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犬主动学习

2016-06-17 01:47
中国工作犬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嗅源嗅闻铁板

于 毅



让你的犬主动学习

于毅

犬的某种作业能力的培养过程是若干个条件反射建立、组合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学习过程。犬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主动发起的学习过程称为主动学习;犬在机械刺激等外力作用下的强制学习过程称为被动学习。对于许多训练科目而言,主动学习方式要优于被动学习。因为,主动学习能使犬表现出积极兴奋的作业状态,能更好地激发出犬的速度、弹跳力、攻击力、嗅觉等生理潜能,使犬的作业能力达到一个高水平。近年来,比利时训犬师巴顿贝伦、马来西亚训犬师李大胜先生等在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举办的培训班授课中,多次提到马戏团训练熊“跳舞”的方法,强调重视动物学习的主动性,形象说明了动物主动学习所能达到的训练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相对犬而言,熊是一种既笨拙、粗鲁,又力量强大的动物。训练熊在小提琴伴奏声中跳舞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因为,熊的体重、力量都远远超过人类,训兽师采取强迫的方法训练熊跳舞显然是很难办到的,而且即便能强迫熊跳舞,棍棒强迫下的熊的舞姿和面部表情等舞蹈状态必将极其难看,与训兽师想要展现的舞蹈表演的欢快情景极不协调,无法达到应有的演出效果。因此,熊的力量、体重和马戏表演的要求都迫使训兽师必须采取巧妙的训练方法,让熊自觉自愿地“跳舞”。他们的训练方法是: 第一步,设置一块特定的铁板,当熊站在铁板上就给其美味的食物奖励,培养熊站立在铁板上的行为习惯,或者称为动力定型,并使这种站立在铁板上的行为越持久越牢固越好;第二步,加热铁板,使铁板恰好达到既能使熊站立在其上面,又感觉烫脚,需要不时提起脚来降温的温度。与此同时,把小提琴的伴奏声加入其中。这样,从观众角度来看,熊在小提琴的伴奏声中神奇的开始“跳舞”了;第三步,逐渐减少加热铁板的次数,降低铁板的温度等,直至无需加热铁板,熊也能在小提琴伴奏声的“指挥”下,站在铁板上,轮换着抬左右脚“跳舞”。最后,熊能胜任表演后,还需要根据熊的表演情况,通过提供食物、加热铁板对熊抬脚“跳舞”的能力进行恢复性训练,防止熊“跳舞”能力退化。

一、主动学习的原理

在熊“跳舞”的训练过程中,利用熊“贪吃”的天性,通过加热铁板的巧妙方法,使其心甘情愿地通过倒换左右脚以缓解铁板的炙热,并以此来换取食物,客观上达到了训兽师所期望的表演效果。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始终没有采用强迫手段,而是通过加热铁板这一诱导手段,通过给予熊食物这一奖励手段,使熊积极主动地接受“跳舞”学习。分析熊“跳舞”的训练原理有三个方面的因素:食物是促使熊主动学习的动力源泉;训练中熊始终处于饥饿状态,使熊保持旺盛的食物反射是确保训练效果的必备条件;加热铁板的方法、温度控制、食物奖励的时机、伴奏琴声的出现时机等等是具体的训练技巧。

从条件反射学说的角度来分析,主动学习的原理上可以用美国心理学家、行为学家斯金纳(1904~1990)提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进行解释。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核心是:非条件刺激(奖励或者惩罚)伴随条件反应的发生而出现,反应决定奖励或惩罚。反应(犬的行为)在前,奖励或惩罚在后,无反应就无奖励或惩罚,奖励或惩罚具有随机性(有行为才会有奖励或惩罚)。从犬的角度来看,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犬始终处于发起学习行为的主动地位。在熊“跳舞”训练中,熊只有站在铁板上,不断抬左右脚做出“跳舞”的行为才能获得食物,熊“跳舞”行为在前,食物奖励在后,而且,无“跳舞”行为就无食物奖励,这其实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二、主动学习在警犬训练中的应用

在警犬训练中,主动学习原理在犬作业能力培养初期、能力巩固提高等不同阶段,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中都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一)“嗅嗅源”能力的培养

搜毒、搜爆、血迹搜索和追踪、鉴别等是警犬主要的训练、使用科目。在这几个科目训练初期都要对犬进行“嗅嗅源”的训练。我们通常会拿毒品、炸药、血和人体的气味让犬去嗅闻,培养警犬感受并搜索、寻找它所嗅闻到的气味的能力,这些能力根据气味源和寻找对象的不同分为:搜毒、搜爆、血迹搜索和追踪、鉴别等科目。可以说“嗅嗅源”是许多警犬使用科目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嗅嗅源”训练可以采用强迫的方法进行训练,例如“握嘴嗅”是用手握住犬的嘴巴,使犬被迫地感受嗅源气味,虽然能够保证犬感受到嗅源气味,但是在强迫、不愉快状态下犬感受到的气味,很难让它留下深刻、愉快的印象,影响了犬寻找气味目标物的积极性。因此,运用主动学习的原理,训练犬主动地“嗅嗅源”十分有必要。具体的训练方法是:犬处于饥饿状态下,将犬带入一间安静、整洁的房间,房间的一端放一个带遥控启动开关的食品盒。主人坐在椅子上,手上拿一个装有嗅源气味物品的玻璃瓶。嗅源气味根据训练科目的不同,可以是毒品、爆炸物、血迹、人体部位之中的某一种气味。鼓励犬用鼻子嗅闻瓶子内的物品气味,当多次尝试,犬出现嗅闻瓶子内物品气味的行为时,主人使用遥控开启食品盒使犬获得食物奖励。经反复训练,犬就逐渐明白,只要嗅闻瓶子内的嗅源气味,就能得到食物奖励。就像铁板对熊的吸引一样,犬将期盼嗅源瓶子的出现,并对嗅闻嗅源的行为表现得越来越积极、主动;然后,我们就可以逐渐增加训练难度,例如,犬嗅认嗅源的仔细程度、嗅认时间等达到训练要求后才能获得食物奖励,以提高犬嗅嗅源的能力。这一训练过程没有使用强迫手段,能极大地调动犬感受嗅源气味的主动性,对犬“嗅嗅源”作业能力的培养极为有利。

(二)扑咬能力的提高

培养犬稳定、准确、凶狠的扑咬能力一直是护卫犬扑咬训练追求的目标,但由于受到凶猛性、胆量、力量、弹跳力等因素的影响,很多犬在扑咬中达不到训练要求,出现扑咬速度、力量不足,咬不牢、咬不久、不能咬满口等现象。为提高扑咬能力,除要加强犬的体能、力量、胆量、凶猛性等基本素质培养外,还可以应用主动学习的原理,采取训练技巧,促使犬积极主动地提高扑咬能力,方法是:给犬戴上训练绳,助训员距离犬10米左右的距离,以最快的速度以犬为圆心跑半圆,训练要求犬扑咬快速移动的助训员,这种训练情景类似狼群伏击猎物。训练中主人只给犬一次攻击助训员的机会,如果犬在主人指挥下没咬住奔跑的助训员,本次训练在助训员逗引中结束。如果犬咬住助训员,主人会立即拉紧训练绳,给犬以向后的拉力;如果犬倒口或松口,主人将把犬拉离助训员,并不再给犬再次扑咬的机会,让犬眼看着助训员边挑逗边逃离,使犬“追悔莫及”,并从失败中接受教训。在下一次的训练中,犬为满足扑咬欲望必然提高扑咬的速度、力量、弹跳力,否则咬不到快速移动的助训员,而且在咬住助训员后不敢松懈。同时,为强化犬扑咬的攻击力量,当扑咬僵持一段时间后,助训员选择犬撕咬力量最强时将护袖脱给犬,使犬获胜,主人再给予口令、抚拍等奖励。通过训练,犬就“明白”不能倒口、松口,否则,抓住的猎物——助训员就会逃走,而且,只要拼命地撕咬护袖就能获得护袖,并得到主人的奖励。为此,犬将竭尽全力地去学习、提高扑咬的技巧,以满足扑咬欲望,获得主人奖励。这种扑咬能力的提高,能充分调动犬的速度、敏捷、弹跳力、胆量等所有的生理潜力,能使训练达到最佳效果。

(三)拒食行为的养成

拒绝助训员的食物是一头警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行为习惯。但是贪吃是犬的天性,如果方法不当,拒食行为的养成并不容易。有些主人不懂得动物心理,采取责骂、体罚的方法惩罚吃他人给予食物的犬,这样主人就将自己与犬对立起来了,性格倔强、食欲反射强的犬会拼着挨打也要吃,或者当你的面不吃,等你离开就偷着吃,不能从根本上养成其拒食的行为习惯。解决的办法是,要从你要犬拒食变为犬自己要拒食,使拒食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被动转为主动。具体的训练方法是:将犬拴系牢固,主人离开犬的视线。助训员接近犬,将美味食物抛给犬后,当犬准备吃时,助训员立即用棍棒等工具攻击犬,犬不再吃食物,攻击助训员时,助训员边观察犬边慢慢后退。如果犬再次表现出想吃食物的愿望,助训员应立即再次攻击犬,必要时应给予犬一定力量的击打惩戒。当犬强烈敌视助训员,并不再有吃食物的愿望时,主人可迅速回到犬身边,鼓励犬攻击助训员的行为,帮助犬将助训员赶走,使犬与主人成为“统一战线”,共同对抗给予它食物的助训员。这样,既培养了犬良好的行为习惯,又巩固了亲和关系。这一训练的关键,一是助训员、主人要表演逼真;二是助训员不能让犬吃到食物,要注意抛扔食物的位置和攻击犬的时机。为提高训练效果,必要时可使用遥控电击脖圈及时惩戒犬吃食物的行为,绝不能让犬在训练中吃到食物。犬通过亲身“体验”学习到,绝不能吃助训员给予的食物,否则,不仅吃不到食物,而且还会受到助训员的击打或电击,使犬形成给它吃食物的助训员都是“坏人”的“认识”,这样犬拒食的行为就养成了。

我们只有重视犬的心理和行为,多站在犬的角度仔细分析训练中的技术细节,按照条件反射形成原理,学习、设计巧妙的训练技术方法,研发、采用一些实用的训练器具,在训练中不断提高犬学习的主动性,尽可能激发出蕴藏在犬体内强大的潜能,我们的训练才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作者单位: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330100)

(编辑:颜勤)

猜你喜欢
嗅源嗅闻铁板
盛花期常绿钩吻藤挥发物日动态变化及其对人体生理心理健康的影响
浅谈追踪犬嗅嗅源不充分和把线不稳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词牌:相见欢
敲击
警犬搜索物证训练的程序和方法研究
不同类型新疆风干牛肉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分析
嗅源气味吸附采集动力形式比较研究
锁的前世今生
老马
北京清酱肉诱导氧化及哈败气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