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模式在临床护理操作培训中的应用

2016-06-15 05:27彭翔周文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满意度效果

彭翔,周文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湖北 荆州 434000)



PDCA循环模式在临床护理操作培训中的应用

彭翔,周文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湖北 荆州 434000)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临床护理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用传统模式培训的485人设为对照组,2012年采用PDCA循环模式培训的513人设为实验组。在培训内容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操作技术水平与护士对护理操作培训模式的满意度。结果:护理操作技术优秀率由改革前34.6%上升为改革后56.3%,达标率由改革前94.8%上升到97.6%,不合格率由改革前5.2%下降至2.3%(P<0.01)。护士对护理操作培训模式的满意度,由改革前92.4%(448/485)提升为99.4%(510/513)(P<0.05);采用PDCA循环模式可明显提高护士对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的认知度(P<0.01)。结论:与传统培训模式比较,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操作培训,能明显提高护理操作技术水平,提高护士对护理操作培训模式的满意度,提升护士对护理操作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护理操作培训;PDCA循环模式;护理操作技术;满意度;效果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人员必须牢固掌握的基本技能[1]。因此,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始终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以往采用的传统培训方法,因教学条件限制,一人示范众人学习的情况,在没有教学操作视频的情况下,难以做到让每一位参训人员都能完全掌握示范教师的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2],带教不规范,护士操作信心不足,对护理操作培训模式满意度低。为了提升护士操作水平,增强护士操作规范性,提高护士操作学习兴趣,我院护理部于2012年采用PDCA循环培训法,开展临床护理操作培训,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照组为我院2010年全院护理人员498人,考试人员485人,占全院护理人员总数的97.4%,其中副主任护师19人,主管护师160人,护师137人,护士169人。实验组为2012年全院护理人员523人,考试人员513,占全院护理人员总数的98.1%,其中副主任护师22人,主管护师169人,护师143人,护士179人。培训前两组护士理论知识、带教老师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培训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在医院示教室,护理部的教学干事对全院护士分批进行培训,年终由护理部选择几个护理项目统一进行护理操作考核。

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培训模式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PDCA循环法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首次提出的,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3,4]。实验组具体步骤为:制定操作培训计划;每周落实培训内容;月底操作考核测评;培训效果评价、改进。

1)计划阶段(P)制定操作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组织者、培训地点、培训师资等。①培训内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参照《基础护理》第4版,《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第2版《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及流程》和《护理操作50项视频》,并邀请本市医学院校基础护理教学组专家,针对培训的项目,制定出标准化的操作程序。②培训组织者:由护理部分管教学副主任直管,负责培训计划的制订、实施、考核、评价[5]。③培训地点:操作培训在护理示范教室,可进行多媒体教学。④培训师资:成立医院、科室两级护理操作培训组。全院通过层层选拔,挑选5名操作能手成立全院护理操作培训组,同时,各科室选拔1名操作带教能力强的护士作为科室操作带教员,与护士长携手共同负责该科室护士的操作培训。

2)实施阶段(D) 每周落实培训内容。①护士熟悉护理操作标准。将标准化护理操作程序上传到医院内网,并做成手册,发放到各个科室。在操作培训之前,护士先学习操作标准。其中包括:评估、用物准备,温馨服务,有效沟通、操作目的、注意事项、操作的关键点、出现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将培训项目标准化操作程序放到医院局域网中,供带教员与护士提前预习。②每月第1周:自制护理操作视频。根据护理操作标准,院级护理操作员根据每个操作程序进行分解、细化,统一每项操作的细节流程及考核标准。由5名经过训练并娴熟掌握每项护理操作的院级带教员,采用情景模拟式对1名护理人员扮演的患者进行护理操作,用佳能相机V7.0进行操作视频的录制,采用同步录音,运用QQ影音软件,经过剪辑、辅助图片,配上文字解说,将该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温馨服务流程等贯穿于整个操作流程中完成视频后期制作。制作完成的操作视频,科室带教员及护士长先行观看、讨论,并予以最后修订。定案后将操作视频放在医院局域网中,供护士及时、方便、快捷地学习。③每月第2周:对各科室带教员培训并考核。召集各科室带教员,先观看操作视频,后由录制视频者进行手把手的带教培训,培训后1周进行考核,合格者取得带教资格,未合格者继续对其一对一培训,直至其完全掌握。④每月第4周:带教员对科室护士进行培训并考核,过程用视频记录。带教员回到科室后,依照在院级培训的模式,对科内护士进行培训,并用视频记录每位护士操作考核的全过程。由护士长组织,科室每月一次业务学习时,播放各位护士操作视频。先由本人进行自我评价,各位护士依次发言,说出在操作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最后由带教员或护士长对该护士的操作做成总体评价,并记录其成绩,作为日常考核依据。同时,科室录制的操作视频也作为护理部考察科室培训情况的依据。

3)检查阶段(C)月底操作考核测评。①考核方法:每月第4周:护理部分单元考核全院护士。护理部将医院2~3个临床科室作为一个单元,制定每月对单元中所有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工作计划,重点考核所培训的操作项目及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要求的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②考核指标:内容包括仪表仪态、操作相关评估(患者病情、环境、物品)、操作前准备(操作前护理人员本人、物品、患者的告知)、操作过程中(能体现护士心理素质、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能力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操作后物品的处理、效果评价(其中包括患者的评价)、操作相关理论知识的提问。③考核标准:总分为100分,操作过程60分,仪表、理论提问各占5分,评估、准备、评价各占10分。≥95分为优秀;90~94分为合格;<90分为不合格。不合格者科内延期培训1周。

4)反馈、处理阶段(A)培训效果评价、改进。①分析总结当月培训效果:针对每月操作培训情况,整理操作考试成绩,由护理部召集全院操作小组成员,共同总结分析本月全院在该项目护理操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少数科室存在的个性问题,作为下一轮PDCA循环的动力和依据[6],并针对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出整改的措施。②操作培训满意度调查发放护士调查表,对操作培训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估,总分100分,≥95分为满意;90~94分为较满意;85~89分为基本满意,≤84分为不满意。实行双向反馈评价,促进教学相长。③培训质量反馈追踪:操作考核成绩纳入全院KPI考核指标。通过我院护士长飞信群、护士长QQ群及时反馈,反馈的强化作用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增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7],能促进下月科室护理操作培训质量提升。并与上月操作考核情况做对比,进行效果评价,评价的结果为持续改进提供了依据从而保证了护理操作的终末质量[8]。

2结果

2.1护士操作技术培训效果

培训方法改进前(对照组,2010年) 与改进后(实验组,2012年),护理人员参加操作技术考试结果见表1,护理操作技术优秀率由改革前34.6%上升为改革后56.3%,达标率由改革前94.8%上升到97.6%,不合格率由改革前5.2%下降至2.3%(P<0.01)。

表1 培训方法改进前后护士操作技术考核结果比较

注:uc=3.466,P<0.01。

2.2护士对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满意度

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法改进前,护士对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满意度92.4%(448/485);采用PDCA循环模式后,护士对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满意度提升到99.4%(510/51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护士对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效果的评价

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法改进前后,护士对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效果的评价比较见表2,表明采用PDCA循环模式可明显提高护士对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的认知度(P<0.01)。

表2 护士对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认知度

3讨论

3.1PDCA循环培训模式可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术水平,保障了护理质量

PDCA循环培训模式使护理人员操作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前后对比(见表1):护理操作技术优秀率由34.6%上升为56.3%,达标率由94.8%上升到97.6%,不合格率由5.2%下降至2.3%。差民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以看出,在培训护士和培训内容无明显差异的前提下,改进培训模式对提高护士操作技术水平是有帮助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护理操作规范化培训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3.2护理操作培训模式的改进,提高了护士对操作培训的满意度

本调查结果表明护士对改进后PDCA循环培训模式满意度大为提高。护理工作是护士运用各项护理技能满足患者需求的过程,具有服务性,护理技能是否规范熟练直接影响着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感[9~11]。新培训模式录制了规范操作视频,放置医院局域网中,可随时点播,操作老师手把手带教,院科两级带教员通过培训—考核—再培训—再考核的培训形式,让护士每月操作培训有计划性,操作视频让护士对操作的步骤记忆形象化,能清晰把握操作关键点。手把手带教培训,使受训人员能更明确操作中具体手法和方式。比如:吸痰,操作关键点在于负压吸引器保持负压的正常状态、吸痰插管时保持无菌状态的同时必须是不带负压的,在吸痰管抽出时保持正常的负压状态,动作为手指捻须样左右旋转状,向上提拉。通过PDCA循环培训模式使得操作的关键点和细节的把握更加精准,从而提高了护士对护理操作培训的满意度。

3.3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的改进,提高了护士学习操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从表2可见,2012年底,对护士问卷调查结果,92.8%护士认为新的培训方法对护理工作有帮助, 92.0%护士认为新的培训方法使个人能力得到提升,包括操作水平和教学能力,较传统培训方法提高。通过院科两级带教员分层培训、考核的方式,提高带教员操作带教水平。90.8%护士认为新的培训方法能更好把握操作关键点。所有护士长均认为提高了护士学习操作的兴趣和积极性,科室人员操作整体水平提高。

3.4多媒体视频教学,激发护士学习兴趣

由一边讲课一边写板书传统教学方法,改变为以多媒体视频为主要的授课方法。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2]。多媒体视频教学增强了护理操作演示的直观性,将重点容易忽略的部分在视频中展示,规范了护士操作细节。对演示视频操作的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演示,展现个人良好的职业形象,也增强了护士对职业的认同感。同时护士自制操作视频,能有效调动了护士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具有很好的“同伴示范”作用。

视频教学不受时间、空间等客观教学环境的限制。护士可以在医院或家中随时点播观看。将重点、难点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强调。研究表明多媒体教学能提高教学效果,节省30%以上的教学时间[12]。

3.5考核方式改变,提高了护士技术操作的应变和应急能力

每月单元式考试代替全年集中式统考,不但减轻了护理部工作压力,而且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技术操作的应变和应急能力。传统的培训方式一年集中完成一次操作考试,考核者工作任务重,被考核者压力大。新的考核方法将考核任务分配至每月,大大减轻了护理部工作压力。传统的操作考核,注重操作流程的熟练,技术的完美,而忽视了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在新型的培训模式中,我们也认为操作步骤是关键,最能反应操作者的技术含量,其权重值定为60%,但同时也更注重根据临床情境做出相应的处理,例如个人仪表、对病情评估、操作前准备、操作后物品的处理及患者的评价等,在考核中权重值高达40%,这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技术操作的应变和应急能力。

我们把PDCA质量管理模式运用于教学培训,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再培训,对一个阶段中尚未解决的问题移交下一个循环解决,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教学质量[13],充分调动了护士学习操作技能的积极性,更好地掌握、运用护理操作技能。2012年我院在全市组织的护士操作技能大赛中取得了同级医院团体第1名的好成绩。护士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的各项指标均达95%以上,全院形成了良好学习氛围,为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康华.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式改革的探索[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5):67~69.

[2] 梁雁芳,冼日凤,朱新青,等.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模式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0(17):4099~4100.

[3] Corbara F,Di C E.Company Wide Quality Control(total quality):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s and intervention techniques for step-by-step improvement[J].G Ital Cardiol, 1996(26):61~72.

[4] 宋琳琳,马文将.运用PDCA循环模式促进临床路径关键环节的持续改进[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3):179~181.

[5] 朱淑群.低年资护士基础护理操作培训需求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4):1011~1012.

[6] 张瑜,蔡坤.PDCA循环在新职工培训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12(7):645~646.

[7] 黄漫,曾国琼.影响护理技术操作训练考核效果的因素分析及改革方法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7):117~118.

[8] 向清平,李小峰,谭远谊.护理操作程序归类的临床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5):1193~1194.

[9] 蒋银芬.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训模式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4):569.

[10] Vogel P, Vassilev G, Kruse B,et al.Morbidity and Mortality conference as part of PDCA cycle to decrease anastomotic failure in colorectal surgery[J].Langenbecks Arch Surg,2011,396(7):1009~1015.

[11] Jin H, Huang H, Dong W, et al.Preliminary experience of a PDCA-cycle and quality management based training curriculum for rat liver transplantation[J].J Surg Res,2012,176(2):409~422.

[12] 姜小鹰.多媒体技术在护理程序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174~176.

[13] 上官志毅,陈冬梅,黄婷婷,等.PDCA循环在国内护理领域应用的新进展[J].护理管理学杂志,2009,9(2):26~27.

[编辑]一凡

[收稿日期]2015-08-18

[作者简介]彭翔(1979-),女,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工作;通信作者:周文,644620462@qq.com。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6)18-0089-04

[引著格式]彭翔,周文.PDCA循环模式在临床护理操作培训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18):89~92.

猜你喜欢
满意度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相对收入、收入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医院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