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AT过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6-06-28 02:09魏利霞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习者教学法内容

魏利霞

(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4MAT过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魏利霞

(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内容摘要:4MAT过程教学法是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基于4MAT学习风格和过程教学法的要素设计的,本文以便条写作为例对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进行介绍。与常规教学法相比,该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及学习英语写作的动机。

关键词:4MAT过程教学法;英语写作教学;写作成绩;学习动机

一、引言

4MAT教学模式是McCarthy在20世纪70年代基于4MAT学习风格创建的,它在国外比较盛行,在国内却乏人问津。具体而言,国外学者很少对4MAT学习风格或4MAT教学模式进行纯理论介绍。他们多数是对4MAT教学模式在各类学科的应用进行实证研究。例如,Wilkerson和White对4MAT教学模式在小学教育中的效果进行了验证[1]。Szewczyk以8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4MAT教学模式在几何教学中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该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且不同学习风格者的提高程度不同[2]。Lisoskie对中学生物学科进行实证研究,也取得了成功[3]。Tatar和Dikici以58名九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4MAT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发现在提高学业成绩方面,该模式优于常规教学法[4]。另外,Nicoll—Senfe和Seider研究了4MAT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不同学科应用中的有效性,结果发现该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5]。个别学者还对4MAT教学模式进行改进,设计了针对某一学科的教学模式。例如,Martin和Gaskin将4MAT教学模式与Kolb提出的体验学习循环模式及Bunker和Thorpe的游戏教学模式整合后设计了一种物理教学模式,不过他们虽然在文章中用了大量篇幅介绍前三种教学或学习模式,但是对自己设计的物理教学模式却只用了一小段话进行简单介绍,更未以实证研究验证其有效性[6][7][8]。

国内有关4MAT教学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已经引起少数学者的注意。文菁华、魏利霞、赵娜、秦佳等相继对其在数学、英语、地理、单片机等学科的应用做了研究[9]—[13]。魏利霞一直持续对4MAT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先后详细介绍了4MAT学习风格、4MAT教学模式、4MAT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10] [11] [14],还以4MAT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数据为依据,结合中美学习者的差异性提出了适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偏右脑4MAT教学模式[15][16]。

比较而言,国外有关4MAT教学模式的研究侧重于实证研究,纯理论介绍的文章较少,国内则侧重有关4MAT学习风格或4MAT教学模式方面的理论介绍,只有少数研究是实证性的。另外,国外研究偏重于数学、几何、物理等理科科目,国内研究涉及的学科则略显多样化。最后,国内外都有个别学者尝试依据自己的具体教学环境对该模式加以改进以设计适应特定学科的教学模式。

就英语学科而言,由于目前国内外专注于将4MAT教学模式应用于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英语技能课的研究尚未见诸报道,因此,本文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介绍4MAT过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这是笔者结合4MAT学习风格特点及写作过程教学法中的因素专门设计的。笔者在授课过程中曾将4MAT过程教学法应用于各种文体的讲授和训练,如段落写作、描写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总结、应用文等。为易于介绍,本文选取应用文这一简单文体,并以其中的便条写作为例,主要从授课环节和教学效果两方面介绍该教法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便条写作侧重语言的真实性和交际性,内容涉及祝贺、邀请以及接受和拒绝邀请、预约、致谢、致歉、慰问、询问/建议、留言等方方面面。因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不仅如此,便条写作在2016年前也是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用来考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考题型之一。《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在10分钟内写出一条约50—60个单词、格式规范、内容完整、语法正确、语言得体的简短便条。目前,着眼于便条写作的研究寥寥无几,仅有的几篇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便条格式的讲解与常见错误的列举上。例如,张冬玉先对英文便条从格式、内容、语言、字数四方面做了介绍,然后列举了学生在格式、内容、语言三方面的常见错误[17]。王锐从内容、结构、语法和得体性四方面对学生在便条写作中的错误进行了简要列举[18]。李鲜花和闫福祥以1993年到2011年TEM4写作测试中的19篇便条真题范例为语料,从格式、结构内容、语言和语言得体性展开,探索便条的语类特征[19]。不过,汪虹另辟蹊径,介绍了样榜式写作教学模式在便条写作中的应用,旨在让学生通过循序学习、模仿同龄人范文和名家范文,实现便条写作水平达到专业四级考纲要求的目标。其步骤主要是先让学生独立写作,再对写得较好的学生作品进行分析,最后以全真试卷范文即名家范文为例进行分析[20]。总体来说并没有走出常规教学的老路,属于多讲少练型,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在忙活,极少看到学生的表现。另外,以往文献也显示很少有人对便条写作的训练模式及训练效果同时进行研究。鉴于此,笔者决定在这方面进行尝试。

二、4MAT学习风格

4MAT学习风格是McCarthy创建4MAT教学模式的依据,指四类风格学习者[21] [22]。他们分别为想象型风格学习者、分析型风格学习者、常识型风格学习者和动力型风格学习者。

想象型风格学习者关注学习材料的意义(personal meaning),即学习材料与学习者个人生活之间的联系性。他们喜欢问(Why?)“为什么?为什么我需要知道这些?为什么这部分学习材料在我的生活中很有价值?”因此,针对此类风格学习者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创建、反思和分析经验,将所学内容与学习者的个人生活联系起来,回答“为什么学习这部分材料”这一问题,从而赋予学习内容现实意义并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的目的。

分析型风格学习者关注学习内容(content & curriculum),他们喜欢问(What?)“是什么?学什么?”热衷于知道权威人士的观点或权威来源的信息。所以针对此类学习风格者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整合经验与概念以及发展概念和技能的手段来促进概念的形成,从而达到回答其“学什么”这一问题。这是整个教学的重点,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有效传达信息的同时使学生在上一个阶段被激起的学习兴趣保持下来,以最佳状态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

常识型风格学习者强调学习的有用性(usefulness),他们常常问(How?)“如何做?如何使用所学?”学习者在上两个阶段学到的知识能否巩固,很大程度上由这一阶段的强化、操练和实践决定。此时,学习者需将上阶段的所学付诸实践,学以致用,达到迁移的目的。因此,此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操练和实践所学内容回答“如何使用所学”这一问题。从而也使学习者由上一阶段的知识接受者、汲取者在本阶段转为知识拥有者或专家(expert)。自此,教学的重心已由前两个阶段中的教师转向了学生。

动力型风格学习者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creativity),学习者要能根据不同情景灵活运用所学。他们喜欢问 (What if?)“假如掌握了这部分内容,我能做些什么我现在无法做的事吗?”因此,此阶段的教学重点是“对前三个环节的经历、体会、收获进行总结交流,增进知识的内化,培养创新精神”。同时,通过设计新颖的学习任务,使学习者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于更复杂的类似情景中,从而回答“假如……会怎样”这一问题,并使学习者达到整合运用与经验重组的目的。

三、4MAT过程教学法在便条写作中的应用

4MAT教学模式是对应四种风格学习者设计的教学法。用4MAT教学模式授课就是根据四种不同学习风格者的特点设计教学任务。针对想象型、分析型、常识型和动力型风格学习者的主要教学任务依次分别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授学生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操练学习内容、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体裁教学法以及过程体裁教学法是写作教学中的常用方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将4MAT风格学习者的特点与写作过程教学法结合,探索出一种新的写作教学法,即4MAT过程教学法。顾名思义,4MAT过程教学法因综合4MAT教学模式和过程教学法中的因素而得名。采用4MAT过程教学法授课,整个教学过程分四个阶段,每一阶段又有几个具体的步骤。其中过程教学法的要素体现在第三阶段。下面,笔者就以便条写作训练为例,说明4MAT过程教学法在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第一阶段:为什么学

第一阶段的教学旨在回答“为什么学”的问题。授课之初,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便条写作在其生活学习中的意义和作用。指出便条写作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与其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只不过有时候不是以书面的形式出现而已,从而提高其学习便条写作的动机。例如,好朋友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我们怎么表示祝贺。既可以当面道贺,也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形式祝贺。有朋友约你周末去吃饭,但你刚好有事,怎么拒绝邀请。无论是以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的形式道贺或拒绝邀请,需要表达的内容完整、语气得体,否则,不但有可能事与愿违,还有可能引起小摩擦。此外,我们参加各类考试时,有时也会遇到此类题型。可见,便条写作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学习便条的表达方式尤其是正确书面表达形式非常重要。

(二)第二阶段:学什么

第二阶段的教学旨在回答“学什么”的问题。教师要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完成便条写作的讲解。第一步是依照TEM4的评分标准给学生详细讲解便条的格式、内容、语法和得体性。TEM4便条写作的评分标准规定其格式、内容、语法各占3分,得体性占1分。便条的格式分日期、称呼、结束语和签名三项,每项占1分。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板书这几项的写法并讲解注意事项。由于日期稍显繁琐,因此,讲解完日期的写作格式后,教师可以举几个例子,并让几名学生上黑板写,以观察其对日期正确格式的掌握程度。同时,要求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便条的内容一般来说都可以分解成3到4点。每点占1分或1分左右。假如一个便条的内容被分解为4点或4点以上,我们可以考虑将旧信息整合,以减少信息点。例如,可以将2个旧的信息压缩为1个信息点。新信息1个是1点保持不变。旧信息指题目要求里写明的信息。新信息指要求考生添加的信息。语法方面要注意句法、词法等方面的正确性。得体性指便条的语言和语气要合适。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分析写便条者和收便条者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把握便条的核心。所谓核心就是便条的主旨,即这个便条是表达感谢呢,还是表达歉意。不要本来是向朋友道歉,但是写的好像朋友需要向你道歉似的。另外,便条虽然不算很正式,但是非正式的语言也尽量不要用。例如,表示原因时,尽量用as、because等词,不要用cause。最后,要对学生强调一下字数,按照TEM4的标准,便条写作要求50到60字,少于40字或者多于80字要从总得分中扣除1分。

第二步是真题解析。即按照有关便条格式、内容、语法和得体性方面的要求,给学生分析一条便条写作的真题及范文,尤其要强调内容的分解办法和得体性的体现,从而使学生对如何写好便条有个整体把握。由于便条内容虽涉及广泛,包括祝贺、邀请以及接受和拒绝邀请、预约、致谢、致歉、慰问、询问/建议、留言等方方面面,但其在具体格式要求上是一样的。因此,详细分析一种内容即可。笔者以2014年的便条写作真题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Write on ANSWER SHEET THREE a note of about 50—60 word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situation:

As you are taking an exam, you do not have time to meet a former schoolmate of years at the railway station. Write a note to your friend Mark/Lily, politely asking him/her to meet your schoolmate for you and describing briefly what your schoolmate looks like.

Marks will be awarded for content, organization, language and appropriateness.

虽然讲解便条写作要求时,我们是按照格式、内容、语法和得体性的顺序进行的。但是,具体写作时,我们要在动笔前先分析如何体现便条的得体性,并分解该便条的内容要点。然后,在写作的过程中注意格式和语法方面的问题。首先,从题目要求可以看出,写便条和收便条者二人是朋友关系。其次,写便条者请求朋友即收便条者帮忙。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写这个便条时使用的语言不用太正式,一般的词汇即可。但是,因为是请人帮忙,所以语气要礼貌和诚恳。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如何分解内容。根据题目要求,2014年写作真题的内容可以分解为3点。我们在真题要求中以下划线的形式标出这3点内容。第1点是“As you are taking an exam, you do not have time to meet a former schoolmate of years at the railway station”。第2点是“politely asking him/her to meet your schoolmate for you”。第3点是“describing briefly what your schoolmate looks like”。其中,第1点是旧信息,第2点和第3点是新信息。写第1点时要注意信息重组。写第2点时,要注意语气。写第3点时,要描述清晰。

第三步是师生合写便条。选取另一年的便条真题,引导学生从得体性和内容两方面对便条的要求进行分析后,让学生组织语言口述,教师板书,在黑板上共同完成1个便条的写作。通过这三步的讲解和分析,学生对便条写作在格式、内容、语法和得体性方面的要求和评分标准应该比较清楚了。由于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学生对便条写作的掌握也处于理论阶段。他们是否能将教师所讲信息运用到写作中,还要看下一个阶段以学生为主体的便条训练效果。

过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步骤图

(三)第三阶段:如何运用所学

这一阶段的教学旨在回答“如何使用所学”的问题。要组织学生将他们在上一阶段所学的运用到写作中。另外,这一步也是过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步骤。通过三步可以基本达到训练学生写好一个规范便条的目的。这三步分别为:小组成文、错误分析、独立成文。每一步又由几个小步骤组成(具体见下图)。小组成文和独立成文分别为8步和7步,其中5步是一样的。错误分析分两步。不过在第二步进行错例分析时,要分3步处理。

具体而言,小组成文就是让学生分成小组合作完成一个便条的写作,不过从写作、修改到最后上交修改稿都有一个过程,共有8步。第1步是让学生自愿组成3—5人的小组,然后按题目要求合作完成一个便条的写作。教师要提醒学生在商讨和写作的过程中谨记便条写作在格式、内容、语法以及得体性四方面的注意事项。第2步,各组完成便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按这四方面的内容共同分析便条要求,尤其要注意内容的分解和得体性的体现。第3步,要求不同组互换刚才完成的便条,并且按格式、内容、语法、得体性四方面的要求进行同伴互评。各组不但要给出各部分应得的分数,而且要写出包括优缺点在内的评价。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室内走动,为学生答疑解惑。第4步,各组完成互评后,让各组派代表上讲台给大家讲解一下各组的评价情况。如果有电子版的话,让学生对着幻灯片中的便条进行课堂展示,效果会更好。每组展示结束后,先让下边的学生发言,教师最后作总结。学生发言时,既可以对所展示的便条提出质疑或建议,也可以对该组的评价提出质疑或建议,还可以对该组的展示进行评价。这是课堂展示最关键的环节,一定要让学生互动起来,把该问的该说的都问出来、说出来。另外,问答双方有不同意见时,教师需要参与,并给出中肯的反馈和建议。最后,该组的展示与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该组的展示以及该组所评便条详细总结,并提醒还未展示的各组汲取教训,取长补短。第5步,让各组交换评价结果,阅读互评结果及评价。如有疑问,可以自行去各组提问,这样可以弥补刚才课堂展示时的遗漏。另外,当学生对同伴互评中的观点有争议时,可以找教师咨询。第6步,让各组按照同伴互评结果以及课堂展示时教师和同学提出的反馈修改便条,并上交电子版。要求学生将电子版作业在下一次上课前发到教师邮箱。同时,要求学生将有同伴互评的原稿交给教师,教师可以对照批阅电子稿。第7步,教师批阅后给学生反馈。一是在word 文档里给每组学生的便条做批注,然后挑选几篇典型便条在课堂上详细分析和讲解。二是将批阅稿发给学生,让各组学生阅读教师的反馈,并就不懂的地方提问。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给没有当众分析的各组挨个进行当面反馈。第8步是让学生依照反馈修改后再次上交修改稿,即3稿。经过这个环节的训练,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便条写作的框架。

错误分析这步至关重要,主要分2步。首先以学生在上一步完成的作品中的错误为例,给学生讲解他们在格式、内容、语法、得体性等方面常犯的各类错误以及修改策略。其次,将包含各类错误的10—15个错例发给学生,并组织其按照错误类别和改错策略讲解的技巧进行错误分析。先让学生独立改错,再让他们分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最终要有一个或多个达成一致的答案。最后教师再和学生一起讨论,引导学生找到修改每个错例的一种或多种办法。经过这个环节的训练,学生对便条写作中格式、内容、语法和得体性四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会有系统的把握。

独立成文分7个步骤完成。与小组成文相比,一是少了师生分析便条要求环节,二是前两步不一样。第1步是让学生按要求限时独立完成一个便条的写作,而非小组合作完成。同小组成文时一样,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便条写作在格式、内容、语法、得体性四方面的要求,以及分析过的各类错误,要尽量避免。第2步是将全班分组,每组3—5人。然后将学生独立完成的便条分到各组,安排各组学生按照任课教师自行设计的详细评分标准对每一个便条进行评价。在分发便条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让学生拿到自己的便条。另外,每组拿到的便条数应该与其组员数相同。独立成文中同伴互评这一步与小组成文中同伴互评的区别是有具体的评价标准。笔者依据TEM4评分标准和学生例文中的常见错误设计的详细评分标准,既可以让学生进行同伴互评时使用,也可以让学生自查时使用。其余各步骤与小组成文中的步骤是一样的。

(四)第四阶段:如何在新情景中运用所学

第四阶段旨在回答“如何在新的情景中应用所学”这一问题,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因此设计的教学任务也需有所创新。就便条写作而言,检验学生在不同情景中运用所学的方法可以是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完成一个相关的便条写作,然后进行课堂展示。下面是笔者给学生提供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便条写作题。该题的现实意义在于便条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都是真实的,而且这种情景也是学生在生活中有可能遇到的。为了给学生留够考虑时间,笔者要求他们课前完成该便条的写作并上交。

Write a note of about 50—60 word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situation:

Star posted a registered letter to a friend in Xian, March 8th. However her friend has not received it yet today, March 19th. The number of the registered letter is XA 0136 6774 264. Please check it for Star and tell her what happened.

Marks will be awarded for content, organization, grammar and appropriateness.

批阅学生的便条后,笔者发现若只是单纯地将其视为一次作业,学生的写作是可以接受的。绝大多数作业在写作格式、内容、语言表达、得体性几方面都不错。但是,便条写作具有交际性、真实性、实用性等特点,是有真实意义的。若将此点考虑在内,则没有一个学生的作业是及格的。因为学生所写内容都是编的,全班既没有一个学生真的将这个挂号信的单号输入中国邮政网查过,也没一个学生打电话或亲自去邮局查过这封信的下落。在课堂反馈中,当笔者强调便条写作的真实意义以及此题的真实性时,学生们都喊没想到便条里的事情是真实的,都以为是教师设计的练习题。还有学生笑着安慰我:“老师,考试不会这样考,不会要求我们真的去查,所以没事。”

可见,便条虽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涉及到的文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许也意识到了,但是当这些情景出现在作业或考试中时,他们只是视其为一次作业或一道考题,从未将其当作一个真实的问题去处理或解决,缺乏学以致用的意识。这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虽然学校教育培养的决不是应试的机器,社会需要的也决不是只懂生搬硬套、不知变通的“人才”,但是现在已经出现了本末倒置的情况。有些学生学习就是为考试,有些教师教学也只是为让学生通过各类考试,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被忽视。由于灵活运用的训练是一个长期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或几道贴近生活接地气的练习题就能解决得了,也不是一门课的教师在一学期的尝试中就可以解决的。要达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提高其应用能力这个目的,需要各个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各门课的教师共同努力,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将课内知识向课外迁移、向日常生活迁移的能力。

四、4MAT过程教学法应用于便条写作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以宁夏某高校英语系二年级A、B两个自然班的4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定量与定性研究的方法,通过教学实验及问卷调查,对4MAT过程教学法在写作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对该教法的态度进行了比较。其中,A班为实验组,有22人,B班为对照组,有25人。因为此前学生未上过英语写作课,因此,笔者收集两个班的综合英语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前测依据。用SPSS对A、B两个班的综合英语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表中的数据显示,对照组的期末平均成绩虽高于实验组1.94分,但双尾t检验的值为0.642,大于0.05,因此两个班学生的英语水平并无显著性差异,属于同一整体。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A、B两个班的任课教师虽不同,但教学内容与课时都一样。另外,按教学进度表里的要求,虽然其余教学任务的时间是大体固定的,但是便条写作训练的时间安排却相对比较灵活。任课教师可以在一学期内任意时间安排便条写作训练。具体实施中,A班以4MAT过程教学法授课,在开学之初对学生进行便条写作训练,完成训练环节后再进行其它教学任务。B班以常规教学法授课,先进行其它教学任务的讲授,在学期末才进行便条写作的训练。便条写作是学生写作期末考试的题型之一,但是由于写作课在这学期是考查课,各班的试卷由任课教师自行批阅,因此,批阅的标准可能会有差异。鉴于此,笔者收集了A、B两个班的便条写作材料,然后请两位教师对这47名学生的便条进行批阅。批阅标准是专业四级便条写作的评分标准。一名评分员是笔者自己,另一名评分员是某高校的一位教授,有长期进行写作教学的经验。笔者以两位评分员的平均成绩作为A、B两个班的最终成绩,并利用SPSS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显示,A班的平均成绩比B班约高0.87分,双尾t检验的值为0.005,小于0.05,因此两个班的便条写作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4MAT过程教学法在便条写作训练中比常规教学法有效。由于A班是开学之初进行的训练,期末考试之前任课教师也未引导学生进行复习,B班则是在学期末,即期末考试前进行的训练。因此,这个结果也说明4MAT过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记忆所学,延迟遗忘。换言之,如果两个班在同一时间段接受这两种教学法的训练,然后参加测试,二者的差距应该会更大,4MAT过程教学法的优势可能也会更加明显。

另外,笔者还根据该学期便条训练中的教学活动设计了一个问卷,旨在调查A班学生对4MAT过程教学法的接受度。笔者在便条训练中曾使用过15项活动。它们是:A.教师用PPT分析范文;B. 教师用PPT分析学生作文;C. 教师指出学生作文中的常见错误类型;D. 教师教授学生改正常见错误类型的技巧;E. 小组讨论句子或作文中的优缺点;F.小组批改作文;G.小组写作文;H.独立写作文;I.用PPT展示小组成果;J.听同学用PPT展示小组成果;K.指出同学用PPT展示小组成果时的优缺点;L.根据同学的反馈修改作文;M.根据教师的反馈修改作文;N.上交电子版作业;O.对作文根据教师和同学的反馈一再修改,然后上交。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对这些活动都持肯定态度,表示这些活动他们都非常喜欢,而且对他们的写作都很有帮助。不过,若是限定范围,非让学生去选自己最喜欢的和认为对自己写作最有帮助的活动,学生最喜欢的活动相对集中在DJ两项,即教师教授学生改正常见错误类型的技巧和听同学用PPT展示小组成果,认为对其写作最有帮助的活动集中在OM两项活动上,即对作文根据教师和同学的反馈一再修改,然后上交和根据教师的反馈修改作文。具体而言,学生最喜欢教师教授学生改正常见错误类型的技巧这一教学活动。他们认为这项教学活动直接提供写作技巧,掌握后,可以避免在写作中出现类似错误。另外,即便出现了,他们也能利用教师教授的技巧改正。因此,该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其次,学生比较喜欢听同学用PPT展示小组成果,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活动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同学们了解彼此的学习成就,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另外,听其他同学用PPT展示学习成果后,自己不但对学习任务有更深的理解,而且也能自查出自己作品中的错误。

学生认为根据教师和同学的反馈对作文一再修改,然后上交和根据教师的反馈修改作文这两项活动对他们最有帮助,说明他们通过实践已经体会出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的含义,认识到反复修改对提高写作水平的作用。只不过比较而言,有些同学已经认识到同伴反馈与教师反馈同样有价值,有些同学则更重视教师的反馈,认为教师的意见更好,更清晰明了。也就是说有些学生认为教师不但能够更容易、更专业地发现他们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其反馈也更清晰明了,在帮助他们理清思路的同时,还可以使他们学到有用的写作技巧,避免不该犯的常见错误,因此非常有用。

总体来说,测试数据显示原属于同一整体的两个自然班实验结束后在便条成绩中存在显著性差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非常认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活动。这些都表明4MAT过程教学法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积极性。

五、结语

本文选取应用文这一简单文体,以其中的便条写作为例,从授课过程和教学效果两方面,对4MAT过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作了详细介绍。教学实验证明,与常规教学法相比,该法不但能减少学生在格式、内容、语法、得体性方面的错误,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而且能延迟遗忘。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该法的认可度很高,用该法授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动机。

参考文献:

[1]Wilkerson, R.M. & White, K.P. 1988. Effects of 4MAT system of instruction on students’ achievement, retention, and attitudes[J].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988,(4).

[2]Szewczyk, L. Effects of 4MAT, an Experientially—based Teaching Method upon Achievement and Selected Attitudinal Factors of High School Geometry Students[D].Ph. D. dissertation. Illinois: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1987.

[3]Lisoskie, P. S.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Right and Left Hemisphere Methodology Using Biology as a Content Area[D].MA dissertation. Washington: Pacific Lutheran University, 1989.

[4]Tatar, E. & Dikici, R. The effect of the 4MAT method (learning styles and brain hemispheres) of instruction on achievement in mathematic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8).

[5]Nicoll—Senft, J. M. & Seider, S.N. (2009).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he 4MAT Teaching Model across multiple disciplines in higher education[J]. College Teaching, 2009 ,(1).

[6]Martin, A. J. & Gaskin, C.J. An integrated physical education model[J].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New Zealand, 2004, (1).

[7]Kolb, D. A. Organisational Psychology: An Experiential Approach[M].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1979.

[8]Bunker, D. J. & Thorpe, R. D. A model for the teaching of games in secondary schools[J]. Bulletin of Physical Education, 1982 ,(1).

[9]文菁华.4MAT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10]魏利霞.4MAT教学模式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9).

[11]魏利霞.4MAT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1).

[12]赵娜.4MAT教学模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2,(7).

[13]秦佳.4MAT教学模式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3 ,(3上).

[14]魏利霞.4MAT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宁夏大学,2009.

[15]魏利霞.析偏右脑4MAT教学模式[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7).

[16]魏利霞.再析偏右脑4MAT教学模式[J].考试周刊,2013,(10).

[17]张冬玉.略论写好TEM4便条的技巧[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5).

[18]王锐.大学英语作文课中便条常见错误分析及其教学反思[J].科技信息,2009,(33).

[19]李鲜花,闫福祥.TEM—4写作测试中便条的语类分析[J].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4).

[20]汪虹.样榜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下的TEM4便条写作研究[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 ,(1).

[21]McCarthy, B. The 4MAT Course Book[M]. Wauconda: About Learning Inc. 1996.

[22]McCarthy, B. & McCarthy, D. Teaching Around the 4MAT Cycle: Designing Instruction for Diverse Learners with Diverse Learning Styles[M]. Thousand Oaks: Corwin Press, 2006.

[23]王厚丰.英语专业4级真题详解+标准预测[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

On the Application of 4MAT Process Approach in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WEI Li—xia

Abstract:4MAT Process Approach has been designed by the author in her long—term teaching 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4MAT learning style and some elements of Process Approach to teach English Writing. It is applicable to all kinds of writing such as paragraph, descriptive essay, narrative essay, expository essay, argumentative essay, summary and practical writing. After taking note—taking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iciency of 4MAT Process 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4MAT Process Approach is better in improving students’ writing achievement and their motivation in learning English writing. Hereby, 4MAT Process Approach is very practical and applicable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 at all levels.

Key words:4MAT Process Approach;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writing achievement; motivation

收稿日期:2016—01—25

基金项目:2014年宁夏自治区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4MAT学习风格和思维可视化策略的英语课程体系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魏利霞(1976—),女,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52(2016)02—0087—07

猜你喜欢
学习者教学法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主要内容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