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切12区E31油藏产水的地质因素

2016-06-14 05:45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1331
化工设计通讯 2016年2期
关键词:产水小层质性

张 皓(重庆科技学院,重庆 401331)



影响切12区E31油藏产水的地质因素

张 皓
(重庆科技学院,重庆 401331)

摘 要:开发过程中出水往往会影响采收率,针对切12区E31油藏,以储层特征为基础,结合水流向分析,找出了影响本区产水的主要地质因素。

关键词:切12区;产水;地质因素

现今,我国大部分油田已处于中、高含水期,显现出含水上升速度快,油田稳产难的特点[1]。在开发过程中出水后会导致,地层水容易沿高渗透带水窜,进而分割油藏,形成死油区,使采收率降低。究其原因,国内外研究者主要把其归为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的影响:地质方面可能在于油藏的构造特征和储层特征等因素。[2]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别,在同一油田不同油井之间含水上升速度不同。通过对产水因素研究,才能按照油藏开发的客观规律,采用不同的对策,有效地控制含水上升速度。

1 储层特征分析

1.1 夹层分布规律

从岩心资料来看,切12区E31油藏含油井段内没有明显的岩性夹层;从测井解释的成果来看局部存在物性夹层,其泥质含量较高(40%左右)。平面上切12区E31油藏各小层夹层,分布具有一定的条带形,大体上自南西向北东展布。

1.2 储层物性特征

根据切12区10口井328块物性样品分析资料,各油砂体的孔隙度、渗透率的分布均单峰型。孔隙度分布范围为1%~12.31%,主要集中在6%~10%,占样品数的49%,平均孔隙度为10%;渗透率分布范围为0.01 MD~216.8MD,主要集中在0.1 MD~5MD,占样品数的50%,平均渗透率为4.54MD。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储层分类标准,切12区为低孔、低渗储层。

1.3 储层非均质性

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分类方式较多,本次研究中就按照裘亦楠(1992 年)[3]关于储层非均质性的分类方法对切12区进行分类研究。根据对本区垂向及平面的非均质性计算,从平面变异系数以及级差看,各层均为较强或强非均质,其中3、5、7层最为严重。垂向来看砂层的非均质性强,油层垂向非均质性较弱。(如表1)

表1 切12区E31油藏垂向非均质性统计表

2 水流向分析

对切12区E31油藏,在注水井切12-16-8、切12-18-8、切12-11-8、切12-12-6等中注入示踪剂,发现现阶段突进现象严重,见示踪剂最短仅为75d,最大水驱速度达到了2.82m/d,最低水驱速度也达到了0.72m/d。受重力驱影响明显,向构造低部分水流速度更快,如切12-16-8井组,对距离较近海拔1160m的切12-17-8井,263d见剂,水驱速度0.72m/d,而对距离较远,海拔1150的切121井,219就见剂,水驱速度达1.25m/d。受构造和沉积影响,优势水流方向性不统一,北区南北向,南区东西向。

3 产水因素研究

3.1 构造位置的影响

构造位置对含水上升快慢起着极其重要的因素,构造位置高含水上升就慢,反之就快。根据对于水流向的分析,井网中优势水流方向性不统一,北区南北向,南区东西向,而对应的流向大体上符合从构造高点至构造低点。

3.2 夹层的影响

由于夹层所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往往它的分布范围,距离油水界面的远近等因素都会对水的突进产生很好的不同的抑制效果。比较典型的井为切12-8-5与切12-16-4,两井同位于切12区构造高点。切12-8-5于2012年07月开始投产,见水后含水上升率为0.02%/月,含水曲线类型为稳定型,含水基本稳定上升,根据切12-8-5产液剖面显示,其主力产液小层为E3

1-4-4小层,而夹层所处的位置也处于E31-4-4小层,夹层对油井的产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切12-16-4位于构造高点,于2012年05月开始投产,见水后含水上升率为1.25%/月,含水曲线类型为快速上升型。两井投产时间相近,油层厚度相近,但动态特征相去甚远,一者为稳定上升型,另一者为快速升高型,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夹层的存在。

3.3 高渗透段的影响

当储层非均质性强,高渗带分布不均匀时,水就会沿着阻力小的高渗透条带窜流,造成水驱不均匀。比较典型的井是切12-24-3与相邻的切12-24-2,两井同属一个注采井网,仅在E3

1-4-1与E31-4-2小层射孔,都受同在这些小层与射孔的注水井切12-25-4与切12-23-4影响。两口井都处于构造高部位,在4-1小层上的油层厚度皆为1.9m,皆不含夹层,差别在于渗透率分别为0.379与4.611,切12-25-4含水上升速度达4.31%/月远高于0.26%/月的切12-24-3,其曲线上升规律而言也分别属于快速上升型与稳定型,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高渗带的存在。

参考文献

[1] 闫长辉,袁恩来,姜昊罡,等.塔河油田九区产水主控因素分区特征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0,9(5):528-535.

[2] 韩易龙,任今明,周代余,等.注水对水平井生产动态的影响研究[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7,3(1):63-66.

[3] 刘德华,唐洪俊.油藏工程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

12 Effect of Cutting Water Reservoir Pay Zone E31Geological Factors

Zhang Hao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ends to affect the recovery of water for 12 to cut zone E31reservoir to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combined with flow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major ge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area of water production.

Key words:cut 12 area;water production;geological factors

中图分类号:TE3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490(2016)02–0035–01

收稿日期:2016–01–28

作者简介:张皓(1990—),男,重庆江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产水小层质性
湖相页岩油建产区小层构造可视化精细建模
——以吉木萨尔芦草沟组为例
利用物质平衡法分析小层注水量
附表3湖南省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企业名单(2020 年7 月1 日— 2020 年8 月31 日)
鄂尔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柴上塬区隔夹层分布特征
A case report of acupuncture of dysphagia caused by herpes zoster virus infection
从量化机制到质性建构——情绪话语分析刍议
AIDS患者内心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维医治疗涩味黏液质性风湿性关节炎85例
非均质性油藏测井评价新技术及其在南海东部的应用
产水凝析气井积液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