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村地区小班化教学

2016-07-04 15:40单吉庆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小班化农村小学教学

单吉庆

摘 要:基础教育一直以来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全力提升素质教育的内涵,不断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那么为了让基础教育使人民更满意,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让学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建议实行小班制。因为,实施小班制教学,可以大大增加学生与老师的交流的机会,也可以使学生的课堂表达的频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孩子得到的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充分,同时也是广大家长朋友的共同期望。但是大班额教学,这些优势就会大打折扣。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021-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农民工带着子女流向城市,形成农村小学生源的自然萎缩,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有的班级甚至不到10个学生,在这种被迫“小班化”的形势下,对于“小班化教学的研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当然,就小班化教学而言其所具备的优势与特点远远大于大班额教学。

就“小班化教学”来说,是一种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通过将班级内的学生相应地减少,缩小班级的相对容量,是与大班额教学相对而论的,通过将大班额缩减名额后变成小班化,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同时也体现了老师的主体地位,达到了“双主体”式的教学活动的实现。就目前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教学而言,小班化教学的特征与优势已经成为一种亮点,通过小班化教学,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更利于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更好的发现与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能充分的领略老师优良的意志品行、人生态度、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小班化教学的优势特点明显要比大容量的班级教学要好得多,具体体现在:

一、小班化教学更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被拉进

调查显示,随著班容量的进一步扩大,师生之间的关系纽带就会被越发的削弱,同时由于不断增加的学生名额,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性就会相应的增加,影响班级的管理质量。由于班容量过大,从而使得学生的交往频率出现明显的下降,交往不充分,导致学生合作时就会产生很大的不默契性。但是实施小班额教学,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避免了上述情况的发生。班容量的减少,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受到的教育资源更加充分,同时由于班容量的下降,就会使学生与老师的交往频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增加了交往的机会,使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关系更加密切。另外,班容量的大小对学生的座位排列具有很大的影响。倘若班容量过大,为了更加适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一般都是采用秧田式对学生的座位进行排列,这种座位排列的方式,对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情感的建立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带来了很大阻碍。但是实施小班化教学,就可以任意变化学生座位,可以是圆形排列,也可呈V形或 T形等,这样一来就会使师生之间更加便于交流,增进了师生情感。

二、实施小班化教学,能够促进孩子自信能力的养成

实施小班化教学以后,学生接受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的变现机会就会变得更多。然而大班容量教学时,一方面学生人数众多,教学时间又非常有限。因此,通常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任务的限制,时间非常紧张,往往选择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发言。又由于班级教学管理只注重两头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及格率与优等率。而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往往被忽视,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发言的机会非常少,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学习动力就会下降。如果实施小班化教学,就会有效的避免了此类情况的发生,老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就会相应的增加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机会,促进了学生与老师的关系纽带,老师也可在教学活动中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行为表现、身心健康等。进行必要的针对措施加以引导,或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实施小班化教学,学生接受的教育资源更加充分,锻炼的机会就会更多,更方面的提高也会更加突出,自然受到老师的表扬也会相应的多起来,从而使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实施小班化教学最为关键的决定因素是老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倘若知识实施小班化教学,班容量得到了进一步的下降,但是老师的教授方法还是沿袭过去的传统教学形式,那么实施小班化教学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达不到优质的教学质量,实施小班化教学老师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达到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动态化的教学过程。随着班容量的减小,老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是教学,将教学的内容进行灵活设计与组织。可以将传统的“秧田型”座位排列改为“小组型”,“圆形”等,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学习。老师也改变了传统的讲台教授的形式,走下讲台,但是这种方式不仅是形式上的改变,使被动式的教学转变为主动式、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实现了(个体、小组、班级)学习的有效融合,在交流方式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全方位的交流互动。

四、实施小班化教学更加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不同于大班容量的教学,实施小班化教学以后,老师的教学任务相应的得到减少,大大减轻了老师的教学工作量。这样一来老师就可以抽出时间来对每个学生进行分析,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空间意义上来说,由于班容量的减少,老师的空间相应的增大,学生与老师的交往频率也会随着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频率也会增加。学生就会有更多机会得到老师的“照顾”,教师也可以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通过实时小班化教学,老师可以全面统筹,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调整教学进度与方式。

通过上述分析,小班化教学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是若要大范围的实施小班化教学,家长与老师的育人观念必须进行更新,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一味的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创新能力等全面的综合素质。但是现行的教材版本,与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具有一定的不匹配性,这给小班教学的实施带来一些困难,必须予以调整。同时,实施小班化教学,需要的教育资源就会相应的增大,各方面的投入就会相应的增加,尤其是教师人才的需求和硬件设备的需求。

我相信,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小班化教学一定会在更多的地方实行,它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永固学区)

参考文献:

[1]陈衍忠.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研究.河南大学.2010

[2]李梦瑶敢问路在何方——农村小学“小班”与“小班化教学”探析.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10).

猜你喜欢
小班化农村小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基于专业特色的《数学分析》课程小班化教学改革探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