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影响探讨

2016-06-23 14:02李军辉
市场观察 2016年5期
关键词:金融支持

【摘要】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与转型的重点,更是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努力方向。文章以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金融支持为立足点,来探讨其对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融资创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和整体经济的进步,为了谋求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转而向城市聚拢,逐步导致城市出现人口过于密集、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与此同时,农村人口的流失、科学技术的落后以及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为了解决城市和农村在上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国家提出了城镇化的发展理念。从提出至今,城镇化虽然有所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协调不够、绿色不够、开放不够、共享不够等问题,造成农村生态破坏严重、农村土地荒芜和城市土地粗放并存等问题。针对这些现状,2014年3月,国家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在吸取城镇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走循环持续和谐发展的道路,实现生态宜居、产业优化、城镇联动、走廊便捷,推动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构建具有独特竞争力、自优化的生态产业群,最终实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而规划建设的生态文明城镇集群。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的现状

(一)新型城镇化中保障性住房融资状况

在户籍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导致购房资格受限、收入相对较低导致实际购房能力不足等问题并存的情况下,相当部分城镇外来人口存在“无房可居”的局面,为扩大社会总需求、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供应,各地政府均加快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且不断扩大保障性住房规模。但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加大,其资金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方面,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过于单一,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和银行借款,其融资效率低下,政府依赖性较强。另一方面,当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大部分来源于土地出让金,在房地产市场下行的经济压力下,土地出让金收入也随之下降,为保障地方财力,部分政府不得不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形式进行融资,从而对其他公共事业发展造成影响。同时,一些经过政府拨款建立的保障性住房极易发生寻租现象,分房过程中存在的非法家庭参与摇号、摇号环节不公平、乱占指标、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时有发生,导致财政支持的杠杆效果不明显,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另外,外来人口基数过大这一实际情况使得保障性住房缺口依然较大,但因其建设存在投资巨大、效益见效慢、缺乏相应配套措施等问题,导致市场资金介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整体资金面相对紧张。

(二)新型城镇化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状况

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基础設施、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的发展,加强城镇能源、供水、交通、通信、文化娱乐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住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城镇公共服务,是增强对人口集聚和服务的支撑能力、提升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方面。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方,财政资金支持必不可少,但是由于财政资金有限,且各地政府财政实力存在较大差异,仅靠财政资金无法满足新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要求。市场配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以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重基本不到1%,其中债券又成为主要形式。

可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结构亦是不合理的,一是提高了融资成本,加重了银行的经营压力,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经济风险;二是过度依赖债务融资,形成较大财政风险。地方政府作为资金使用主体,与作为融资偿债主体的融资平台公司是相互脱节的,从而弱化了地方政府偿债意识,助长了地方政府过度举债,不利于融资决策机制和债务偿还机制的有效建立。三是容易导致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对于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使得各地段开发程度不同,地段比较好的地方能够得到有效开发,基础设施配套亦相对完善,而地段相对较差的地方根本无法得到有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资源配置明显落后,从而造成土地价值的浪费。

(三)新型城镇化中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状况

当前,农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位置尴尬。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虽然相关的农业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城镇的田地数量也在大大减少,无法提供足够的农产品支持,从而加大了农业的投资成本;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中的农业发展追求规模化、机械化和电气化,但是由于当前依附于城镇的农业资金供给不足,造成新型城镇化中的农业发展难以实现转型,无法带动产业的整体发展。

作为支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银行的促进效用相对有限。在业务方面,银行的城镇网点主要集中于供粮棉油购销贷款,没有足够的资金为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政策性功能未充分发挥;在客户方面,由于村镇人口收入低、居住分散、治理不规范、资源区域差异大等客观情况,银行更愿意将主要客户群定位于城市人口,从而导致村镇地区金融需求挖掘缓慢、金融服务单一、时效滞后。另外,本应在农业风险管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农业保险,在相关政策不完善、农业回报率低、保险意识淡薄等因素制约下,导致新型城镇化中农业保险极度缺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投资的风险,造成农业融资更加困难。

二、金融支持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中国新型城镇化中的重点主要包括:一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安居乐业问题,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这也是新型城镇化提出的“人”的城镇化的核心。二是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土地出让金、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为主要资金依靠的基础上,科学培育新型城镇的“造血”功能,吸引人、留住人,全面实现以人为本。三是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结合问题。这三个方面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需要解决金融支持的问题。

(一)完善多层次金融体系,创新城镇化资本运营

近年来,虽然国家越来越重视新型城镇化,不断实现政策偏移和财政支持,但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仅仅依靠政府的金融支持远远不够,因此,从投资方向到具体的管理,再到具体的筹资、融资机制,需要全方位的考虑和创新。一是加强社会金融投入。通过增设村镇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创新银行支持方式,打破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村信用社的垄断局面,在保留其民间借贷模式的同时将民间资本纳入到商业金融体系之中,使其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另一主要资金来源,完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二是推广包括BOT、PPP、PFI、ABS等形式的项目融资模式。在政府招标的良性竞争基础上,一定程度上提高融资效率,保障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控制权,实现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完美融合。三是尝试发行市政建设债券。针对住房问题,当地政府可以在提供一定的房屋补贴的基础上,发行市政债券,通过颁布相关的政策法规和优惠政策等降低房屋建设的成本以吸引房地产商进行投资,从而降低房地产价格,带动周围的经济的发展,环节外来人员住房问题。

(二)完善相关的金融政策制度,创新融资渠道

当前,新型城镇化的部分参与者对于金融政策制度和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相对较少,极大地限制了金融服务的广化和深化。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对合法融资和非法融资之间的法律界限模糊不明确,造成了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隙违法乱纪,同时使得执行者面临具体事务时存在无法可依或执法混乱的情况,不利于城镇市场经济中融资经济的正常运转,造成城鎮中的一些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另一方面是因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中小型企业的金融知识相对缺乏,对于金融产品和服务了解较少,未能实现融资渠道多样化。据此,一是应该完善相关的金融政策制度,加强对商业金融的政策引导,为城镇企业的融资提供政策和金融支持,带动城镇经济的综合发展。二是普及金融知识,宣传融资模式和风险意识,鼓励中小型企业直接进行合法有效的金融融资,如债券、基金等,倡导多家企业联合发行集合债券,以提升信用级别、降低发债成本等。三是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应用,通过举办相关专业讲座等形式来提高城镇创业者和中小企业的互联网知识,争取依托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金融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四是鼓励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在风险管控和收益合理测算的基础上,开发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服务产品并广泛宣传,做到供给有效、供需对接,从而丰富城镇化金融支持手段。

三、小结

中国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国内需求的最大潜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当前应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资金融通功能,通过有效的金融支持方式,为实现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的提供足够的金融保障。

参考文献

[1]叶军八.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金融经济,2013,(16).

[2]何源.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路径研究[J].对外经贸,2015,(11).

作者简介:李军辉(1986-),男,山东招远人,经理,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

猜你喜欢
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山西钢铁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滇中产业新区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金融支持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医药制造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