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分析及探讨

2016-07-04 20:06胡杉杉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新课标有效性

作者简介:胡杉杉,延安大学政法学院,2015级学科教学(思政),教育硕士。

摘 要:思想政治教学担负着德育的重任,有些因素却直接影响着该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本论文在新课标视角下对高中思政课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性分析,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部分,什么是无效教学,怎样变成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本文探讨分析的重点。

关键词:新课标;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042-01

一、思想政治新课标解读

1.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

它按门类制定并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且提出指导性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2.新课标下的教学过程理解

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新课程下的教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核心要素是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教学过程的完美实现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充分理解和信任。

二、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分析及举措

1.重要的课前准备

(1)分析:关于预习,其实每位教师都知道该如何进行课前准备工作,但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工作是无效的。例如老师会给同学们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发放学案等学习资料,可很多老师对这一项学习任务的检查验收往往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或不检查,真实情况很多学生不能完成预习,所以这一环节也就无效了,更有老师还会因为处理这些事情占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关于备学生,如今学生大多比较我行我素,心理活动知识水平难以捕捉,老师若没能充分了解所授班级学生该学科的基本情况,有的班级学生底子比较差,而老师所做的教学设计,课程的进度却不适合这种层次的学生,那么这样的工作显然无效。

关于备教案,新课改要求下的教案并不是简单的教材内容的抄写,很多老师都会把教材上的内容抄写在教案上,新课标下的教案编写更重要的是思路,是指导,是老师如何教和学生怎样学的优秀方案。

(2)举措:首先针对老师布置的学生课前预习、学案完成情况检查这一问题,教师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之前就完成,可在教学课堂的前一天由学生或发邮件或传Q等方式发给老师或由学委直接收取送于授课教师处检查,对于没有完成其学习任务的应督促其完成,以免影响课堂教学的进行。

其次针对有效备学生这一问题,该教师必须做到了解学生该学科的知识水平和对知识的需求,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不太活跃的班级制定相对活跃的教学设计,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针对备教案这一问题,不作无用功,作高效率的教案,既可以减轻教师负担,又能提高之后的课堂教学效率,最重要的一点是每位老师都应有一个合理的教学理念,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

2.关键的课堂教学

(1)分析:新课改要求高中的政治课堂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如今很多课堂虽然学生是主体,教师却不再是主导。教师任由学生讨论发言,有的话题显然已超出教学内容的范围,脱离了教学目标且时间上也没得到控制,任由学生自主发挥拖延,严重影响教学进度,这样的教学其有效性必会大打折扣。有的老师为了符合新课改,情景的导课时间变长,这就导致重点内容的讲解仓促而影响教学效率。

高中思政课理论性较强且是与时俱进紧跟社会的时政课,老师所教授的教材内容及案例素材与发展变化的社会有着不可避免的滞后性,很少有社会中的时新案例和素材,这样具有时代性的课程,教学素材却不能与时俱进,这是矛盾所在,需要教师们多加注意丰富并活跃教学素材。

课堂之上学生们接受课堂和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非常重要。有一部分学生不太尊重老师的教学成果,上课不认真听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态度不端正等且还会影响其他需要学习的同学,所以唤醒学生的有效学习欲望,端正其态度,培养其情感,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非常必要的。

(2)举措:首先,纵然是新型的开放课堂,教师也该控制好学生的自由发挥和讨论,控制把握好学生发挥的范围和讨论时间,合情合理的进行悉心引导,切不可耽搁下次的教学进度,更不能影响本次课堂主要知识的传授。

提高教学效率,以繁化精,以大化小,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适合所授内容的教学模式,拓宽教学渠道,延伸教学课堂。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新的素材和案例,回归现实生活,参与课堂调查等小活动,唤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授课的有效性。

掌握学生课堂心理,让学生轮流自行备课,查找资料,理解教学内容,体验一堂课的讲授,明白一堂课的重要性,让学生形成端正的學习态度,了解老师教学备课的辛苦,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丰富情感。

3.不容忽视的课后巩固

(1)分析:课前的准备和课堂的教授固然重要,但课后巩固也不可忽视。新课改之下,许多老师只重视课堂的教学却对课后的教学有失偏颇,成了重头不顾尾,头重脚轻的局面,课后的巩固要么是实践占多半,没有起到巩固课堂知识的效果,要么就是书写作业过于繁多,重量不重质,学生们的作业负担过重而影响了学生安心学习知识的精力,这些都是无效和不可取的。

(2)举措:首先应该分配小组长,不是长期而是轮流互换,小组长的任务是检查组员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收集组员的问题并及时上报代课老师以解决。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与老师交流沟通的机会,又能督促学生较好的完成课后作业。

其次应该注意的是课后作业的分层布置。这样的做法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化。每个学生的基础和个性都不尽相同,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未免太过笼统化,既起不到精讲精学的效果,又耽误了某些学生的时间,所以作业应该采取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布置,注重作业的质量,少而精,这样课后作业的完成就能收到较好的成效,降低学生因作业太难而产生抵触情绪的发生率。

三、总结

高中政治课程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显性及隐性的重要影响,学习的好与坏不仅制约其高考成绩,更是对青少年人生正确发展轨道的影响,每位在岗教师都应重新审视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这不仅是工作更是责任。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新课标有效性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