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引入本土民歌的可行性与具体措施

2016-06-18 13:05
戏剧之家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学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本土蒙古族民歌引入地方高校教学过程的尝试,分析了本土民歌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并总结了引入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所得到的收获,以期待为下一步的研究做铺垫。

【关键词】蒙古族民歌;本土民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198-02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中,音乐教育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一方面,一直以来学校音乐教育长期缺乏关注,失去了传统文化发展脉络和主要发展政策,使许多年轻人不知道他们当地的音乐、不会唱当地的歌。另一方面,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发掘和整理工作已经由当地民间音乐研究机构的文化部门进行,大部分的研究成果还未被列入学校音乐课程的范围。社会音乐资源与学校教育的分离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不利,而学校音乐教育是民族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情况下,地方高校在音乐表演专业当中引入本土民间音乐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高等学校的教学保护丰富的民俗生活内涵和历史内涵,为教育在开发和利用当地音乐资源,一方面可以继承和发扬当地的音乐艺术,另一方面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逐步扭转学生的民族音乐不理解的局面,让更多的人认识民族音乐。本土民歌元素融入声乐教学,让学生能加强对民间歌曲的理解,了解民间歌谣的优势和经验。在强调本土化与特色的今天,民族歌曲的社会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地方高校在办学特色上突出民族特色,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杜蒙特蒙古民歌是民间艺术宝库中的重要资源,声乐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能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

一、具体来源

大庆市辖县之一——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县内的蒙族民歌被列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杜蒙民歌本身就具有巨大的价值,目前对杜尔伯特蒙古族民歌谱子的研究停留在简谱的范围内,而且歌曲的歌词内容和旋律内容也比较老套,基本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所采集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那些并不足够严谨的记谱方式和谱例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制造了不小的障碍,影响着杜尔伯特蒙古族民歌的发展和传承。

二、主要步骤

(一)将收集、采集到的本土民间歌曲按照歌曲的演唱特征、民族特征、旋律特征等进行系统的分类,统筹规划后制定调查问卷,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演唱方向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学生感兴趣的作品统一收集并整理,共计三十首。

(二)针对整理过的作品进行审查,由音乐专业的学生从歌词、旋律、地方特色、演唱特点等方面进行试唱,考虑其本土民歌的时代性、传承性和受众性,将不完全适合的本土民歌进行改编。

(三)将整理好的本土民间歌曲交由老师进行指导和讨论,讨论后再由教师指导并和学生讨论选定作品。

(四)本土民间歌曲经过选定(需要调整的部分歌曲由声乐教师创编、学生创编后),针对学生声音特点、演唱特点,学习和演唱本土民间歌曲进行。

(五)举办本土民间歌曲汇报演出,由教师评估后整理出演唱本土民歌的感想。

具体流程:

问卷调查

↓ ↘

选定歌曲 针对不完全适合的作品进行创编

↓ ↓

↓ ↓

学习并进行演唱 教师和学生共同创编并共同商定作品

↓ ↙

参加艺术实践演出

三、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

(一)当地学生针对杜尔伯特蒙古族文化并不十分了解,有些学生甚至并不了解短调民歌和长调民歌的区别,这就需要结合中国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本科教学目录上音乐表演专业必修课程的相关课程进行知识同步配置,如理论教学课程方面,在民族民间音乐课中引入蒙古族民歌长调、短调的详细解析与讲述。

(二)课程改革过程中,有部分民歌并不完全适用于声乐专业学生的教学培养模式,需要进行相应的改编与创作,需要结合声乐专业学生的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的基础知识,在这些基础知识的铺垫之下使学生自发地保留蒙古族民间歌曲调式和演唱方式,进行改编。

(三)演唱技巧处理。蒙古族民歌有其独特的演唱技巧,和高校本科教学的常规教学方法不同,需要着重在主体民族和美声的教学进程中引入蒙古族特有的民族技术功能。这需要声乐教师从根本上接受蒙古族民歌的演唱技巧,如蒙古族民歌的弄腔——“直腔”,指的是在演唱民歌曲调的长音时,拖腔较为平直、稳定,没有过多的装饰。在杜蒙蒙族民歌中,无论是短调还是长调民歌,其长音拖腔一般都唱得比较平直,而不像草原长调民歌那样,大量运用华彩性装饰音,凸现出该地区民歌古朴苍劲、朴实无华的风格特征。

(四)演唱风格。民间音乐风格的形成和积淀需要漫长的岁月,与人民的生活面貌、自然环境、劳动方式、风土人情、民族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风格是民间音乐的外部特征的总和,是演唱者的主观心态特征的质朴体现。杜尔伯特短调民歌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民间歌手的演唱更古朴,保持原貌较完整。专业歌手训练的模式更注重舞台效果,再加上受过音乐院校的正规教育,对民歌的理解和演唱都有所不同,演唱风格也有所变化。在音色方面,专业歌手的演唱混声用得多一些,处理歌曲更加艺术化,使它更适合舞台表演艺术。

四、结果与意义

(一)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本土民歌是一个地域的象征,代表着这个地域的灵魂。民间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民族、风土人情等的艺术再现,也是当地文化的重要表现,能反映当地文化的一种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对当地文化的热爱、增加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学生自身的凝聚力。

(二)能够丰富当前单一的歌曲形式。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音乐更多的地进入了大众的生活当中,人们喜欢的音乐越来越偏向西方音乐,距离中国民族音乐似乎越来越远,提本土的音乐文化更是备受冷落。作为地方高校,我们如果将自己地区的本土音乐进行改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原本单一的音乐形式进行二度创作,会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三)重新激发大家对本土民歌的热爱。教育教学强调因材施教,强调特色教学,艺术类课程一直如此。在声乐教学的民间歌曲课程教学中引入本土民歌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可以使同学们慢慢领略本土音乐的魅力,在学习本土民间音乐的同时懂得长久以来当地民间文化的发展历程,让学生逐渐喜爱本土音乐。

(四)是传承与发扬的最好方式。本土民歌总是反映着特定地域的风俗面貌和文化特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本土民歌逐渐失去发展的根基和环境。一味地的强调保护,只能能使它逐渐走向消亡,所以应该通过改编,以新颖的艺术载体再现传统本土民歌的精髓。

随着社会的发展,本土民歌慢慢被人们忽视,将本土民歌引入课堂可以使大家重视本土民歌,知道本土民歌的重要性。从地方高校的教育功能性来看,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承载着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责任。从民间歌谣与社会风俗的关系来看,许多民间音乐和文化活动大多与民歌相关联,如蒙古族的民族节日、家族聚会、那达慕大会及日常生活中的的婚丧嫁娶、亲朋好友宴会等都离不开民歌的演唱。其次,从民间歌曲与旅游的关系来看,在改革开放之后,杜尔伯特民间歌谣与民间歌舞艺术已成为当地新文化与传统民歌相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教育品牌。

参考文献:

[1]耿生廉.民间歌曲[M].北京:中国音乐学院教材(内部资料),1983.

[2]何晓兵.音乐作品赏析教程:中国民歌[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教学
「微写作」教学实践的思考
“以读促写”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听、看、想、说、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对识谱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可以预约的雪》教学探索与思考
对高等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