固定,患者常因翻身、功能锻炼、不舒适等原因致冰袋滑落,从而中断冰敷过程;且因包裹的毛巾没有防止液体渗漏功能,冰袋在液化过程中产生冷凝水,直接接触伤口易造成伤口感染。为解决此缺陷,我科研制设计了一种防水冰袋套,并获得国家新型专利,2014年7月-2015年1月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7月-2015年1月我科住院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共68例,其中男31例,女37例,年龄52~83岁,平均65岁。原发疾病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提出的骨性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16例,女18例;观察组,男15例,女19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手术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毛巾保护术区伤口,冰袋由10%生理盐水250 mL制成,采用3个冰袋冰敷。对照组术后采用毛巾包裹冰袋、绷带缠绕膝关节的冰敷方法;观察组采用冰袋置于防水冰袋护理套中对膝关节处进行冰敷。两组冰敷持续时间均至术后5 d,每2小时观察冰敷处皮肤。

1.3 评价指标

患者的舒适度:对于舒适度的评分采用0~10级评分法进行评分[3]。感觉轻微不适2~3分,感觉中度不适4~7分,感觉重度不适8~10分。患者根据自己对于两种冰敷方式的使用情况,按照自己的感觉进行打分。

冰袋移位的频次:比较两组患者4 h冰敷时间内冰袋自行移位频次。

膝关节生理功能恢复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生理功能恢复至90°的时间[2]。

表1 两组对冰敷护理的舒适度比较(n)

表2 两组术后患肢肿胀消退的时间比较(h,±s)

表2 两组术后患肢肿胀消退的时间比较(h,±s)

组别 例数 肿胀消退时间对照组 34 107.8±17.6观察组 34 86.1±11.5t值 -5.55P值 <0.01

表3 两组相同冰敷时间冰袋移位频次比较(次,±s)

表3 两组相同冰敷时间冰袋移位频次比较(次,±s)

组别 例数 移位频次对照组 34 3.8±1.19观察组 34 1.0±0.75t值 -11.77P值 <0.01

表4 两组膝关节弯曲恢复至90°时间比较(d,±s)

表4 两组膝关节弯曲恢复至90°时间比较(d,±s)

组别 例数 恢复至90°对照组 34 6.9±1.4观察组 34 5.2±1.3t值 -5.11P值 <0.01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舒适度、肿胀消退时间、冰袋移位频次、生理功能恢复时间见表1-4。

3 讨论

3.1 使用防水冰袋护理套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由于自制防水冰袋护理套采用双层涂层面料,手感柔滑,避免对皮肤产生刺激,同时能防止冰袋溶化过程渗湿伤口敷料,减少创口感染的机会,患者感觉舒适。同时持续冰敷[5]能进一步降低局部神经末梢及细胞的敏感性,从而减轻疼痛。表1显示,两组患者对冰敷护理舒适度的评价,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使用防水冰袋护理套可减少冰块移位的频次,减轻术后患肢肿胀

肿胀是由于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以及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外渗到组织间隙所致[5]。正确有效的冰敷能使血管收缩、局部血流量减少、血管通透性降低、局部炎性渗出液减少、肿胀减轻[6]。通过本研究发现,自制防水冰袋护理套的使用能使冰袋充分均匀地覆盖于膝关节表面,增加了冰袋与膝关节的接触面积[7],同时由于自制防水冰袋护理套有布带子固定牢靠,不再简单使用绷带固定,患者在功能锻炼及翻身活动过程中冰袋滑脱、移位情况减少,保证了冰敷的效果。表2显示,观察组术后患肢肿胀消退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使用防水冰袋护理套可缩短膝关节生理功能恢复的时间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但是,功能锻炼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疼痛[8],疼痛可导致患者强烈的情绪反应而拒绝功能锻炼,持续有效的冰敷可减缓神经纤维传递速度,降低神经痛扳机点的兴奋,造成感觉及末梢运动神经改变,使得疼痛阈值提高而起到局部止痛的作用,调动患者潜在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锻炼的信心和毅力,促进患者早期、主动参与功能锻炼,提高膝关节功能锻炼的效果。表4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弯曲恢复至90°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猜你喜欢
冰袋移位舒适度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家里多余的冰袋怎么处理
保鲜冰袋安全吗? 用完之后怎么扔?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小小冰袋作用大
Σ(X)上权移位算子的不变分布混沌性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使用一次性治疗巾制作个性化冰袋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