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列宁文艺批评影响力的突出特色

2016-06-28 02:11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列宁特色

邓 楠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长沙  410004)

论列宁文艺批评影响力的突出特色

邓楠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长沙 410004)

内容摘要:列宁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建树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极大的丰富和重要发展。他的批评文章体现了文艺批评的巨大力度,其文艺批评影响力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尖锐的批评性和深邃的哲理性。列宁的文艺批评理论对指导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文艺批评实践,提高文艺家的理论修养、理论水平和批评能力,增强文艺批评的有效性,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列宁;文艺批评影响力;特色

在俄国和前苏联,革命导师列宁不仅是一位蜚声世界的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而且还是一个誉满全球的伟大的文学批评家。他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建树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极大的丰富和重要的发展。他写作的文艺批评论文早已成为文艺评论家不断学习、终身不可缺少的理论资源。列宁的文艺批评理论对指导当前中国的文艺批评实践,提高文艺家的理论修养、理论水平和批评能力,增强文艺批评的有效性,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列宁在他的文章中如何体现文艺批评的力度,其文艺批评影响力具有什么突出的特色,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一、文艺批评影响力:体现鲜明的政治性

列宁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文艺批评首先推崇文艺是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他要求文艺必须表现人民大众的生活。他的文艺批评影响力充满着鲜明的政治性。这种政治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立场与观点来对文艺进行批评,二是坚持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对文艺进行批评。

作为一位批评家,列宁毫不闪烁其辞,隐藏他的观点,而是善于与进步作家交朋友,经常与进步作家沟通,并一起交流创作的经验和体会。在给高尔基、普列汉诺夫等作家的书信和谈话中,都可以明确地表露出来他作为无产阶级文艺批评家的真诚态度、严谨的逻辑和敏锐的目光。高尔基是列宁非常喜爱的无产阶级作家。在许多书信与文章中,他都不断地赞美其文学作品的思想进步性。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发表后,列宁称赞它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小说塑造了一个普通劳动妇女尼洛夫娜由不理解革命、仅仅同情革命、再到逐渐觉醒、参与革命运动、最后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典型形象。列宁认为这一形象对教育俄国的工人阶级提高思想觉悟,推动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与革命斗争向前发展,都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作用不可估量。在《政论家的短评》中,列宁多次运用这种热忱的赞语来赞扬高尔基:“高尔基毫无疑问是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他对无产阶级艺术作出了许多贡献,并且还会作出更多的贡献。……高尔基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权威,这是无可争辩的。”①在《远方来信》中,列宁再次重申他的这一观点:“毫无疑问,高尔基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天才,他给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作出了而且还将作出很多贡献。”②在列宁看来,用无产阶级的思想要求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这决不是过分和过高的要求。无产阶级作家不描写普通劳动者和工人阶级,不表现他们的生活、命运和思想,不突出他们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那对无产阶级作家来说,就主动放弃了自己的职责。这种情形,在高尔基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高尔基来到彼得格勒,看到当地饥饿盛行、居民经受着各种苦难、战争危险严重等社会状况,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开始占了上风,他不再坚持暴力与革命斗争,而是主张资产阶级的改良和改革。于是,他的生活与创作开始偏离无产阶级的阵地而转向小资产阶级思想。高尔基还致信列宁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列宁一方面关心他的健康,要求他更换地方,去另外的城市呼吸新鲜的空气,另一方面又对他进行了义正词严的批评:“在我看来,高尔基这封信不仅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的极其流行的偏见,而且还反映了一部分受小资产阶级影响的工人的偏见。我们党的一切力量和觉悟工人的全部精力都应当放在同这种偏见作坚持不懈的全面的斗争上。”③列宁奉劝高尔基多到农村、工厂和前线去观察人们怎样以新的方式建设生活,来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重新回到无产阶级的阵营,写出真正具有正确思想和艺术性的作品。

特别是在那篇著名的《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中,列宁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对文艺创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对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写作事业不能是个人或集团的赚钱的工具,而且根本不能是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的个人事业。……写作事业应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成为由全体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写作事业应成为社会民主党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统一的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④这短短的几句话充分显露了列宁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观念。第一,无产阶级政党应该重视文艺创作,并把它作为自己事业的一部分。无产阶级不把文艺事业纳入自己的工作之中,那就是无产阶级的失职。第二,无产阶级更应该关注文艺创作的社会效益,不能把文艺事业视为赚钱的工具。文艺事业一旦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必定沦落到金钱的泥淖,那就会损害文艺的崇高性和神圣性。第三,无产阶级政党应该加强对文艺创作的领导,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文艺工作。当然,列宁也清醒地认识到,无产阶级对文艺事业的组织领导会使某些人产生误解,某些人也会借故攻击他的主张和观点。所以,他紧接着加以分析,无产阶级对文艺事业的组织领导并不是要限制文艺创作家的自由,更不是捆绑作家的手脚,让作家无法施展其才华。列宁对此阐述道:“无可争论,写作事业最不能机械划一,强求一律,少数服从多数。无可争论,在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⑤作家的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必须发挥每个人的独创性,必须给予每个作家创作的充分的自由。列宁为此要打消少数作家的思想顾虑,决不能把党的组织和领导看成是对作家自由创作的一种限制,也决不能对文艺创作采取行政命令的做法。他说:“每个人都有自由写他所愿意写的一切,说他所愿意说的一切,不受任何的限制。但是每个自由团体(包括党在内),同样也有自由赶走利用党的招牌来鼓吹反党观点的人。言论和出版有充分的自由。……党是自愿的联盟,假如它不清洗那些宣传反党观点的党员,它就不可避免地会瓦解,首先在思想上瓦解,然后在物质上瓦解。”⑥在这里,列宁尤其强调了无产阶级政党中的党员,如果不遵守党的纪律,仅仅是组织上入党,而思想行动上不能站在党的立场,甚至宣传反党的言论,这可能比资产阶级作家起的反面作用与影响还要大,还要有危害性。所以,宣传反党言论的思想必须彻底加以清除。自由的创作既不能胡说八道,也不能胡言乱语。作家生活在社会中,他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必定要受到社会的制约。在阶级社会中,文学创作不可能有脱离阶级思想的自由。列宁指出:“生活在社会中却要离开社会而自由,这是不可能的。资产阶级的作家、画家和女演员的自由,不过是他们依赖钱袋、依赖收买和依赖豢养的一种假面具(或一种伪装)罢了。”⑦资产阶级宣扬超阶级的人类之爱实际上是根本不存在的,完全是一种骗人的鬼话。列宁告诫无产阶级政党的作家不要被他们的伪装所蒙蔽。

那么,无产阶级怎样才能做到自由创作呢?列宁认为自由的写作至少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必须建立一支思想作风过硬的写作队伍。没有一支思想过硬的新生力量,自由写作是难以实现的。“只有把一批又一批新生力量吸引到写作队伍中来”,同时,这支写作队伍必须是不为私利贪欲而写作,也不为名誉地位而写作,而是在文艺创作中贯串着社会主义思想,对劳动人民充满着深厚的同情,这样的写作才是自由的写作。其次,文艺创作必须解决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自由的写作“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夫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几万上等人’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只有解决了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才是真正的自由写作。再次,文艺创作必须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思想内容决定了文学的价值。思想内容不健康,它怎么去教育人,怎么能培养人的高尚情趣和陶冶人的美好情操呢?无产阶级的自由写作“要用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的经验和生气勃勃的工作去丰富人类革命思想的最新成就,它要使过去的经验(从原始的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科学社会主义)和现在的经验(工人同志们的当前的斗争)之间经常发生相互作用。”⑧列宁从创作队伍为什么写作、为谁写作以及写什么等方面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自由写作的要求,体现出了鲜明的政治性。列宁的这些论述可谓高屋建瓴,同时又有力地指导了无产阶级作家如何进行创作。

二、文艺批评影响力:突出尖锐的批判性

列宁生活的时代正值无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激烈斗争的时代。因而,列宁的文艺批评论著很多是与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理论家进行论争或者说进行激烈斗争而创作出来的,他对这些剥削阶级批评家和思想颓废的批评家的不正确思想与言论发起了猛烈的攻势,最终形成了他的文艺批评影响力的又一大特色:尖锐的批判性。这种深刻的批判性又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的内容。

统而言之,列宁从多个方面全面完整地论述了托尔斯泰的思想价值、艺术成就、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同时也毫无保留地指出了托尔斯泰作品的错误倾向、缺陷和不足,特别是他的宗教观念、不抵抗主义和保守落后的宗法式农民的思想。他抓住托尔斯泰这一个在全世界闻名和有重大影响的作家来进行批评,这一方面表明了他所具有的可贵的勇气,要正确引导俄国的文艺批评,树立一种敢于说真话、客观评价作家的良好的文风,另一方面他要让当时的作家明白应该如何去进行创作,如何提高文学创作的水平,使文艺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使文艺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事业的组成部分。

三、文艺批评影响力:显示深邃的哲理性

列宁的文艺批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因而,他的文艺批评充满了深邃的哲理性。这一点也成为了列宁文艺批评影响力的突出特色。

综上所述,文艺批评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发挥影响力,列宁无疑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和榜样。社会主义文艺批评应该以此为借鉴,运用文艺批评影响力来推动文艺创作朝正确的方向迈进。

注释:

①列宁:《政论家的短评》,《列宁论文学与艺术》,第27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2月版。

②③列宁:《远方来信》,《列宁论文学与艺术》,第305—306页、第30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2月版。

④⑤⑥⑦⑧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宁选集》(第一卷),第663页、第664页、第665页、第666页、第666—667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

On the Prominent Features of Lenin’s Literary and Art Criticism Influence

DENG Nan

Abstract:Lenin enriched and developed Marxism literary theory, which was his contribution in the field of literary criticism. His criticism embodies the great power of literary criticism, which is featured with a distinct politics, incisive criticism and profound philosophy. Lenin’s critic theory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gui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literary criticism, improving writers' theoretical culture and critical ability and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literary criticism.

Key words:Lenin; influence of literary criticism; feature

收稿日期:2016—04—05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当下文艺批评影响力之理论与实践研究”(12ZDB078)。

作者简介:邓楠(1962—),男,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博士,教授。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52(2016)02—0018—08

猜你喜欢
列宁特色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小镇党建怎么抓?
“特色小镇”看“浙”里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