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2016-06-30 10:53廖百军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廖百军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提出,素质教育模式代替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利用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当代教学的重要目标。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小学生思维特征出发,帮助他们学会理解应用题,并提高简单应用题的解题能力。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与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及小学生思维相适应的应用题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题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266-01

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学生在小学阶段可以形成与发展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能力品质。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与内容。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并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通过演示、观察、分析,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抽家概括与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应用题的思维能力。

一、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传统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是条件纯化或简化的实际问题或实际问题的模拟,其教学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是呈现形式单一,结构封闭。从传统应用题的特点可以发现,应用题的编写总是要求条件充足而不多余,答案也是唯一的。应用题结构封闭,讲求完备性带来的弊端就是儿童在解答应用题时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其次是内容远离生活实际。传统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设计并未紧贴时代脉搏,学生不熟悉或已过时的生活内容仍可在教材中见到;最后,教学“类型化”现象严重。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对应用题教学内容的安排也有差异,但一些教师喜欢设置“典型例题”,将应用题划分为几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一种确定的解法,他们热衷于学生背几个公式或关系式,使学生拿到题目不是去分析而是去套公式。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不能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效的迁移,解决实际问题无从谈起。

由于其生理、心理上处于不成熟时期,以及认知规律还处在感性阶段,这就决定了小学生的思维有他自身的特征。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由感性到理性,小学生总是对自己见到、摸到、嗅到、听到的事物感兴趣,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小学生往往不考虑客观条件的变化,常以固定的思维来解决新问题。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顺向思维,他们接受顺向题较易,接受逆向题较难;由于小学生思维品质的特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那么学生有效思维的时间就较短,集中注意力不能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钟。

二、从实际生活中选材,帮助学会养成良好审题习惯

首先,应用题的选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还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问题的内容应该是学生熟悉的内容,而且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情景的创设应该简洁高效,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为下面的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例如,四年二班今天要进行植树活动,要求分两组植树,男生一组、女生组,老师准备了90棵树苗,你认为怎样分较好? 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男、女生各分到多少棵树苗? 这种呈现方式,对学生来说,具有亲切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除应用题本身的内容要联系实际外,还要扩大联系实际的范围,大至天文、地理、环保问题、生态平衡问题,小至利率计算、均可在数学中找到其应用的踪影。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在教学中摸清学生对应用题的思维脉络,要善于研究、善于归纳针对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及时引导学生向预定的目标前进。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应用题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有些题目较为复杂,若按常规方法来思考根本无从下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转换思考角度,鼓励学生提出有独特见解的思考方法,即使不很合理,也应先肯定其独立思考的精神,然后给予指导,让思路清晰可辨,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根据题里的相同关系与不同关系寻求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学会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经验,逐步养成习惯性的适当的问题意识。

三、增加社会实践,寻找开放性习题进行解答

养成了良好的审题习惯,下面教师就要从习题的角度出发,改变学生对于应用题难度大、学习无力的思想。在课堂上,教师在传授新知识的时候都会把书上的例题原封不动地进行讲解。这种习题模式中教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做,课堂上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不利于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此,教师在讲课时可以脱离课本,对课本上的习题进行改造,只利用例题中的题干,对于其他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进行填写,之后再解答,这可以进一步带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课堂上保持一种高涨的情绪,投入数学应用题的解答中。

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大多都是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找时间带领学生到超市或者是其他存在交易的场所进行观察,发现其中的数学应用题,现场让学生为商家算账。这种实践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应用题。教师回校后找书上类似的习题给学生进行习题练习,让他们明白一直认为很难的数学应用题在生活中自己总会碰到,让学生看书上的应用题感到亲切,降低学生心中对于数学题的难度,愿意解答数学题。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改进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探究、不断发现、不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争取找到更好、更新、更实用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我的教学方法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